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鮮提案·黎里真實影像大會閉幕
5月20日晚,2021新鮮提案·黎里真實影像大會正式落下帷幕。
以“此刻的我們”為主題,經過為期三天的深度對話,本屆大會見證了一個個新鮮故事的誕生和成長,舉行了一系列的行業對話及交流活動,探討了當下國內紀錄片行業精品化發展之路。
譬如主論壇“黎里論壇:開局‘十四五’· 記錄新征程”,聚焦“后疫情時代”的紀錄片發展之路,與會嘉賓探討了在“十四五”開局之年,面臨建黨百年重大歷史節點,在新形勢下紀錄片如何探索精品化創作之路;“新鮮對話:在‘央視紀錄頻道的融媒體創新發展’論壇”,專家們以央視紀錄頻道為案例共話短內容、融媒體的發展新樣態;在“‘紀實+’視角下國產紀錄片新業態和新發展”論壇,多位從業者分享了關于紀錄片內容生態、商業模式等方面的理解和布局……現場,“影響力實戰指南”“用數據驅動紀錄片的創作表達”等實踐活動,也吸引了大量嘉賓參與。
本屆大會共收到國內外報名提案143部。閉幕式上,大會公布了一份2021新鮮提案·黎里真實影像大會的推優名單:
系列片優秀提案:《遷徙之旅》
《遷徙之旅》提案內容梗概:兩位導演沿著人類祖先十幾萬年前走出非洲的大遷徙路線,途徑東非、中東、歐洲、南亞、東亞。本片一方面記錄了沿途的風土人情和氣候變化對沿途居民的影響,另一方面各地普通人應對氣候變化的那些振奮人心的故事,回到中國后我們自身也投入到氣候的行動中,并產生了積極的影響。該片同時回應著氣候化下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單片優秀提案:《奇怪的魚》
《奇怪的魚》提案內容梗概:在山姆的村莊被塔利班燒毀后,他和家人離開阿富汗去了伊朗,并成為難民。他13歲時用打工攢下的120美元向西穿越了8個國家最終逃到了倫敦。一路上,他躲過子彈,躲過集裝箱,在船沉了之后拼死游到了希臘。
山姆始終擺脫不了那段回憶,也忘不了路上的那些人。在一切發生了十年后,山姆決定重走那段路,以此直面未來。
系列片優勝提案:《白馬奔騰》
《白馬奔騰》提案內容梗概:這是一部關于白馬人的史詩。白馬人一直被稱作白馬藏族,散居在四川平武、九寨溝山區,現代人類學實驗室證明他們是氐人后裔,大約四五萬年前來到東亞大陸。1998年長江洪水之后,國家實現天保過程,歷代伐木打獵的白馬人被迫尋找新的生活方式,于是開始旅游,以祭山神的舞蹈招待游客。2020年,又一場洪水帶動泥石流,白馬人家園徹底被沖毀,遷到縣城居住。與此同時,一條高速公路穿過白馬山寨,即將于2022年開通,當地政府倡導保護白馬文化。一個有語言、無文字的少數民族面對現代文明,何去何從?
單片優勝提案:《對看-Ⅱ》
《對看-Ⅱ》提案內容梗概:該片將跟隨來自貧困鄉村和國際都市的兩群小孩,從九歲到十八歲的成長經歷,群像式的展現從童年到青年的時光縮影,景觀式的呈現從農村到城市,十年間中國經濟與科技的飛速發展變化。
中外合拍最佳提案:空缺
科技類最佳提案:空缺
系列片最佳提案:《瓜熟蒂落》
《瓜熟蒂落》提案內容梗概:本片以建黨100周年,鄉村振興為創作背景,深入剖析重泉這個普通村莊在適應現代文明進程中經濟、文化,社會,醫療,政治的變遷。著重圍繞當下重泉人民的真實的生活狀態,從平常中尋找“鄉村振興”感人故事。以小康源自初心,小康屬于人民,小康點亮生活,小康源于奮斗的價值訴求始終貫穿全片。以一片滋養生命的土地、一群吃苦耐勞追逐夢想的人民為主線,力爭真實而又藝術地呈現新時期中國農民的現代“創業史”。
本次獲得大滿貫的提案是《一顆痣的自白》,該提案獲得新鮮制片人選擇最佳提案、最佳創意提案、觀眾選擇最佳提案、單片最佳提案四項推優。
《一顆痣的自白》提案內容梗概:時隔七年,海歸譚墨第一次在家過春節。三十歲依然單身,母親勸女兒點掉臉上的淚痣。爺爺的突然到訪看似是敘舊,實則是催婚。壓力之下,譚墨開始尋找自己多年單身的原因。一段姐弟戀的到來能否為生活帶來曙光?突如其來的癌癥讓譚墨陷入了徹底的自我反思。
大會舉辦五年以來,共面向全球征集到651部提案,累計有100部優秀提案入圍大會,并通過后續制片服務、資金扶持等多種形式,助推24部優秀提案入圍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節、圣丹斯國際電影節、法國陽光紀錄片節、CNEX華人紀錄片提案大會、新西蘭邊鋒紀錄片節等國內外重大影視節展,17部成片獲得平臺播放。以“新鮮”之名,大會將為紀錄片行業注入更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