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網絡作協成立,《知否知否》作者當選主席
“我祖籍是舟山,今天到舟山來,參加舟山網絡作協的成立儀式,我由衷高興。”浙江省網絡作協常務副主席、杭州市網絡作協主席、杭師大教授夏烈說。
9月24日,舟山網絡作協成立,同時召開了第一次代表大會,選舉了主席副主席。鄭怡(關心則亂)當選舟山網絡作協主席。王金艷(菁藝)、李強(三棱軍刺)、余晶瑩(夢筆錦書)、魯珊珊(蘇小涼)任副主席。
當選主席后,她現場發表感言,表示“在這個世界中,我們可以擁有不同于現實世界的另一個身份,在互聯網上以文會友,將腦海中天馬行空的想象描繪成篇章,讓許許多多未曾相識的陌生人分享自己的心情與想象。”“在網絡文學創作上,我個人只取得一些小小的成果,今后,我會繼續努力。因此,在我未來的履職期間,我希望能夠將這份鼓勵與信任畫作動力,為舟山網絡文學的發展,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出微小的貢獻。”
省作協黨組副書記、省網絡作協主席曹啟文表示,2014年1月7日,浙江省建立了全國第一家省級網絡作家協會,“我們開拓創新,探索網絡文學正確引導、科學管理、健康發展的‘浙江模式’。”
“我們打造了中國作協網絡文學研究院、中國網絡作家村和中國網絡文學周、網絡文學雙年獎、網絡作家體驗營、青年網絡文學人才培育新雨計劃、還有職稱評定、體檢、維權等暖心服務共7大網絡文學品牌。有專家稱,網絡文學進入浙江時間。”曹啟文說,7年來,各市級網絡作協陸續成立,也形成了各自特色。
杭州充分發揮省會城市的政治文化經濟資源優勢,落地三個國字號的品牌,并且將網絡文學人才納入杭州市人才體系中,突破了網絡文學人才享受人才政策福利的瓶頸。
寧波市具有創新思維和敢為人先的勇氣,在全省首先成立市級和縣級網絡作協會員組織,率先融入省市縣三級聯動,連續三屆承辦網絡文學雙年獎。
嘉興和湖州圍繞紅船精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開展網絡文學活動,組織網絡文學創作。
麗水和臺州的網絡文學活動豐富,近年來涌現了一批優秀的現實題材作品,形成了一支具充滿活力的網絡作家隊伍。
溫州網絡作協探索網絡文學與地方經濟文創的融合,開創了原創IP空間。
金華、紹興網絡作協立足當地深厚文化傳統,創作出具有鮮明地方文化標識的網絡文學作品。
衢州市網絡作家協會注重協會組織的發展,已經實現全市各縣網絡作協組織全覆蓋。
舟山市網絡作協雖然是最后一家成立,但起點更高、基礎更好,能借鑒兄弟作協的工作經驗,開創出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為浙江網絡文學的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在舟山市網絡作協成立、全省網絡作協組織大團聚之際,浙江省網絡作家協會還聯合11個市級、9個縣級網絡作協,共同發起倡議:
一、堅持正確方向、打造“重要窗口”。
省市縣各級網絡作家協會組織,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省作協及各地方黨委宣傳部的領導下,堅持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的改革方向,對標“全國網絡文學重鎮”,積極引導全省網絡作家,自覺扛起“打造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高地”的時代重任,積極投身建設“重要窗口”的偉大實踐,用優秀的網絡文學作品講好浙江故事和中國故事。
二、拓展工作思路、建設和諧之家。
網絡作家協會是黨和政府聯系廣大文學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各級協會組織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創新工作思路,探索工作途徑,培育活動品牌,摒棄行政化機關化做法,增強針對性有效性措施,不斷增強協會的向心力、創造力和影響力,使協會真正成為廣大網絡作家和網絡文學工作者的溫馨和諧之家。
三、強化行業自律、營造良好生態。
各級協會組織要引導會員自覺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社會道德規范,恪守職業精神和職業道德,強化行業自律,自覺堅守作家社會責任底線、文學品格底線、道德風尚底線和法律法規底線,倡導講品位、講格調、講責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著力營造健康向上、朝氣蓬勃的網絡文學生態環境。
四、加強制度創新、建設文化高地。
協會組織與社會各界之間,協會組織與會員之間,都要形成健康、規范、有序、活力的互動機制。加強與中國作協、兄弟省市網絡文學界的聯系,加強與國際網絡文化界的交流,不斷提升浙江網絡文學的美譽度、傳播力和影響力;完善省市縣協會三級聯動機制,在人才發現與培養,資源拓展與共享,平臺搭建與提升,產業延伸與服務等方面,暢通渠道,高效運行,精準對接,扁平賦能,形成合力效應,做到共建共享。努力把浙江網絡文學生態建設成群英薈萃、創作繁榮、業態豐富、標識鮮明、形象亮麗的文化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