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在歷史跨越的現場 ——民族地區脫貧攻堅攝影展在廣西舉辦
來源:中國民族報 | 于游  2021年06月22日11:19
關鍵詞:脫貧攻堅

排排新房在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獨龍江畔建成,居住條件巨變和跨越式發展成為現實。 楊學飛攝

獨龍族傳統住房分為木壘房和篾笆房兩種,為了防潮、防霉、防野獸而離地建蓋。房屋與地面相連的獨木梯用一根圓木鑿出一個個臺階制成。攝于2013年。 楊學飛攝

6月2日,由中國民族博物館、廣西民族大學、廣西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院共同主辦的“在歷史跨越的現場——民族地區脫貧攻堅偉大成就大型攝影展”在廣西民族大學開展。展覽以“民族影像志”為載體,選取8組400多幅涉及新疆、內蒙古、云南、貴州、四川、廣西等地區、十余個民族的攝影作品,從紀實視角出發,用影像記憶還原歷史現場,講述發生在民族地區脫貧攻堅歷史進程中的難忘故事,真實生動地再現貧困地區各族群眾脫貧的歷史變遷。

在脫貧攻堅這場創造人類減貧史奇跡的偉大戰役中,民族地區繪出波瀾壯闊的畫卷——全國民族自治地方420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28個人口較少民族全部實現整族脫貧,新中國成立后“一步跨千年”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的一些“直過民族”實現了從貧窮落后到全面小康的第二次歷史性跨越——實現了習近平總書記“一個民族都不能少”的莊嚴承諾。

本次展覽的空間布局采用國際前沿的浮島式布展設計理念,將每組影像作品布置于某一個或幾個浮島展墻,營造展覽空間的多樣性和立體感。設計師用紗幔噴繪的形式將自然景觀類作品等比例放大,使展廳前景與窗外景致相融合。展廳地面整體鋪設綠色阻燃地毯,營造青山綠水中觀展的體驗。

展覽征選全國各地長期深度跟拍某一民族、某一區域、某一領域的民族影像志攝影師的作品8組,將宏大的歷史敘事還原成一個個村寨、家庭與個人,細化為充滿個性化印跡的細節與場景,共同拼合成脫貧攻堅戰役的史詩性畫卷,凸顯出影像志資料作為歷史檔案的珍貴價值。

其中,《“直過民族”獨龍族的第二次跨越》展示了攝影師楊學飛從2013年起九赴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獨龍江留下的珍貴影像。從木壘房到安居房,從溜索過江到彩虹橋建成,在時間的縱向軸上,這些影像形成鮮明和強烈的對比。從原始社會一步跨入社會主義社會的獨龍族,如今正在向小康生活的美好目標邁進。

《高鐵時代的扶貧“慢火車”》是申云峰、李孝萍、黑興友、黃躍、劉方成5位攝影師聚焦往返于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越西縣普雄與攀枝花之間的5633/5634次扶貧“慢火車”的影像集納。該趟列車全程運行376公里,歷時9個多小時,穿行于大涼山彝族地區,途經27個站點,乘客大多是彝族旅客;從1970年運行至今,路程最遠的票價26.5元,最近的票價2元,從未變過價……慢火車拉動了沿線地區經濟發展,為大涼山脫貧攻堅發揮了獨特的作用,是高鐵時代“小康路上不落一人”的時代表達。

《烏蒙十萬移民大搬遷:歷史的瞬間與細節》是攝影師尹永宏近年來拍攝的烏蒙山區人居變遷的圖片故事。他將鏡頭對準家鄉的父老鄉親,以攝影的紀實特性為時代立傳,定格大遷徙過程中難忘的細節與瞬間。

《見證鄂倫春》的一組圖片將觀眾拉回到60多年前。如果說新中國成立后鄂倫春族完成了從游獵到定居的社會轉型,由此帶來了從以獵為主到獵、林并舉,再到農、林、獵結合的生產方式的轉變,那么脫貧攻堅戰役打響之后的鄂倫春族,則實現了向現代農業生產、多種經營、實現全面小康的第二次歷史性大跨越。

