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心比心”是創作的關鍵電視劇《縣委大院》創作座談會召開
1月13日,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主辦,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電視劇司、中國電視藝委會承辦的電視劇《縣委大院》創作座談會在京召開。該劇將敘事鏡頭對準發展中的光明縣,講述了走馬上任光明縣縣長的梅曉歌,面對縣域發展中的各項難題,與艾鮮枝等同事一道持續探索,團結民眾克服萬難,為建設心目中的美好家園不斷努力前行的故事。《縣委大院》由廣電總局主動出題、指導創作,是中宣部、廣電總局“禮贊新時代 奮進新征程”優秀電視劇展播劇目,并在廣電總局的指導下完成選題、立項、劇本創作與拍攝工作。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朱詠雷代表廣電總局對《縣委大院》的成功播出表示祝賀,對創作團隊深入基層、精益求精的創作態度予以充分肯定,認為該劇是一部反映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在縣域治理中的實踐、反映新時代領導干部作風和新時代干群關系的精品力作,具有一定開拓和探索意義。
結合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縣委大院》的創作播出,朱詠雷對電視劇創作生產提出四點要求:一是心懷“國之大者”找準選題,藝術化書寫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經驗和成果;二是立足“生活沃土”講好故事,主創要下生活積累素材、掌握實際情況、深化體會感悟;三是追求“實事求是”的精神表達,將“真實”作為貫穿創作的重要原則,做到情節真實、表演真實、美術真實;四是堅持“凝心聚力”拍出精品,尊重藝術規律,依靠、信任文藝工作者,同時不斷完善電視劇創作生產全流程管理服務機制。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電視劇司司長高長力介紹了《縣委大院》組織創作情況。《縣委大院》項目發起于2021年1月底,是廣電總局交給正午陽光的又一個大任務,希望創作出一部迎接黨的二十大的重要作品。編劇王小槍及導演毛珺琳分別前往江西省大余縣及湖南省衡南縣,深入基層體驗生活數月。總局領導一路關心指導該劇創作的各個環節,為順利拍攝和播出提供了有力支持。
該劇導演孔笙談到,《縣委大院》是講述基層公務員工作生活的行業劇,將工作中常見的問題匯聚在一起,經過適度藝術加工、藝術處理,采取近乎白描的方式,感情表達更理性,影像語言更客觀,不用懸念拉動劇情,沒有大的矛盾沖突。這部劇延續了正午陽光一直以來的創作思路:真實是基礎,溫暖是底色,積極回應現實痛點和難點,保持向上的力量和希望。
編劇王小槍總結出自己的一條創作方法和心得,就是換位思考,真情實感是最珍貴的。他跳進跳出體驗所有劇中人的心境,既包括書記、副書記、縣長、副縣長、鄉鎮長、村主任,也包括各類群眾,站在他們的立場對上訪、搬遷、污染、就業等問題進行換位思考,“將心比心”是創作的關鍵。
與會專家認為,該劇作為一部政治題材劇,有三點突破:一是突出了中國政治題材劇執政為民這一鮮明理念;二是劇中人物更具普遍性和親和力,特別是該劇成功塑造了周良順、呂青山、梅曉歌、艾鮮枝、林志為等一批具有當代君子之風的干部群像;三是該劇在敘事方式上不是圍繞一個事件、一個領域的工作展開,而是對縣域治理進行了全方位的表達。也有專家談到,該劇對標“四有”(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聚焦干部成長,并在對政治生態的描摹中融入百姓日常,把政治的剛性和情懷的柔性進行巧妙結合,使得該劇更受歡迎。
據悉,《縣委大院》近期還將于深圳衛視播出,后續也將多輪多次播出,并將陸續在亞洲、歐洲、北美等國家和地區的主流媒體播出,與更多觀眾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