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挺大的人,何必說小姑娘似的話” ——散文創作如何走出過度抒情的困境
來源:光明日報 | 于祎  2021年08月11日09:03
關鍵詞:散文 抒情

自1921年6月《晨報》副刊發表周作人《美文》倡導寫作“敘事與抒情”的“藝術性”美文開始,一百年間,不同時期的散文各有特色。同時,什么是散文、何為散文的審美規范等話題被反復探討,20世紀50年代的“筆談散文”、90年代“大散文”與“文體凈化”之爭都屬于文體之辯。新時期以來,散文創作經歷了20世紀80年代的平緩發展與90年代的急劇變革,散文的文體地位得以提升,但“散文美學”體系中有不少問題需要厘清,其中關于散文創作如何走出過度抒情的困境,就是一個值得重視和探討的話題。

散文在強調抒情之外,應有更開闊的空間和更豐富的表達

從古典文學時期開始,中外都將文學按類型劃分,即體裁。美國文學理論家阿伯拉姆指出:“體裁被看成是一套基本的成規和法則,它們隨著時代的變遷而變化,但總被作家和讀者通過默契而共同遵守。”中國現代散文借鑒外來資源,并繼承明清小品文的寫作風格,形成自己的審美規范。

現代散文誕生以來,“抒情性”“自敘傳”等文體特征在散文創作和理論表述中得以確立。同時,被劃分到散文類中的通訊、報告文學、雜文、隨筆等分別獨立。“抒情散文”成為散文的核心部分,并得到了散文創作者及研究者的廣泛認可。如散文研究學者林非所言:“散文創作是一種側重于表達內心體驗和抒發內心情感的文學樣式,它對客觀的社會生活或自然圖景的再現,也往往反射或融合于對主觀感情的表現中,它主要是以內心深處迸發出來的真情實感打動讀者。”散文和詩歌被等同視為抒情文學品類,情感性成為散文首要的審美要素。

但是,過分倚重抒情也受到了質疑。作家汪曾祺曾經寫道:“二三十年來的散文的一個特點,是過分重視抒情。似乎散文可以分為兩大類:抒情散文和非抒情散文。即使是非抒情散文中,也多少要有點抒情成分,似乎非如此即不足以稱散文。散文的天地本來很廣闊,因為強調抒情,反而把散文的范圍弄得狹窄。過度抒情,不知節制,容易流于感傷主義。我覺得感傷主義是散文(也是一切文學)的大敵。挺大的人,說些小姑娘似的話,何必呢。我是希望把散文寫得平淡一點、自然一點、‘家常’一點的。”這個觀點富有代表性,即散文世界欠缺進一步開掘,需要在通過寫人記事、寫景詠物表現情感、情趣、意境之外,獲得更開闊的空間。情感是散文的根本性要素,可是個體對于世界的經歷、體驗僅僅依存于抒情表達,難以得到更深入的開掘。

一些散文理論家從縱深方向探討散文的可能。劉錫慶將散文中的自我劃分為五個層次,即“現實生活層”“情感層”“性靈層”“心靈層”“生命體驗層”等。樓肇明則提出“復調散文”理論,認為散文表現的維度應該更豐富、復雜。理論論述表達的是期望,散文破局有賴創作實現。

甩掉“小擺設”的標簽,營造出純正的“散文味”

新時期至今,散文創作總體上逐步擺脫過度抒情的弊病,在題材內容的選擇與藝術技巧的運用上不斷拓展,經歷了“獨語體”散文重現、文化散文繁榮,還出現“新散文”“在場主義散文”“非虛構文學”等或長或短的創作潮流。其中,20世紀90年代的文化散文與新世紀的非虛構文學拓寬了散文的主題表達和藝術空間。前者在個人話語與公共領域之間找到銜接點,擴大寫作領域;后者尋求散文與其他文體技巧之間的溝通,開闊了藝術視野。

文化散文將歷史意識引入散文,賦予散文文化的品格。承載千年大歷史是讀者對文化散文的最初認知,由余秋雨《文化苦旅》《山居筆記》開拓。今天,文化散文已不囿于大歷史書寫,引申出眾多向度,比如紅色文化、女性文化、生態文化、鄉土文化、少數民族文化、家族文化等。梁衡政治人物散文系列、馬麗華走過西藏散文系列,還有王充閭《滄浪之水》、賈平凹《老西安》、朱鴻《夾縫中的歷史》、筱敏《女神之名》、楊獻平《生死故鄉》等,都是代表性作品。文化散文以寬闊的視野,潛入歷史深處,尋找與現實時空的結合點,強化散文的文化內涵、精神品格和思想意蘊,凸顯時代價值,散文變得越來越“厚”了,越來越有味道了,越來越耐讀了。

非虛構文學給散文帶來了技術操作層面的沖擊。英美非虛構文學涵蓋散文、回憶錄、傳記、紀實等文體,寬泛的中國散文范疇也包含這些文體。非虛構文學尊重散文的真實性原則、作家的誠實原則,以及自我表現,與中國現當代散文觀念一致。但是,不同于現當代散文以情感體驗連綴記憶片段的寫法,非虛構文學吸納采訪與調查,線性敘述與細節、場景綜合,對話及戲劇性,一般現在時的在場性等新聞和其他文體的寫作手法。近年來的文學期刊,有模糊文體邊界的傾向,將散文、非虛構文學一起編排,寫作上也難見差別。比如《北京文學》雜志除了“散文”欄目,還采用“天下中文”“真情寫作”等欄目名稱,《收獲》雜志也有“印刻專遞”“河漢遙寄”等欄目。

