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習明:那一份堅韌與執著始終不變
那一份堅韌與執著始終不變
講述人: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二學生 陳習明
【青年學子說】
談及對外開放,最令我心生振奮之情的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如果說對外開放為中國改革發展帶來了源源不斷的推動力,那么“入世”就似強勁的長征號運載火箭助推器。
我的家鄉是中央紅軍長征的出發地——江西省于都縣。在我看來,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何嘗不是一次“新長征”。我曾有幸聆聽時任首席談判代表龍永圖講述最后一次談判的經歷,每每想起,都會慨嘆那一代人的堅毅與智慧。在21世紀頭一個10年里,我所在的小縣城很時興的一件事便是“南下開廠”。我的幾位親戚也去廣東投入了這股時代大潮。他們從事的正是中國“入世”后長年保持兩位數增長的紡織品服裝出口業。
隨著年歲與學識漸長,加之大學學習的是國際貿易相關專業,“入世”對我的影響越來越具體。在國際貿易學的語境下,“入世”是貿易全球化下,中國發揮比較優勢深度嵌入全球價值鏈,將“后來者優勢”內化為經濟增長來源;在中國經濟史的框架里,“入世”是1978年至1993年期間,中國由進口替代向出口導向經濟轉型的應有之義。一念至此,“入世”談判15年的堅持與付出更令人油然而生崇敬。加入WTO,只是中國勇氣與決心故事的開始。在《WTO法律制度》課堂以及相關知名學者的講座中,中國負責任大國的形象在我這名初涉國際貿易的學生眼前逐漸清晰——加入WTO后,中國以制度性變革擁抱國際貿易;中國調整配套法律法規與部門規章總計2300多件,只為更好履行入世承諾;在規定削減關稅已基本完成的基礎上,中國自愿推行單邊減稅,旨在全力推動貿易自由化。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百年櫛風沐雨,百年砥礪前行。時代的風云在變幻,但中國不變的是那一份堅韌與執著。在貿易保護主義盛行的當下,中國將繼續高舉自由貿易大旗,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共同維護多邊貿易體制。不同的年代,同樣的風骨,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入世”征程,我們青年人也將在歷史的洪流中奮斗不息。
(本報記者張斐曄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