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征程中,李保國、黃文秀、張廣秀等一批先進典型書寫了奉獻、擔當精神。一批記錄他們先進事跡的圖書—— 傳遞脫貧攻堅的榜樣力量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中華先鋒人物故事匯——李保國: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新時代的青春之歌:黃文秀》《別樣的青春:大學生村官張廣秀紀實》等圖書記錄脫貧攻堅進程中先進典型的事跡,展現榜樣的力量,鼓舞中華兒女接續奮斗。
扎進泥土地才能長成棟梁材
“搞科研就要像農民種地一樣,春播秋收,腳踏實地。扎不進泥土地,就長不成棟梁材。”這是河北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李保國的口頭禪,也是他教學工作的真實寫照。黨建讀物出版社與接力出版社聯合出版的《中華先鋒人物故事匯——李保國:太行山上的新愚公》一書,講述了李保國扎根太行山深處,把生態治理和群眾脫貧作為畢生追求的故事。
接力出版社責編車穎告訴記者,《中華先鋒人物故事匯——李保國:太行山上的新愚公》從李保國求學、太行山扶貧、教書育人等角度,記錄李保國的感人事跡。其中《太行山上的接力賽》《城里來的“小流域”》《一個紙條兩張圖》等章節,講述了李保國帶領群眾將長滿荊棘的黃岡改造成了種滿果樹、集休閑娛樂于一體的天然氧吧、綠色公園的故事。
該書作者翟英琴說:“我答應創作《中華先鋒人物故事匯——李保國: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是2019年4月10日,恰巧是李保國離開我們3周年紀念日。寫真實人物的傳記小說,尤其是像李保國這樣受人敬仰的先鋒模范、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下筆一定要特別慎重。在采訪李保國的妻子郭素萍之前,我找來有關李保國的資料,列出幾十個問題。采訪之后,對這些問題進行仔細斟酌篩選,才列出創作思路和提綱。”
翟英琴回憶,2019年7月21日傍晚,將《三個不同的家》發給郭素萍,并留言想要進一步了解的重點。“她當時有高原反應,我告訴她不著急。她卻在晚上11點半到12點之間連續發來五段語音,聽得出她呼吸都有些困難,我非常心疼,從她的處事和為人,我看到了李保國的風格。”
青春之歌唱響脫貧攻堅長征路
“有些人從山里走了,就不再回來,你從城里回來,卻再沒有離開。來的時候惴惴,怕自己不夠勇敢;走的時候匆匆,留下最美的韶華。百色的大山,你是最美的朝霞;脫貧的戰場,你是醒目的黃花。”這是時代楷模黃文秀獲頒2019年度感動中國人物的頒獎詞。
廣西人民出版社《新時代的青春之歌:黃文秀》一書,多角度講述了與黃文秀相關的真實細節和動人事跡。同時,樹立了黃文秀作為一名優秀年輕干部、女性干部、少數民族干部的良好形象,也讓讀者看到了黃文秀對于理想與信念的絕對忠誠。
“通過這本書,我們能夠更好地學習宣傳黃文秀的先進事跡,以昂揚的精神狀態和奮斗姿態投身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偉大事業,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該書責編姚龍生向記者介紹,《新時代的青春之歌:黃文秀》一共15章,既細致地描寫了黃文秀成長求學、畢業回鄉、駐村扶貧、青春奮斗、不幸遇難的人生軌跡,又深入挖掘黃文秀的民族文化情結及其對壯族文化所進行的哲學思考。
《新時代的青春之歌:黃文秀》一書作者林超俊逐一去實地探訪、詢問,不斷地穿梭在城市和鄉村各地,南寧市、百色市、樂業縣、新化鎮、那滿鎮、百坭村……從黃文秀的小學、初中到大學本科、研究生的同學和老師,從與她一起工作過的領導、同事,到干部、村民尤其是她幫扶的貧困戶……
在10個多月的采訪過程中,林超俊行程2000多公里,記滿了12本筆記本,積累了一大批錄音、錄像、照片等資料,在疫情期間不便外出時,林超俊還通過電話、微信和視頻等方式采訪有關人員,只為真實呈現一個青春奮斗、無怨無悔、甘于奉獻、勇于擔當的黃文秀。
小人物大感動詮釋奉獻精神
2015年12月,華文出版社出版《別樣的青春:大學生村官張廣秀紀實》。該書責編戴明敏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大學生村官在脫貧攻堅、推動鄉村振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張廣秀又是這支隊伍中的先進典型,希望通過張廣秀的感人故事展現大學生村官無怨無悔的青春擔當,同時希望“廣秀風采”成為青年學習的楷模。
出生于1986年的張廣秀,2009年9月被選聘到煙臺市福山區福新街道壚上村擔任大學生村官。戴明敏告訴記者,在壚上村工作的400多個日日夜夜讓張廣秀贏得了村民的信賴。2010年9月,張廣秀被確診為急性白血病住院治療,在醫院仍惦記著工作,她的事跡和病情經媒體報道后,人們稱她為“最美大學生村官”。
在黨中央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張廣秀于2013年6月重返工作崗位,兌現了“病好后還要當村官”的諾言。2014年1月,張廣秀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匯報了自己工作生活情況,表示一定不辜負總書記的殷切期望,努力工作,服務群眾,為實現中國夢作出貢獻。總書記的復信在全國大學生村官及基層群眾中間引起了強烈反響。
《別樣的青春:大學生村官張廣秀紀實》以紀實的手法記錄了張廣秀的成長和工作經歷,向讀者展示了一個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優秀大學生村官形象。
“希望能讓小人物贏得大感動,用小故事講述大道理,增強群眾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幫助年輕讀者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該書作者張力慧表示。
該書的創作素材均取自張廣秀和她身邊的人,以紀實文學的表現形式展現出一個生動的典型人物形象。主人公張廣秀熱愛生活、熱愛事業,她給小鄉村帶來了青春和激情,她為古老的村莊增添了一抹亮色。戴明敏告訴記者,不少讀者反饋,為張廣秀扎根基層、奉獻基層、吃苦耐勞、堅忍不拔的高尚精神而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