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迎來文學高光時刻 第七屆華語青年作家獎八大獎項在東安湖揭曉
金秋之季,碩果累累。成都迎來一個文學高光時刻。10月9日上午10點,由成都市文聯《青年作家》雜志社、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社、中共龍泉驛區委宣傳部、成都經開文旅發展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主辦的第七屆華語青年作家獎頒獎典禮,在美麗的成都龍泉驛東安湖畔,在悠揚的小提琴弦樂四重奏曲中開場。
隨后,第七屆“華語青年作家獎”八大獎項(中篇小說獎1名主獎,2名“雙子星”獎;短篇小說獎1名主獎,2名“雙子星”獎;非虛構作品獎1名;新批評獎1名)在頒獎現場一一揭曉。在頒獎間隙,龍泉驛區文化館還帶來了歌舞表演《這里來》。
第七屆華語青年作家獎獲獎作家(部分)合影
“每一個堅信文學意義的寫作者,都是在一塊確定的礁石上點亮的燈”
上海90后作家王占黑的作品《韋馱天》獲得中篇小說獎主獎,中篇小說“雙子星”獎由趙志明《歧路亡羊》和梁豪《大叔與董莉》摘得;短篇小說獎主獎由馬金蓮作品《愛情蓬勃如春》獲得;短篇小說獎“雙子星”獎獲得者是陳春成,《雪山大士》和阿微木依蘿《原路返回》;楊瀟的長篇作品《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驛道上尋找西南聯大》獲得非虛構作品獎;新批評獎由陳培浩的《碎片化時代的逆時針寫作》獲得。獲獎作家王占黑、陳春成、阿微木依蘿、陳培浩、楊瀟來到現場領獎。馬金蓮、趙志明、梁豪未能來到現場,他們分別通過錄制視頻的方式向頒獎現場發來了獲獎感言。
李敬澤“云”寄語
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李敬澤通過視頻的方式,在云上表達對獲獎作家的祝賀,并對青年作家送上寄語和祝福。他說:“熱烈祝賀獲得華語青年作家獎的各位獲獎者。這個獎,已經是第七屆了。向每一位獲獎者、每一位在場的朋友們送上我的祝福 。世界正變得高度不確定,在這種不確定性中,辦好自己的事情就是為了確定。就是要在顛簸中頑強地守護我們的生活和心靈。所以在這個意義上說,每一個堅信文學意義的寫作者,都是在一塊確定的礁石上點亮的燈。向你們致敬。期待明年春色無邊的時候,我們能夠在成都相見。”
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華語青年作家獎正像成都一樣,在華語世界里有著越來越大的影響,也成為了成都重要的文學平臺和文化名片。中共成都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彥夫到場講話。
阿來發表主題演講
中國作協副主席、四川省作協主席阿來,作為華語青年作家獎評審委員會主任之一,發表主題演講。
四川省作家協會黨組書記、副主席侯志明,成都市文聯黨組書記楊曉陽,以及擔任本屆華語青年作家獎評獎委員會終評委之一的《作家》雜志主編、文學評論家宗仁發,都到場見證這一文學高光時刻,并為獲獎的青年作家頒獎。
華語青年作家獎發現才華的眼光銳利
多人憑實力獲魯獎或茅獎
2015年底,為助推更多文學新人走上文學大家之路,銳意打造比肩日本“芥川文學獎”的純文學獎項,成都市文聯《青年作家》雜志社、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社聯合打造的“華語青年作家獎”在四川成都橫空出世。經過7年的洗禮,華語青年作家獎規格正逐年升級,影響日益擴大,形成了關于文學、審美的鮮明傾向和自身特色,成為國內文學界有口皆碑的重要文學獎項。