《鄉村巨變:岜沙1989-2019》是攝影師曠惠民60多次深入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岜沙村拍攝的影像成果。他用相機與文字記錄貧窮苗寨逐漸發展成國家4A級旅游景區的蛻變過程。如今,這批記錄中國西部農村在改革開放中脫貧致富的系列影像和文本資料,已成為反映貴州民族地區歷史巨變的重要史料。

《向南140·克里雅人變遷紀》是攝影師尹永宏記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地區于田縣達里雅布依鄉整體向南搬遷140公里的圖片故事。由于生活在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達里雅布依長期與世隔絕,村民分散在沙漠里,世代靠放牧和種植大蕓為生,住的是用紅柳枝或蘆葦簡單扎起、涂有薄泥墻面的“笆子房”,喝的是含氟量高的苦咸水。2018年10月起,一批批村民搬遷到新居住點,辦起民宿,搞起沙漠旅游。新與舊之間,是一場歷史性的脫貧人口大遷移。

《山鄉巨變:布朗山》是攝影師王藝忠持續拍攝云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h布朗山鄉30年的成果。30年前,王藝忠用鏡頭記錄鄉親們在狹小幽暗的茅屋里靠鹽巴、辣椒、野菜度日,晚上一家三代擠在幾條破毯子下入眠的情景。如今,攝影師鏡頭中的布朗山寨已改天換地、恍若隔世?!安祭首逡患路募敬?、一床被子全家蓋、一碗野菜吃三頓的日子,永遠不復返了?!?王藝忠感慨不已。

《邊境十二年》是攝影師李永鋒從2008年至今,用紀實攝影手法為廣西壯族自治區那坡縣百省鄉那布村的一個邊境苗寨——水弄屯拍下的一組照片。從一座座破敗簡陋的茅屋,光著腳丫的孩童,飯桌上的玉米粗飯和野菜,到如今基礎設施極大改善,養殖業得到發展,各項政策惠及邊民,生活水平得到極大提高——觀眾可以從中感受到十幾年來邊境不尋常的歲月和往事。

廣西民族大學黨委副書記陳銘彬表示,在黨史學習教育深入推進、即將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舉辦此次攝影展,旨在使各族師生更加自覺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更加自覺地弘揚偉大脫貧攻堅精神,砥礪前行,在建設偉大祖國的實踐中勇擔青春使命,匯聚起實現民族復興的磅礴力量。

中國民族博物館副館長鄭茜表示,此次攝影展是中國民族博物館與廣西民族大學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民族工作主線,切實落實《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要求,館校聯動,優勢互補,共建實現立德樹人根本目標的教育產品。

據悉,展覽將持續至8月2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直播| 国产性天天综合网| 亚洲欧洲国产综合AV无码久久|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成人网| 热综合一本伊人久久精品| 久久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 91丁香亚洲综合社区|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综合AV在线观看|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 精品无码综合一区| 在线综合亚洲中文精品| 激情五月婷婷综合网站| 色偷偷尼玛图亚洲综合| 亚洲色婷婷综合开心网| 一本一道久久精品综合| 国产精品综合久成人 | 天天在线天天综合网色|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99| 天天在线天天综合网色| 久久综合色天天久久综合图片|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婷婷九月| 狠狠色综合久色aⅴ网站| 国产成人综合色视频精品| 亚洲a无码综合a国产av中文| 日日AV色欲香天天综合网| 国产色婷婷五月精品综合在线| 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 天天狠狠色综合图片区| 国产成人综合一区精品| 亚洲七久久之综合七久久|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尤物| 色综合久久久无码网中文| 亚洲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2020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本| 亚洲综合小说久久另类区| 亚洲国产综合第一精品小说|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 久久本道久久综合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