小人物視角大上海風云
這兩天,由王一博、李沁、王陽主演的《追風者》正在熱播。該劇以小人物視角串聯起20世紀30年代風云變幻的上海金融界,將民國諜戰與金融題材巧妙融合,生動呈現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以青春語態譜寫大時代風云激蕩,年輕演員王一博也用實力打破了“用流量明星就是爛劇”的刻板印象。
過去,民國題材的電視劇一度相當熱門,然而隨著體量的激增,導致故事情節“套路化”嚴重,而《追風者》較之過往同類型作品進行了創新。
在題材上,《追風者》以金融視角作為創新突破口。從金融視角切入諜戰斗爭,這是導演姚曉峰通過多年的歷史學習得到的啟示。盡管金融角度非常獨特,但創作的門檻也變得更高,這也是姚曉峰籌備數年才將《追風者》呈現給觀眾的原因。創作過程中,主創團隊采用深入淺出的方式描繪人物和事件,抹平觀劇門檻,讓觀眾無障礙地投入到劇情中。在故事講述方式上,《追風者》不局限于金融故事的講述,而是深入到人物的內心世界。劇中展現了魏若來、沈近真、沈圖南三人在血雨腥風中建立起來的師徒之情、兄妹之情和朋友之情,以及他們面對時代洪流作出的選擇。
作為一部慢工出細活的作品,劇中的“硬件”也亮出了全新的上海味道。比如劇中極具煙火氣的七寶街,充滿了那個年代的市井巷弄的生活氣息;再比如魏若來租住的小屋,最初設計是較為寬敞溫馨,但姚曉峰執意要把空間改得更為逼仄,因為他覺得只有這樣才能呈現出當時底層人民的眾生相,和當年繁華的上海灘形成鮮明對比。在如此的生活條件下,魏若來這樣一個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掙錢、讓父母從鄉下搬到上海的有志青年的形象也就立起來了。
除了以金融切口、用真實的場景表現小人物成長史,讓該劇在觀眾面前耳目一新之外,飾演魏若來的演員王一博也讓觀眾眼前一亮。這些年,王一博憑借自己的努力,從家鄉河南一路闖蕩出來,這段經歷讓他與主人公產生了共鳴。最終,王一博也沒有辜負導演的期望,姚曉峰說:“我想要的角色氣質是一個干凈青澀的男孩,事實證明這次的選擇是對的。在一博身上,我看到了他對表演最真誠的追求。”很多業內人士也表示,以往“用流量明星就是爛劇”的刻板印象正逐漸消退,行業對新一代青年演員的看法也逐步改變——不能否認演員自帶熱度對劇集的加成,但也要思考演員與劇集、人物的匹配度,尋求共贏。
《追風者》之所以能廣受歡迎,依靠的還是傳遞的熱血成長與救國護民的正向價值觀念。魏若來在經歷了金融圈的腐敗與黑暗后,迷茫過、彷徨過,最終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共產黨員沈近真看到同伴們為了國家的前途獻出生命,堅定了信仰的選擇……這讓家國情懷不再是一句空談口號,正如姚曉峰所說:“希望觀眾們都能在劇中看到自己的身影,并在歷史中尋找現實生活中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