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詩歌照亮童年,讓夢想揚帆遠航 ——第三屆義烏駱賓王國際兒童詩歌大賽近日舉行
每個孩子都有一個詩的靈魂,兒童詩歌猶如森林中的點點螢火,點亮孩子們心中的詩意和夢想,指引他們乘著文字的風,縱情放飛想象的翅膀。在浙江義烏,一場延續7年的“童詩之約”,吸引無數孩子和童詩寫作者齊聚一堂,以詩會友,在文化的傳承中共襄盛舉。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這首唐代義烏詩人駱賓王7歲時所寫的名作《詠鵝》,流傳千古,家喻戶曉,并成為中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科書的唯一一首童詩。由中國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委員會、浙江省作家協會、義烏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義烏市文學藝術聯合會承辦,中國校園文學雜志社提供學術指導的第三屆義烏駱賓王國際兒童詩歌大賽近日落下帷幕。自2015年“首屆中國義烏駱賓王詩歌獎”拉開序幕,該獎項至今已成功舉辦三屆,國際影響力不斷擴大,參賽作品的數量和質量也逐步提高。
本屆大賽自2021年10月啟動征稿以來,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截至2022年6月30日,共收到來自45個國家和地區的投稿作品22056件。賽事評選共分為成年組和青少年組,其中成年組要求參賽者年齡年滿18周歲,個人投稿不超過3首,大賽共收到成人組作品1413件;青少年組要求參賽者年齡在7-18周歲(不含),個人投稿不超過2首,學校或集體組織投稿不超過5首,每首不超過20行,大賽共收到青少年組作品20643件。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本屆大賽青少年組共有全國范圍內的43所學校集體投稿,較上屆增長了20%。
所有參賽作品均要求用中文書寫且未經發表,以匿名方式采取篩選、初評、復評等程序,經過中國作家協會原副主席、兒童文學委員會主任、兒童文學作家高洪波,中國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委員會副主任、浙江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浙江師范大學教授方衛平,魯迅文學院副院長、兒童文學作家、評論家李東華,上海師范大學教授、兒童文學作家蕭萍,中國兒童文學研究會副秘書長馮臻5名專家組成的大賽評委會評審,產生了第三屆義烏駱賓王國際兒童詩歌大賽成人組大獎2名,分別是丁璜《月亮懶在窗臺上》(外一首)、代安娜《會孵出什么呢》;成人組提名獎8名,分別是林煥彰《白,自己心中的白》(外一首)、言寓《小男孩的被窩里藏著什么》、See Ai Li《廚房》(外一首)、隋小欠《一朵花開了》、曹景常《聰明的月亮不上當》(外一首)、花永盛《嗨,數學課》、黃文軍《星空狂想曲》、王施施《晚餐是一幅豐盛的油彩畫》。2022年12月10日,第三屆義烏駱賓王國際兒童詩歌大賽青少年組的“云決賽”在義烏舉行,通過大賽評委會嚴格評審,在青少年組入圍的80名中,決選出一等獎5名、二等獎10名、三等獎20名、入圍獎32名。此外,大賽還評選出了10名大賽優秀組織獎和10名優秀指導老師獎。
獲得成人組提名獎的臺灣詩人林煥彰先生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將自己的童詩觀概括為“我為兒童寫詩”,他特別談到為成人和兒童創作詩歌作品的差異:“我寫詩已超過一甲子,我為兒童寫詩,也已有半個世紀。我一直認為,為成人寫詩,喜怒哀樂甚至是負面的情緒都可以毫無顧忌地寫出來,可是為兒童寫詩時,就有不同的想法。首先,我必須要求自己不能有負面的情緒出現;其次,要真心誠意地為兒童著想,努力寫出心中純真的善和美;同時,每寫一首童詩都要求自己必須出于原創,既不能重復別人,也不能重復自己。希望自己能用活的語言讓兒童覺得有親切感,讀得輕松愉快又有所啟發和感悟,成為一種屬于內在的潛移默化,絕不說教。”
“第三屆義烏駱賓王國際兒童詩歌大賽讓詩歌照亮孩子們的童年,讓他們從語言中理解意象、境界,在構思中體會捕捉靈感和表達主旨,是值得提倡和推廣的文化盛事。”大賽評委高洪波充分肯定了獎項的重要意義,并與記者分享了評選過程中的心得體會,他表示:“我在閱讀和評判孩子們的詩作時,感受到蓬勃的朝氣,也看到一代新人在閱讀社會中迅速地成長。孩子們視野開闊,哪怕是用拼音寫出的詩行,也讓我感覺到特殊的溫馨。”高洪波認為,本次詩歌大賽“注定會讓每一個參與者,無論獲獎與否,都享受到一次詩的洗禮,讓心靈貼近繆斯,這在他們的精神成長中是一次極其寶貴的經歷”。
大賽評委馮臻認為,本屆參賽作品總體來說質量較好,而在這些參賽作品中,孩子創作的詩作更為亮眼。不少作品令人驚喜。他說:“孩子的心性與詩歌的詩性本質天然契合,他們沒有那么多思維定式或成見障礙,能細致入微地去觀察、體驗、想象生活現象,將許多有意思的瞬間提取到詩歌中,他們的陳述、抒情、寫意散發著透亮的光澤。”他特別談到,賽事的重要價值之一在于可以促進孩子接觸詩歌的機會:“通過童詩創作實踐,孩子們與詩歌有了親近的機會,能夠對詩歌產生興趣和熱愛,有助于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把詩意融入到精神世界里,成為滋養生命品質的一股源泉。這對大多數孩子而言,比今后能否持續創作或者做一個詩人更有意義。”
浙江義烏有著深厚的文化歷史底蘊,義烏駱賓王國際兒童詩歌大賽的舉辦,致力于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不僅培養了更多的新生代兒童作家,而且有助于打造兒童詩歌重鎮的文化名片,有利于提升“童詩義烏”的國際影響。希望每顆由此播撒在孩子心中的童詩種子,都能在陽光和雨露中茁壯成長,讓詩歌成為照亮他們童年的光,讓夢想乘著想象的風帆翩然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