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脫貧攻堅主題文學創作研討會舉行
11月14日,由中國藝術報社、安徽省文聯文藝理論研究室、安徽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安徽文學藝術院主辦,六安市文聯、金寨縣文聯協辦的安徽脫貧攻堅主題文學創作研討會在六安市金寨縣大灣村舉行,集中研討安徽一批中青年作家創作的反映脫貧攻堅題材的優秀文學作品,作家、評論家齊聚脫貧攻堅一線展開面對面深入交流。安徽省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何穎,以及牛彤、孟祥寧、呂卉、韓進、史培剛、戴瑞、周建平、夏賢松等相關單位負責人出席研討會。
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安徽省尤其是大別山革命老區舊貌換新顏,期間涌現無數動人的扶貧脫貧事跡,安徽文學工作者堅守在脫貧攻堅第一戰場,記錄偉大時代的火熱實踐,記錄人民日新月異的新生活,創作出一批優秀脫貧攻堅主題作品,如劉鵬艷《豬幸福》 、余同友《找呀找幸福》 、張大鵬《大灣贊歌》 、張揚《馬郢計劃》 、苗秀俠《拯救那片莊稼地》 、羅光成主編的《我的扶貧日記》 、胡竹峰《離幸福九公里》等小說、報告文學(非虛構) 、散文等,產生廣泛影響。
韓進、史培剛、張小平、方川、江飛、陳振華、何冰凌、丁友星、劉霞云、周志雄、胡功勝、彭正生、馬書玉、唐玉霞等文藝評論家與會,采取二對一評點的方式,每兩人一組,對上述7部(篇)脫貧攻堅主題創作作品進行深入解讀,對作品的創作手法、藝術價值、文化內涵、精神高度和存在問題等一一剖析,提出中肯意見與建議。他們認為,幾部作品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地反映了黨和政府領導下全體群眾齊心協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生動實踐,將宏大主題落實于一村一戶的“幸福” ,以文學性的表達記錄了人民生活發生的翻天覆地的新變化,體現了文學工作者的使命和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