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音樂:以奮進旋律奏響美好華章
隨著數字互聯網技術的日新月異,依托智能手機傳播終端的普及,傳播速度快、交互性強、受眾范圍廣的網絡音樂已廣泛滲透到人民大眾的日常休閑娛樂生活中。它不僅是構成網絡文藝矩陣的主要內容之一,也是傳承與發揚新時代人文精神和社會價值的重要載體。
本次“禮贊新時代 奮進新征程”優秀網絡文藝作品展示活動精心遴選了一批傳播度和可聽性強、思想性和藝術性有機統一的優秀原創音樂作品,集中反映了新時代網絡音樂的發展新成就,還充分發揮網絡音樂謳歌新時代、傳遞正能量的積極影響,使人們通過朗朗上口的旋律、緊扣主題的歌詞、層次豐富的編曲,充分感受歌聲中所蘊含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時代自豪感。
本次展示的優秀網絡音樂作品,包含了獨唱、對唱、重唱、齊唱和小合唱等多種音樂體裁,以及民族、流行、通俗等多樣演唱風格;樂曲的創編旋律優美動聽、節奏朗朗上口、曲調通俗易懂,突出民族韻味的同時,還融合了搖滾、節奏布魯斯、說唱等流行音樂元素,整體呈現出鮮明的民族性、豐富的社會內涵、多元融合的音樂形態與富有時代感的大眾文化意蘊。
如《長津湖》以頌歌般的音樂效果,表達了志愿軍保家衛國、報效祖國的赤誠之心;《人間星》以抒情動人的旋律,向每一位中國航天人表達了崇高致敬;《我一直在這里》《守護》抒發了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眾志成城、戰勝困難的決心與信念。《我和我的祖國》《中國向前》《國旗之下》《中國在收獲》等作品以愛國主義精神為主線,以富有感染力的音樂表現方式,表達了對偉大祖國的深厚情感。《長白山下是我家》《武漢伢》《圣潔的胡楊林》等一批作品,描繪了對家鄉的無限眷念與熱愛。《乘風破浪》《沒有不可能》《與光同行》《平凡人生》等音樂作品,用鏗鏘有力的節奏、動人的音樂旋律和暖心的歌詞,激勵著每一位追夢者努力奮斗,奔向心中的星辰大海。《世上最美好的祈禱》《走著走著花就開了》《月亮的孩子》等作品則以清新的曲風與旋律,給人以真善美的力量。
這些優秀原創網絡音樂作品,體現出當代時尚審美趣味,實現了潮流與傳統相交融,充分發揮出網絡音樂作品的強大生命力和感召力,唱響了以愛國主義為主線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主線的時代精神。
作為新生事物的網絡音樂在其迅速發展的過程中,也面臨著現實問題和挑戰:網絡自由、開放、包容的屬性,使得人人都有機會制作和上傳音樂,客觀上容易造成網絡音樂作品的質量參差不齊;一些數字音樂運營主體和商業平臺為了收獲流量與博取眼球,使唯利是圖、跟風抄襲、低俗媚俗等背離時代主流文化的現象屢見不鮮;面對海量的網絡音樂作品,大眾常常陷入“選擇的煩惱”和“審美取向的模糊”,更容易掉入“算法推薦”所編織的“信息繭房”和商業陷阱,阻礙了大眾主體對網絡音樂的藝術審美和評價能力的養成。
此次展示的優秀網絡音樂作品,視野開闊、情感細膩。有的從宏觀歌頌祖國,表達了對祖國壯麗山河和輝煌文化的深沉熱愛;有的地方韻味濃郁,傾情贊美家鄉;有的追逐夢想,表達勇敢闖蕩奔向擔當與未來的決心;有的展現軍人鐵骨柔情,贊美將士護衛山河的豪情擔當;有的唱出了疫情期間的美好祝愿,抒發對伙伴的關懷和鼓勵;有的歌唱冬奧,充滿青春活力。正是通過集中展示這樣一大批優秀作品,不僅具象化呈現出網絡音樂作品質量的評價指向,為網絡音樂的創編和傳播樹立了示范性標桿,也給大眾對網絡音樂的欣賞傳遞了正能量的選擇引導,為網絡音樂未來主流化、精品化的發展路徑指明了方向。
網絡音樂是網絡文藝的重要構成,依托網絡技術和數字科技的創新發展,秉承互聯網藝術思維,以新型音樂創作、表演、傳播和欣賞方式來表征時代生活、表達現代性體驗和思想感情。數字音樂平臺的運營和發展對網絡音樂影響大眾生活、步入健康快速發展之途有著重要作用。本次展示活動通過“學習強國”這一主流學習平臺,集中展示了來自多個網絡音樂平臺和音樂公司的優秀原創音樂作品,通過充分發揮數字音樂平臺和新媒體的傳播功能,實現了以主流網絡平臺為主,帶動多樣化數字平臺之間的聯動和跨平臺藝術體驗,也為主題音樂創作、展示與數字音樂平臺的深度對接積累了經驗。
此次優秀網絡音樂作品展示,在與時代同頻共振的淬煉中,促進了網絡音樂大眾化與精品化,對于推動新時代網絡音樂的高質量發展、引領網絡音樂的時代風貌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引意義。這也是一個新的起點,激勵了網絡音樂積極傳播正能量、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更多的優秀網絡音樂作品,凸顯中國精神和中國氣派,唱響偉大新時代的美好華章。
(作者:趙志安,系中國傳媒大學音樂與錄音藝術學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