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當悲憫在筆下流淌時 ——讀阿微木依蘿的《檐上的月亮》
來源:文藝報 | 侯志明  2020年12月04日15:25

我大概只用了不到一天的時間讀完阿微木依蘿的《檐上的月亮》。

這是一本剛剛獲得了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的散文集,是一位“初中肄業”的作家的作品。但是它吸引了我。

是的,是她筆下的人物和語言,是她握筆和寫作的姿態,是她筆端流淌的一種無形的東西。

我和阿薇或許曾謀面,或許不曾。這有什么關系呢?不是“見字如面”嗎!

我必須承認自己從來不曾寫過任何一位作家和任何一本作品的評論,也從來不曾想過要寫這樣的東西。因為我不具備這樣的理論素養、學識素養。我也很少做讀書的筆記,因為我讀書甚少,又囫圇吞棗、不求甚解,更重要的是自己對好與不好的辨識能力是如此之差。但是當我讀著阿薇的《檐上的月亮》時,被深深吸引了。即使掩卷之后仍然沉浸其中,試圖從中探尋和發掘出阿薇的奧妙。

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沒有大人物,只寫小人物的小;不引名人名言古詩古詞,深信自己的寫作只能用自己的語言,沒有傳統程式,等等。

在阿薇的筆下,至少在《檐上的月亮》里,沒有一個大人物——如果人物是可分大小的——其實再大的人物還能大過自己的母親?沒有,沒有一個我們常識中的大人物。她寫奶奶的發,寫伯母的眼,寫三嬸的鼻子,寫陳奶奶的嘴,寫大伯的耳,寫土比阿媽的腰,寫媽媽的肩,寫乞丐的捕食,寫理發店的老板、落魄的詩人、愛騎摩托車的青年等等,人物本來就夠小了,她還要寫這些小人物身上更小的東西,而且把他們寫得生動逼真、有血有肉、個性鮮明、可恨亦可愛,寫成了一個完完全全的人。

陳奶奶“會緩緩地,像爬蟲一樣回家”,三嬸的小眼睛在提到奶奶時“睜得更大,比看我不順眼時還大”,“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他(騎手)胡子都快甩到黑板前”,阿牛的母親“悲傷地哭了一整天,捶胸頓足,好像她死去的丈夫又重新死了一次”……

讀著這些,我忽然覺得,把一個“大人物”寫得高大上、少有人情、甚至違背人倫是當下作家的常事,而把一個“小人物”寫得有血有肉寫出人性的本真和光芒卻是作家的本事。

阿薇,無疑是這樣的作家。

為什么?也許像我在開頭所說,是因為她握筆的姿勢和寫作的姿態。換句話說,當一個作家總是用俯視的眼光看待你的書寫對象時,你只能看到他頭上是什么樣和頭上有什么,永遠不會注意他的腳是什么樣和腳下是什么。而人生的大多數意義其實在腳下,在走過的路上。真正的作家永遠是自覺的仰視,對人永懷“敬憫”之心。

現在有種現象很值得關注,有少數人僅僅發了幾篇作品、出了幾本書,便自覺不自覺地會把自己擺在“大家”“名家”的位置上,會臆想性地給自己戴上不少虛無縹緲的光環,以至于迷失了自我。于是在所有的物事面前都是傲慢的俯視,他握筆的姿勢和寫作的姿態也隨之改變了。沒有真感情沒有細觀察,怎么寫呢?只好顧左右而言他,引用幾首古詩古詞,摘錄幾句名人名言,考證一番是非真假,以為既救急,又展示了才華,聰明得很。其實這樣的作家讀者是從來不買賬的。

阿薇無疑不是這樣的作家。

在她的作品中,至少在《檐上的月亮》中不曾有過一點。 她從來不注重每個人頭上的光環,就像她從不掩飾自己的學歷——她在簡介中告訴人自己“初中肄業”。她注重的是他們的頭發、眼睛、鼻子、腰,他們臭氣熏天的腳,他們身上的汗漬、他們頭上的傷疤,他們如廁等等。

寫他們的淳樸也寫他們的不爭氣。

“吃飯了嗎?他窘迫的樣子,憋了半天居然用這么一句老土的話和我打招呼”,“他們還沒有完全懂得在城市生活的經驗,已經學得像城市人一樣瀟灑了”,“依妞和子噶在臨走的頭一天晚上就開始打點行李。從我這里分走的碗筷也一起打了包”。“子噶倒穿得清爽,一件白色的襯衣,居然奇跡般地配了一條花領帶”。(《流浪的彝人》)

凡人是動人的,日常是動人的。

但是,如果說一個作家寫了這些就能贏得讀者,那也一定是荒唐至極的。

那么,為什么在阿薇的筆下是成功的?在我看來,這是因為悲憫之心。沒有悲憫之心的作家不可能關注小人物,更不可能為他們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甚至那種可恨可憐而流淌真誠的感情。真正的作家筆底應該流淌永恒的悲憫,而不是任何其他,即使天賦的寫作才氣也必須是悲憫的色彩,否則,才氣也是面目可憎的。

這里的悲憫,不是哀傷不是同情不是可憐更不是輕視和蔑視,而是慈悲,是對人間苦難的一種感同身受的情感,是一種寬厚的愛。

同時,阿薇極具寫作的語言天賦。比如“這個時候他闖不過去,她的一生就過去了”。(《冒險者》)“我們這里的小鎮建在河道邊,貼在山腳像啃剩的半塊燒餅。”(《騎手》)“假如過于貧窮,生活不是把你磨脫一層皮,就是將你磨成一把灰,或者,像菜餅先生那樣的,磨成一個騎手”。(《騎手》)

阿薇有天賦的寫作才氣,而她的才氣是和悲憫共生的。為此,我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她的前景和未來。當然,有一天當她只剩才氣而無悲憫時,我想阿薇也許會成為另一類作家。

巴爾扎克說,悲憫是女子勝過男子的德性之一,是她愿意讓人家感覺到的唯一情感。我覺得這句話適合放在此處。

當悲憫在筆下流淌時,作品便會在讀者中流傳。

這應該是一種創作規律吧!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熟女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综合一区中文字幕| 国产综合色香蕉精品五月婷| 久久无码无码久久综合综合|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小综合在线|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 亚洲综合亚洲综合网成人| 久久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 综合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综合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91综合国产91久久精品| 狠狠色狠狠色很很综合很久久 |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高清|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奶水99啪| 成人综合在线视频| 久久综合久久自在自线精品自| 色综合婷婷在线观看66|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综合| 在线亚洲97se亚洲综合在线| 天天综合天天看夜夜添狠狠玩| 色狠台湾色综合网站| 色综合色综合色综合色综合网|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亚洲国产第一页 | 色综合天天综合给合国产 |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婷婷| 日本一道综合久久aⅴ免费| 久久精品水蜜桃av综合天堂| 伊人久久综合影院|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久久久| 九月婷婷综合婷婷| 激情97综合亚洲色婷婷五 |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 色之综合天天综合色天天棕色| 亚洲精品天天影视综合网| 色久综合网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综合久久自在自线精品自 | 69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91|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碰碰动漫3d | 丁香六月婷婷综合激情动漫| 亚洲综合色在线观看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