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中國人的米飯情結
來源:解放日報 | 彭薇  2021年06月21日07:41

今年5月22日,“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湖南長沙逝世。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用畢生心血,幫助中國人把飯碗端在自己手中。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有米飯情結。作為最早的野生植物,谷物是如何被“馴化”的?而“百味之本”的米飯,又是如何被端上飯桌成為主食的?

野生植物帶來的驚喜

“飯者,百味之本。”這是清代文學家袁枚在其《隨園食單》中對米飯作出的評價。在中國,有65%以上的人都是以稻米為主食,我們的餐桌少不了一碗香噴噴的白米飯。

稻在古時又名“稌”,中國是世界上水稻栽培歷史最悠久的國家。《詩經》曾記載,“八月剝棗,十月獲稻”,“黍稷稻粱,農夫之慶”。據浙江余姚河姆渡發掘考證,早在六七千年以前這里已種植水稻。而追溯大米的食用記載,神農氏可能是“第一位被人記下的敢吃大米的人”。他運用了“石上燔谷”的方法,具體做法是將石塊燒熱,把稻米直接放在石塊上加熱烤熟。這種古老的烹飪方法如今在一些村寨依然保留下來。

我們每天吃的米飯,最早是從哪里來的?江南大學食品工程博士崔凱介紹,水稻是從野生的稻谷轉化而來的。谷物的祖先是路邊的狗尾巴草等植物。對以采獵為生的遠古先民來說,隨著果實和能捕獵的動物減少,他們將目光轉移到野生谷物上。不難想象這樣的第一次,一位先民將野草種子收集回到定居點,零星灑落地面的種子卻在來年給了一個大驚喜——它們長出新的植株,結出果實。慢慢地,我們的祖先學會了將野生植物“馴化”成可栽培的農作物。而后,土地上陸續出現大面積的谷田。有了種植的谷物,一日三餐有了著落,人類逐漸進入到一種定居的生活方式,并開始馴化畜禽等動物,這個時代被稱為農耕時代。從此,在肉食之外,人類的食譜出現了大量的谷物。

今天一餐簡單的飯食,可能聚集了數千年來世界各地的馴化谷物,從西亞出產的麥類,到美洲的玉米,再到中國的稻米、粟、黍、大豆等。專家認為,這不僅僅是食物的匯聚,更是世界文明的嘉年華。

古人是如何吃飯的

在古代,大米的烹制經歷了諸多變化,人們逐漸發現大米的妙用,也發明了許多種吃法。

先秦時期,“蒸飯”是一件上檔次的事情,已經出現了蒸飯用的青銅甑。蒸的烹飪技法在《詩經》中就有反復吟誦。如“烝烝皇皇,不吳不揚”,“或舂或揄,或簸或蹂。釋之叟叟,烝之浮浮”。秦漢時期,流行“飯而曝干之也”,“干飯”成了大眾食品。那個時候,大米被叫作“干飯”,這一稱呼在現在許多地方傳承下來。秦漢人出行,都會隨身攜帶干飯,放入湯水,隨吃隨飽。

現代人所吃的各種米飯,在魏晉時期都出現了。比如白米飯、菜飯等。魏晉人會將蔬菜剁碎混合在米中,然后烹飪成飯。不過,菜飯的出現倒不是為了換口味,而是因為這個時期稻米產量不足,以菜充飯,填飽肚子。另外,魏晉時期對大米還有一種加工方法,就是將它用溫熱水浸泡,再用手搓,直到大米發白。那時,古人就發現了淘米水的美容養生作用。

唐宋時期是我國古代商業經濟發展的高峰期,米飯也和其他食材放在一起“混搭”,種類繁多。根據配料的不同,出現了青精石飯、蟠桃飯、玉井飯、大骨飯等。宋代之后,蒸飯的方法有所改變,先將米在開水里撈一下,大約七八成熟,然后蒸制。這樣做出來的每粒米含水比例接近,飯面以及鍋底口感基本一致,當然也沒有鍋巴。清代的大米開始進口,康熙決定進口泰國暹羅大米,出發點仍然是為了補充當時國產大米產量的不足。

稻米即使有黏性,也不像小麥那樣容易形成面筋,做成豐富的面食。所以,米飯的烹飪方式稍顯單調,僅蒸、燜、熬粥,或者另和食材搭配,以飽腹為主。

“米飯家族”特色不一

從品種看,稻米可分成秈、粳兩類,包括秈米、粳米、秈糯米、粳糯米等。“米飯家族”又有哪些區別?

