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草堂詩歌獎”揭曉:胡弦、劉立桿、谷禾、何言宏等獲獎
當一座城市以“詩歌之城”命名,那么在這座城市中,必定會涌現出優秀的詩人和權威的詩歌獎項。
2018年,為助力成都建設“世界文化名城”,傳承杜甫偉大的現實主義詩歌精神,由《草堂》詩刊社與成都商報社共同主辦的“草堂詩歌獎”應運而生,如今“草堂詩歌獎”早已在全國詩壇形成了品牌影響力,也成為了成都遞給世界的一張城市文化名片。
16日,第五屆“草堂詩歌獎”獲獎名單出爐,其中,胡弦摘奪“年度詩人大獎”;“年度實力詩人獎”由劉立桿、谷禾獲得;何言宏獲得“年度詩評家獎”;袁磊、伯竑橋、康宇辰獲得“年度青年詩人獎”。
作為本屆“草堂詩歌獎”評委,中國作協詩歌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詩歌學會副會長、成都市文聯名譽主席梁平認為,“每一個文學獎項主辦方都有自己的文學考量,《草堂》詩刊也不例外,有自己的審美主張和力圖逐漸形成的“草堂詩歌獎”的品質。這個主張和這個品質在《草堂》這本刊物里一以貫之,讀《草堂》便可深諳此道。”
在梁平看來,本屆“草堂詩歌獎”從入圍作品名單上看,和前幾屆相比,有一脈相承的藝術追求,更有年輕、新鮮的陌生面孔,并強化了對民間寫作者的關注。同時,本屆詩歌獎還特別增加了具有民間背景的優秀詩人擔任終評委,目的是能夠在視野上更為廣闊。最后終評委票決獲獎的詩人,除個別詩人外,幾乎都是微弱優勢取勝。“所以我說,實至名歸,遺憾留存。好在任何一個獎項都不能決定一個寫作者的成敗,而是路途中接手一杯咖啡、一瓶礦泉水,可以潤一潤喉嚨,而已。”他認為,“草堂詩歌獎”越來越受關注,是廣大詩人、詩歌愛好者對該獎項的褒獎、鞭策。
本屆“年度詩人大獎”頒發給了詩人胡弦,這是他連續入圍三屆后最終獲獎。作為評委,梁平認為,胡弦在中國詩壇的成就不止于一個年度。胡弦入圍草堂詩歌獎已經連續三屆,前兩屆均是在最后失之交臂,對此,梁平覺得并不意外,因獎項名額有限,每一屆有名無名的詩人總要有人“陪跑”,“這是規則,規則就要遵守。我倒是覺得越是有品質的詩人越是有覺悟,胡弦如是。”
對于胡弦的獲獎詩歌《居所,或我們已離開的家》,梁平稱贊連連,“在我看來,是我們讀到的非常難得的年度好作品,他把一個人精神流放的指認、和不遺余力地尋找,寫得如此決絕和篤定。”梁平進一步解釋道,“我們的船會達到預言的盡頭”,這是一個漫長的旅程,而旅程的見證永不會結束。這是一種能夠看見骨血的思考,而這樣的思考在當下花花草草的詩歌寫作中已經及其欠缺了。“我想其他評委給出的評判,應該都是在這首里找到了自己的共鳴。所以本屆大獎非他莫屬。”
評價“年度實力詩人獎”時,梁平也給出了很高的評價,他認為,劉立桿是詩壇廣為熟悉而又顯得陌生的人,是一個特立獨行、自我構建詩歌宮殿的優秀詩人。“熟悉”,是因為他在詩壇一直都有不可忽略的成就,“陌生”是因為他從來就不漂浮在“面上”。而另一位獲獎詩人谷禾一直在詩壇編詩、寫詩,為詩歌做活動,雖出鏡率比較高,但絲毫沒有影響到他自己的寫作。“劉立桿的新作《走馬燈上的新年》和谷禾的《一個生態攝影師的清晨》得到了終評委高度的肯定。”梁平說。
誠然,每一屆“年度青年詩人獎”都備受關注。那么,該獎項在輸送詩人、培養詩人方面有怎樣的積極作用?“推舉、扶持青年詩人是‘草堂詩歌獎’從一開始就關注的重點。”梁平表示,本屆入圍的青年詩人都很優秀,他們大多數還在讀書,或剛出校門時間不久,他們的寫作應該還沒有成為定式,這是優勢,同時又是值得認真研判的。所以本屆評獎,評委們對入圍青年詩人在寫作路徑和方向上,更多的在取舍上考慮了平衡,對于概念上的學院寫作和非學院寫作有了兼顧。“至于他們以后的發展適合什么樣的路子,這是他們自己用心去走,我愿意相信他們,能夠越來越明晰、越來越成熟。”
第五屆草堂詩歌獎獲獎名單
年度詩人大獎
胡弦,《居所,或我們已離開的家》(長詩),《草堂》2021年第11卷
年度實力詩人獎
劉立桿,《走馬燈上的新年》(組詩),《江南詩》2021年第6期
谷禾,《一個生態攝影師的清晨》(組詩),《草堂》2021年第3卷
年度詩評家獎
何言宏,《當代中國詩歌中的情感文化》,《詩刊》2021年11月上半月刊
年度青年詩人獎
袁磊,《登高》(組詩),《芳草》2021年第6期
伯竑橋,《初冬,從思考的笨重里往后退》(組詩),《草堂》2021年第12卷
康宇辰,《蜀中抒懷》(組詩),《詩刊》2021年12月上半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