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文學院第四十一屆中青年作家高級研討班舉行開學典禮
7月20日,魯迅文學院第四十一屆中青年作家高級研討班在京舉行開學典禮
7月的京城正值盛夏,在這萬物繁茂的美好時節,又有34名來自全國各地的新學員相聚在魯迅文學院,開始了為期2個月的學習時光。7月20日,魯迅文學院第四十一屆中青年作家高級研討班在京舉行開學典禮。中國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張宏森,中國作協副主席、魯迅文學院院長吳義勤,中國作協副主席陳彥,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胡邦勝、施戰軍、鄧凱出席開學典禮,向學員們表示歡迎和祝賀,并與大家合影留念。
吳義勤在講話中說,今年下半年,黨的二十大將在北京召開,這是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時代新征程是當代中國文藝的歷史方位。身處這樣的歷史方位,當代作家應樹立大歷史觀、大時代觀,以文學的方式把新時代的宏闊氣象和人民的偉大奮斗歷程淬煉成不朽的文學經典,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的價值引導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動力。今年以來,中國作協正在大力推進“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和“新時代文學攀登計劃”,聚焦新時代中國社會史詩性變革,用情用力講好中國故事,推動新時代文學高質量發展,努力鑄就新時代文學高峰。魯院也將緊密圍繞這一重點工作開展作家培訓,助力廣大作家以更為深邃的視野、更為博大的胸懷、更為自信的態度書寫新時代新史詩,打造和推出一批高水準、有分量的文學力作。希望學員們持續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切實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武裝頭腦、凝心聚魂、指導創作,高舉偉大旗幟、投身偉大時代、描繪恢宏氣象,堅守人民立場、創造人民史詩、光大中國風范,堅定理想信念、拓寬文學道路、勇攀文藝高峰,進一步提高思想理論修養、科學文化素養和文學藝術學養,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精心描繪、深情謳歌人民創造美好生活的偉大實踐,為新時代文學高質量發展作出新貢獻。
周文婷、周衛民、陸秀荔等學員代表在開學典禮上先后發言,分享了各自在文學創作過程中的體會和感悟,表達了對參加魯院高研班學習的喜悅、感恩和期待。大家表示,我們來自不同地域,擁有彼此不可替代的文學根脈。我們因文學獲得能量,并能將其通過作品傳遞給更多的讀者。這是作家的使命,也是艱難的征程。要秉持敬畏之心與赤誠之心,把對人、對時代、對世界的理解,通過筆下流淌的文字匯入歷史的洪流中。希望通過在魯院的學習,汲取更多的文化營養,儲存更多的文學素養,為今后的成長積蓄更多的動能和力量,在生生不息的愛和感動中保持蓬勃與奮進。
近年來,根據中國作協黨組的整體工作部署,魯迅文學院始終緊扣“做人的工作”這一中心任務,把為新時代文學培育優秀文學新人作為重中之重,扶植文學力量,聚焦文學前沿話題,關注優秀文學作品,“作家的搖籃”“文學的殿堂”的品牌越發鮮亮。據介紹,本屆高研班的學員是經各省級作協和行業作協推薦、魯院遴選審查并報請中國作協黨組書記處同意錄取的,是優中選優確定的。本屆學員平均年齡38歲,中國作協會員15人,省市級作協會員19人,擁有本科及以上學歷者26人,文學創作成績突出,是一個頗具創作潛質與發展前景的青年作家群體。為辦好本屆高研班,魯院秉承和發揚服務作家、服務文學的優良傳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充分吸納以往辦學經驗的基礎上,根據本屆學員的特點,對教學環節進行了有針對性的設計和調整,以更好滿足學員的學習研修需求。高研班將邀請國內各領域的專家學者進行授課,舉辦高質量的講座、文學對話、集體研討等,還將組織富有特色的班級活動,力求使學員們開闊視野胸襟、提升思想認識、豐富創作積淀,為大家搭建思想上相互交流、經驗上彼此分享的平臺。
出席開學典禮的還有中國作協辦公廳主任李一鳴、魯迅文學院副院長李東華等。開學典禮由魯迅文學院常務副院長徐可主持。
魯迅文學院第四十一屆中青年作家高級研討班開學典禮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