科學松鼠會成員、植物學博士史軍介紹,粳米是米粒圓乎乎的大米,在北方種得比較多,特別有代表性的是東北大米。而秈米則是長粒的米,南方的大米大多如此,其中的代表是泰國香米。秈米飯的口感顆粒分明,粳米飯口感比較黏合。一些北方人不習慣南方米飯,認為顆粒分明傷胃,而南方人初試東北米,也不喜歡“米飯抱團”的黏性感覺。

糯米是有軟糯特征的粳米或秈米。所以,糯米真正對應的是普通的非糯性的大米,不管是粳米還是秈米,其中都有糯米。吃糯米制品時,有一種說法是,不宜吃太多,否則不消化。“人們認為糯米里的油脂含量更多,所以更難消化,那些油光發亮的糯米形態好像真的印證了這種說法,可事實恰恰相反。”史軍說,糯米中的脂類物質含量僅為0.21%,普通粳米中含量可以達到0.55%~0.66%,秈米中的含量更是可以達到0.65%~0.80%,都遠遠高于糯米。

為什么糯米吃多了感覺飽的時間會更長?“飽是一種真實的感覺,通常與我們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有關。”史軍說,當這種糖的含量上升到一定水平時,我們的大腦感覺到“飽”了。而我們在吃糯米和普通大米時,血糖的變化是不同的。糯米中的支鏈淀粉容易被分解,血液中的糖上升得快,所以更容易有飽腹感。

隨著對米飯家族的深入了解,人們形成了自己的“養生觀”。比如,最滋補的是粳米,助消化的是糙米,最養胃的是小米,最養顏的是薏米,最補腎的是黑米等。

米食創新花樣百出

中國人的日常生活離不開米飯,而由一粒米衍生的中國米食創新也是花樣百出。

粽子是大米的一種衍生品。粽子由粽葉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據考證,早在春秋時期之前,粽子就被當作祭祀用品。直至晉代,粽子才走入尋常百姓家,成為端午節慶食物。糍粑是用糯米粉做的甜食,特點是軟糯。在我國的許多地區都有做糍粑的習俗,風味各不同。

米糕在蘇浙一帶頗受歡迎,它和米餅一樣都以大米為原料。但米餅還有一道烘干的工序,因此口感不同。年糕是一種用黏性大的糯米或米粉蒸成的糕,是春節餐桌上的常客。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有比較好的口彩。

粿是廣東潮汕地區的特色美食,采用米、麥以及其他雜糧所制成。它包括紅桃粿、鱟粿、鼠殼粿、粿肉、油粿和捆粿等,五顏六色、造型各異,一日三餐皆可食用。與粿不同,粿條是一種類似河粉的食物,把粿條放入水中煮上幾分鐘,再與肉或者蔬菜一起食用,十分美味。

如今的餐桌上,白米飯也在不斷“變身”,根據烹飪方式不同,可分為蒸飯、炒飯、蓋澆飯、泡飯和拌飯等。蓋澆飯在東北地方又叫燴飯,廣東叫碟頭飯。湯汁與稻米相融,食用方便。手抓飯是新疆地區的一道傳統美食,將新鮮的羊肉、洋蔥、胡蘿卜等放入鍋中翻炒,加水燉煮至湯汁濃厚,再全部倒入電飯鍋中,和米飯進行燜煮。竹筒飯是云南等地區的一大特色,將稻米與香腸、豬肉等搭配,再吸收竹子的清新之氣,香味十足。

經過數千年演變,大米不斷豐富著人們的餐桌,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縱然走過千山萬水,嘗遍各地美食,有時都比不上一碗香甜的米飯更能慰藉我們的心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欲人妻综合AAAAA网| 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蜜芽| 色悠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网伊人|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伊人麻豆|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伊人蜜桃| 一本久道综合在线无码人妻| 国产综合色在线视频区|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久久久 | 亚州欧州一本综合天堂网| 亚洲 欧洲 日韩 综合在线|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AV | 亚洲熟女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绿巨人| 国产亚洲综合成人91精品| 日韩亚洲综合精品国产| 久久香综合精品久久伊人|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菠萝蜜|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 综合色就爱涩涩涩综合婷婷| 色综合色综合色综合| 婷婷六月久久综合丁香76| 在线综合亚洲中文精品| 亚洲综合激情九月婷婷| 亚洲狠狠综合久久| 久久99国产综合色|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婷婷| 色婷婷狠狠久久综合五月| 久久婷婷午色综合夜啪 | 色天使亚洲综合在线观看| 色欲久久久天天天综合网 |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蜜芽|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色欲人妻综合AAAAA网| 婷婷国产天堂久久综合五月 | 综合自拍亚洲综合图不卡区| 色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 狠狠色综合TV久久久久久| 思思91精品国产综合在线| 亚洲欧洲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