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根于生活的希望與溫情
日前,江蘇省演藝集團話劇院的藝術家們發揚中國話劇的戰斗精神,克服諸多困難,用積極的態度、飽滿的熱情,以最快速度、最優陣容排練并公演了反映全民抗疫的話劇《因為有你》,在戲劇舞臺上奏響了一曲上下一心、眾志成城、不畏生死、戰之必勝的生命交響樂,彰顯了中國力量、中國精神。
《因為有你》恐怕很難寫出一個簡練的故事梗概,它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抗疫全景畫卷。劇中重現了我們熟悉的有關抗疫的不同場景:被按下暫停鍵的武漢猶如一座孤島,疫情救助刻不容緩,南京市東方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段波臨危受命,率領第一批江蘇醫療隊星夜馳援武漢。武漢城中社區書記范小沫下沉一線,為解決市民的“溫度”和“肚子”等問題不遺余力。背著女友范小沫偷偷從南京趕來支援的段一銘牽掛著女友的安危,牽掛著被死亡陰影籠罩下全城市民的命運。普通民眾自覺留守武漢,互助自救,每個人都為戰“疫”奉獻自己的微薄之力,共同支撐起武漢這座城市的天空……在這場疫情中,每個平凡的生命都變得異常堅強。
劇中,主創們試圖超越“死亡”,其敘事的獨特性在于人物雖然是敘述的重心所在,但在一種全景式掃描下,舞臺上沒有一個人物是筆墨濃重的絕對中心。襲來的疫病強化了個體與個體之間的“關系”,這種關系也不再只是單純的家庭和鄰里關系,在一種共時性面臨死亡的境遇中,這張關系網擴大并凝聚成為愈加廣大的群體關系。其結果便是弱化生命個體的死亡苦痛,個體之間因死亡威脅而結成的巨大情感網被強化,死亡問題不僅僅只是單一的親情問題,而是變成了頗具普遍情感意義與關聯度的群體事件,舞臺上眾多看似庸常的小人物,也都因這個關系網與事件的存在而承載了不凡的意義。
通過對小人物的“小敘述”來講述“宏大”的歷史,《因為有你》發散的誘人魅力正是來自于小人物的人性之光。段一銘是個充滿活力的青年醫生,他有一顆柔軟善良的心,對生命有種本能的珍惜和尊重。劇中,他因思念戀人范小沫的小愛,毅然選擇加入醫療隊走上了大愛之路。當他剛剛到達武漢來到城中醫院報到,得到的第一個消息就是自己的大學同窗好友孫剛不幸感染并去世的噩耗。孫剛的早逝讓段一銘“感覺到了人世間的滄桑和無常”。周圍接踵而至的死亡更讓他認識到生命的有限性以及死亡會使一切價值毀滅,也讓他漸漸成長,懂得了更多生命的擔當。最后,他告訴父親希望留守武漢,為好兄弟孫剛守護好這座城市的決定時,完成了一名青年醫生成長為成熟人民醫生的人生蛻變。江蘇醫療隊隊長段波和護士長黃英則代表著中年醫生在經歷磨難后的責任與擔當。從醫幾十年的段波,對醫療事業有著深厚的感情和為之奮斗終身的覺悟。一旦接到上級指示,他毫不猶豫地接受了江蘇省醫療隊隊長的重擔。當兒子段一銘向他主動請戰時,他試圖阻止,與兒子產生矛盾。當段一銘決定留守武漢時,段波平靜地接受了孩子的決定,并諄諄告誡兒子,醫生的使命是守護生命的最后一道門,在這扇門里每天都在絕望中尋找希望,但不是每次都能找得到,要具備承受失去的勇氣,進一步展現了段波的人生觀和大局觀。護士長黃英第一個報名去武漢支援,段波希望她能留下照看病重的母親。黃英拒絕了,她說這既是母親的意愿,也是自己的決定。曾是東方醫院老護士長的母親聽聞黃英報名參加醫療隊,將“非典”時期黃英還是學生時送給自己沒舍得穿的那雙舒服的護士鞋又交給了她,希望她用在最有價值的地方。當黃英遠在武漢之時,收悉母親病故的消息,在手術室的她為了不耽誤手術的正常進行沒有任何情緒的表露,但手術后,她向著南京家的方向磕了三個頭,遙祭母親的英靈。這里將兩代醫護人員高尚的價值觀表達得淋漓盡致。最能體現出戰斗精神的是社區書記范小沫,在疫情暴發期間,她拋掉個人利益的權衡及私心雜念,積極號召大家抗擊疫情。作為社區書記,她每天工作20小時,無暇與自己的戀人段一銘見上一面,只能靠微信互訴衷腸。父親范立平曾試圖阻止她奔赴一線,希望她多為自己著想。她理解父親的良苦用心,但她不忘自己肩上的重任,堅信愛是一種對集體和社會的責任感。
劇中其他人物也格外有戲,如孫剛醫生與妻子蘇倫的幾段甜蜜時刻;受到范書記的“封官”后,以“門神”的姿態堅決守護好社區大門的小保安丁果果;刀子嘴豆腐心的胖嬸在遭遇中年危機后,夫妻二人居然因為疫情的緣故重新找回了甜蜜的感覺,也讓她走近了她一直不理解的小網紅主播艾米。
李伯男導演在新時代青年導演中是獨樹一幟的,他始終固守著自己的藝術理想,關注人性、筆觸細膩而溫婉,他熟悉底層人物的情感漩渦,善于舉重若輕地以最輕柔的力量掀起人們心底最強烈的震撼。 在藝術成長之路上,溫情和詩意成為他走近和解讀生活的方式。在他的作品中,我們總是能發現現實中飽含詩意,詩意中升華現實。《因為有你》繼承并延續了李伯男的藝術風格,因此,人性的光輝和活著的希望依然閃耀在被疫情涂抹成灰暗底色的生命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那個占據了大部分舞臺空間的巨大的二層鋼架結構,將舞臺分割成若干部分,在每一次的燈起燈滅中,完成了時空重組,成為這部劇的“點睛”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