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中國奇妙之旅》:創新表達方式,講好中國鄉村振興故事
兼具真實性與藝術性的紀錄片,通過深耕鄉村振興的沃土,繪就鄉村振興的精彩畫卷,已經成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重要載體。近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與五洲傳播中心聯合出品,法國第三視角制作公司共同參與制作的中法合拍紀錄片《中國奇妙之旅》在央視紀錄頻道播出,該節目特別邀請三位法國友人作為主持人,深入走訪中國9個異彩紛呈的鄉村,了解當地在鄉村振興戰略推動下的蓬勃發展,以國際視角向全球觀眾介紹中國廣袤地區的山鄉巨變,展現山河錦繡的時代畫卷。
以真實鮮活的故事,讓鄉村振興這一宏大主題深入人心
2020年,中國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圓滿完成,鄉村振興新篇章全面開啟,為以鄉村為主題的紀錄片提供了廣袤的創意空間和前所未有的創作機遇。《中國奇妙之旅》以地域為坐標,通過故事化、細節化的敘事模式,講述了真實且鮮活的平凡人物故事,全景式呈現了新時代新征程下的鄉村新貌。
紀錄片中,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縣成立非遺傳習所后,在弘揚傳統民間藝術的同時,傳授當地牧民多項技藝,讓色青拉姆等學員在成為非遺文化傳承人的同時,大大提高了其經濟收入。在政府幫扶下,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獨龍江迪政當村村民不僅住上新房,還辦起民宿,像陳榮全這樣的村民當了登山向導,通過發展原生態旅游線路、中藥材特色種植產業、電商產業等,日子越過越紅火。寧夏固原市西吉縣龍王壩村,多年來堅持植樹造林、改土治水,在村黨支部副書記焦建鵬的帶領下,村里依托當地豐富的自然景觀資源和民俗特色文化,龍王壩村從曾經被認為不適宜人類居住的地區之一,發展成為中國鄉村旅游打卡勝地。在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有力推動下,廣大村民奮力拼搏、勇于創新,齊心協力為共建和美鄉村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這些真實鮮活的人物故事中,《中國奇妙之旅》巧妙融入當地各項鄉村振興政策,潤物細無聲地展現出農村發展山鄉巨變的全新面貌,讓鄉村振興這一宏大主題潛移默化地走進觀眾的心中。
推動文明交流互鑒,展現立體真實全面的中國形象
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是加強中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重要任務。在新時代的跨文化傳播語境中,如何讓中國主題的紀錄片更好地被國際觀眾接受?《中國奇妙之旅》通過中外合拍、借鑒“他者”講故事的方式,邀請來自法國的“美食達人”安鬧鬧、音樂博主愛黎和心理咨詢師桑迪擔任主持人,走進中國鄉村,與故事主人公共同生活勞作,以親身經歷和感受向世界呈現中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取得的顯著成就。
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賓川縣朱苦拉村,安鬧鬧跟隨村民李家保一家,尋根中國第一棵咖啡樹,學習古老的咖啡制作技藝,還即興創作“咖啡美食”,續寫愈加醇厚的中法情誼;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查干湖鎮,桑迪參加了盛大的冬捕活動,在感受中國北方少數民族漁獵文化的同時,還深入了解查干湖的生態保護措施和漁業可持續發展策略,近距離感受生態旅游對當地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在福建省武夷山市洋莊鄉坑口村,愛黎體驗當地千萬級自媒體達人沈丹一天的工作生活,感受農耕生活的靜謐與活力,并學習制作非遺美食“嵐谷熏鵝”,探訪現代化的工廠基地,見證沈丹積極帶領村民共同致富。三位主持人的所見、所聞和所感,涉及美食、文化、藝術、教育、生態、旅游、電商等鄉村振興的各大領域,全面展現出新時代下中國廣袤農村地區的發展成就和村民的美好生活。同時,他們還為當地村民制作法國味道的美食,分享法國特色的文化藝術,通過一系列能與國際觀眾產生聯結的互動方式,為節目帶來最真摯的現場感、參與感和真實感,有利于推動中國故事國際傳播和文化交流互鑒。
雖然紀錄片《中國奇妙之旅》僅有3集,但內容卻涵蓋了中國7個省區市、 9座村莊,通過9段奇妙精彩的旅程,以國際視角呈現鄉村新貌,書寫中國鄉村全面振興的生動答卷,為中國鄉村振興故事的國際表達作出了有益探索,也為世界增添了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新景觀。
(作者系蘇州大學電影電視藝術研究所所長、浙江傳媒學院電視藝術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