散文創作也在文體跨界中實現新的開拓,不只記敘、描繪個人的往日親歷,狀寫情感世界的豐富性,還采用調查采訪、查閱文獻材料等方式,或者用對話、場景呈現現場,或者融入合理想象進行藝術編織。

當下的散文創作,在題材上不局限于個人生活經歷,增強了現實性,空洞的抒情得到抑制和擯棄,融入更多的理性思辨,跨文體實驗也得到了大膽嘗試,篇幅容量極大地擴張,長篇散文創作蔚為壯觀。散文難以再被視為“小擺設”了。

不過,散文的藝術規范是作家勞動與讀者閱讀共同達成的,散文的變革應致力于完善、深化散文的藝術表達,營造出純正的“散文味”。散文創作要有未來,創新是生命力。需要警惕的是在創新的氛圍下出現瓦解現當代散文基本藝術規則的傾向,比如破壞散文的“真實性”原則,這就等于動搖了散文文體的根基,將讓讀者對這個文體失去信心。

散文終究還是散文,與小說、詩歌、戲劇有別,即使是非虛構文學也申明散文具有某些不可逾越的文體特征,而缺少個性情感精神透視的文化歷史屬于學術專著,讀者期待的仍然是從傳統出發的散文精品,優秀的散文還需要建立在精神深度與藝術妥帖上。

強化生命意蘊和哲學內核,在寧靜的藝術氛圍中傳達出對天地、世界、人性的觀察、感悟與思索

這些年來,伴隨散文追求現實性、新題材、篇幅擴容和藝術創新的同時,也出現了膚淺表面、堆砌材料、表達焦慮等問題。與虛構文學不同,散文來自作者對日常生活的審美體驗,作為自我的精神產品,打動讀者的不是求新、獵奇,而是內在的生命意蘊,即對生命的價值與意義、生活詩意的準確把握。寫作時深切體驗生活,是現代以來優秀散文的基因。

體驗有淺有深,從表層情感到深層哲學,最深刻的生命體驗是基于世界觀、價值觀的。散文的最高美學境界,應該在作家情感表現背后,有一致的生活理念,具有統一性的世界觀、價值體系作為支撐。某一篇散文有哲理性,揭示一個關于世界或人生的普遍性道理,這在散文中十分常見。而創作主體在其全部作品中貫徹著一種哲學品格,以之對世界或人生加以統攝和表現,客觀上要求作家有漫長時間的生活沉淀和自我精神建構。

以生態散文為例,關于自然保護的散文數量可觀,有不少的感悟,以文學的方式倡導生態文明。不過,總體上看有些生態散文可能還過于沉溺在空洞抒情的層面上。美國作家梭羅的《瓦爾登湖》為何經典?就在于作家在對自我生活細節進行全方位展示過程中,貫穿著完整的生態主義理念。梭羅以十幾年獨特的生活方式擁抱自然,批判習俗,憑借自我生命意志,成就了生態散文經典之作。

當代散文也不乏具有生命意蘊與哲學內核的作品。比如,史鐵生《我與地壇》在景物描繪、精神臆想、隱喻表達背后,升華出一種超越現世苦難的終極情懷。劉亮程《一個人的村莊》借封閉的小山村,以幾十篇作品描繪鄉村生活,其中暗含了個體與世界的關系。我們也可以從某些回憶散文中讀出倫理思想,從文化散文里讀出歷史背后的文化哲學邏輯。好的散文作品,情感充沛而節制,理性思考始終在場,有著哲學沉思的氣質,在寧靜的藝術氛圍中傳達出作者對天地、世界、人性的觀察、感悟與思索。

(作者:于祎,單位為中國勞動關系學院文化傳播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本大道无香蕉综合在线|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久久综合| 国产综合成人亚洲区|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综合网|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国产尤物app| 99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综合| 亚洲av综合色区|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狠狠躁| 免费国产综合视频在线看| 中文自拍日本综合| 久久婷婷成人综合色综合|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曰曰| 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一| 久久综合久久久久88| 国产综合成人色产三级高清在线精品发布| 色久综合网精品一区二区|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 亚洲综合色区中文字幕| 国产色综合天天综合网|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来来去| 狠狠色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 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一| 狠狠色狠狠色很很综合很久久| 国产香蕉尹人综合在线| 日韩综合无码一区二区| 一本丁香综合久久久久不卡网站| 亚洲heyzo专区无码综合| 伊人色综合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伊人色一综合网| 亚洲av综合avav中文| 久久天堂AV综合合色蜜桃网| 免费精品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 伊人一伊人色综合网| 老色鬼久久综合第一|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色一本| 亚洲国产综合专区在线电影|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激情| 一本色道久久88加勒比—综合 | 色综合色天天久久婷婷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