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第二十二屆鄂倫春、達斡爾、鄂溫克民族文學創作筆會在呼倫貝爾召開
開幕式現場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思想,踐行“四力”教育,進一步促進鄂倫春、達斡爾、鄂溫克民族文學的繁榮發展,提升呼倫貝爾市作家整體創作水平。11月28日在呼倫貝爾市召開了“內蒙古第二十二屆鄂倫春、達斡爾、鄂溫克民族文學創作筆會”。此次筆會由內蒙古自治區文聯、內蒙古自治區作家協會、呼倫貝爾市文聯主辦,《駿馬》文學編輯部承辦。
內蒙古鄂倫春、達斡爾、鄂溫克民族文學創作筆會歷經了38年光輝歲月,成功舉辦22屆。38年的文學歷程,是不平凡的,這不僅屬于呼倫貝爾的文學品牌,更是自治區乃至全國推動民族文學發展的一件盛事。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民族文學研究》副主編、學者劉大先,《四川文學》副主編、作家楊獻平,國家出版基金規劃管理辦公室項目處處長吳穎麗,內蒙古作家協會副主席海德才,呼倫貝爾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張輝天,呼倫貝爾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巴雅爾,呼倫貝爾市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包布仁,《駿馬》期刊主編、呼倫貝爾市作協主席姚廣等領導嘉賓出席了筆會開幕式。參加這次筆會的還有來自呼倫貝爾各旗市區的三十余位各民族優秀作家,包括鄂倫春、達斡爾族、鄂溫克、蒙古族多個少數民族作家,以及《駿馬》期刊的編輯們。開幕式由呼倫貝爾市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包布仁主持。
巴雅爾講話
巴雅爾在講話中指出,進入新時代以來,“三少”民族作者的文化自覺意識、文學創作水平和文化使命感都有了更為顯著地提高。“三少”民族作家作為本民族文化上的“代言人”,要繼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思想,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要始終堅定文化自信,堅持人民至上,堅持文為時著,文貴創新。呼倫貝爾市文聯也將在未來的工作中,繼續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在基礎性、戰略性工作上下功夫,在關鍵處、要害處下功夫,在工作質量和水平上下功夫,抓精品,樹人才,推動呼倫貝爾市文學藝術事業不斷繁榮發展。
內蒙古作家協會副主席海德才講話時強調,要繼續保持“三少”民族文學發展強勁勢頭,勇于突破文學創作瓶頸,突出特色化寫作,自治區文聯、作協將繼續加大培養扶持文學創作新人力度,鼓勵大家創作出更多精品力作。
劉大先、楊獻平分別進行了文學講座,并同作家們進行了親切的交流。 與會作者還認真聆聽了呼倫貝爾市委黨校教授張福云所做的愛國主義專題講座《學習新中國史,向祖國致敬》。講座環節由《駿馬》期刊主編、呼倫貝爾市作協主席姚廣主持。
此次筆會達到了團結作者,鼓舞創作的目的。并發現了一些“三少”民族青年作者,為呼倫貝爾文學創作隊伍的持續發展提供了人才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