中國作協詩歌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詩歌學會副會長、成都市文聯主席、《青年作家》主編梁平,成都市龍泉驛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楊偉,分別代表主辦方致辭。梁平在代表主辦方致辭中提到,“每年一屆的華語青年作家獎,是對過去一年里華語青年作家創作成就的檢閱和總結,也是對過去一年中優秀的華語青年作家的肯定和嘉許。在這里,我代表主辦方表態,對于此次獲獎的青年作家,我們將會進行持續、長期的關注和扶持。同時,華語青年作家獎也會繼續保持對青年寫作者專業、深入地觀察和敏銳發現,對更多優秀的青年作家給予關注和培養,讓更多的青年作家登上這個領獎臺,讓他們更快、更早地邁入實力作家、重要作家的行列。我在這里祝愿所有獲獎的青年作家今后都能寫出更多、更好、無愧于這個時代的優秀作品。”
每年一屆的華語青年作家獎,多年來保持著青年的雄心和品質,不斷發現文壇具有潛力的青年作家,以文學獎去鼓勵他們的長遠創作。在過去已經成功舉辦的多屆評獎中,該獎獎掖了以徐則臣、石一楓、雙雪濤、肖江虹、田耳、張楚、葛亮、斯繼東、付秀瑩等為代表的幾十位青年作家,他們已逐漸成長為文壇中堅力量。
不少作家在獲得華語青年作家獎后,在之后頒發的魯獎或茅獎中,憑借自身實力表現優異。比如在2022年8月揭曉的第八屆魯迅文學獎中,華語青年作家獎往屆獲獎作家董夏青青、葛亮、索南才讓、沈念等4名作家榜上有名。
梁平為寫作營授牌
華語青年作家獎在東安湖設立寫作營
再添文學地標
當年古驛鞍馬道,人美桃花龍泉驛。作為第31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的舉辦地,東安湖“一湖映一閣,東安十二景”蘊含著獨特文化底蘊,是文學創作的寶地。現場發布了東安湖文學告白,并在東安湖設立寫作營。梁平上臺為“華語青年作家·東安湖寫作營”授牌。
經過7年的洗禮,華語青年作家獎一如既往地保持著對青年寫作者專業、深入的觀察和敏銳發現,并因其公開透明的評選機制和獨特的文學審美,成為國內標志性的文學獎項之一,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和廣泛關注,深受各界好評。東安湖也將會隨著該獎項的不斷成長,成為一個熠熠生輝的文學地標。
七大評論家擔任終評委
李敬澤、阿來擔任評委會主任
第七屆華語青年作家獎的專家評審委員會陣容強大,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李敬澤,中國作協副主席、四川省作家協會主席阿來繼續擔任評委會主任。終評委則由《作家》主編宗仁發,《十月》主編陳東捷,《中篇小說選刊》原主編林那北,文學評論家、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張檸,中國作協詩歌委員會副主任、成都市文聯主席、《青年作家》主編梁平擔任。
第七屆華語青年作家獎的評選對象為2021年度首次發表(或出版)的青年作家作品。2022年1月啟動征稿,采用雜志社、出版社等機構推薦,以及批評家、作家、讀者推薦和作者自薦的征稿方式,共征集到作品參評作品400余篇(部)。
據評獎組委會介紹,初評環節選出復評作品30篇(部),然后對30篇(部)作品復評,評選出候選作品16篇(部),包括中、短篇小說各5篇(部),非虛構作品3篇(部),新評論作品3篇(部)。進入候選名單的16篇(部)作品將交給7位終評委,進入終審評委投票評選程序,經過終評委實名投票,最終評選出獲獎結果。
附:
第七屆(2022年)華語青年作家獎獲獎名單
?中篇小說獎
主獎:
王占黑,《韋馱天》,《上海文學》2021年第6期
“雙子星”獎:
趙志明,《歧路亡羊》,《青年作家》2021年第9期
梁豪,《大叔與董莉》,《當代》2021年第2期
?短篇小說獎
主獎:
馬金蓮,《愛情蓬勃如春》,《民族文學》(漢文版)2021年第10期
“雙子星”獎:
陳春成,《雪山大士》,《收獲》2021年第5期
阿微木依蘿,《原路返回》,《天涯》2021年第1期
?非虛構作品獎
楊瀟,作品《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驛道上尋找西南聯大》,長篇,上海文藝出版社2021年5月
?新批評獎
陳培浩,作品《碎片化時代的逆時針寫作》,《青年作家》2021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