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春華秋實七十年 薪火傳承譜新篇 ——作家評論家暢談70年來的中國當代文學
來源:文藝報 |   2019年07月15日08:09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中國作家協會成立70周年。70年來,中國文學在一代代作家的努力下不斷繁榮發展,文學的薪火越燒越旺。在中國作協即將迎來70歲生日之際,本報記者采訪了多位知名作家、評論家,他們為70年來的中國文學成就和當前文學的良好發展形勢感到欣喜,也期盼有更多的優秀作家、精品力作涌現,推動我國文學更好地從“高原”走向“高峰”。

評論家張炯說,70年來,我國文學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無論詩歌、小說,還是散文、戲劇等領域,都涌現了一大批優秀作家作品,出現了既有主旋律也有多樣化的良好格局。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郭小川、賀敬之、公劉、李瑛等詩人以一系列政治抒情詩、軍旅詩為人們所熟知,以《風云初記》《保衛延安》《紅旗譜》《青春之歌》等為代表的“紅色經典”深受讀者喜愛;此外,還有老舍的《龍須溝》《茶館》、郭沫若的《蔡文姬》、曹禺的《明朗的天》、田漢的《文成公主》等劇作,以及魏巍、楊朔、秦牧、劉白羽等散文家的散文作品。新時期以來,以丁玲、王蒙、劉紹棠、李國文等為代表的過去蒙冤的作家重返文壇,以鐵凝、葉辛、王安憶、梁曉聲為代表的知青作家蓬勃成長,一批又一批青年作家不斷涌現,出現了五代作家同堂寫作的盛況。而網絡文學的興起,更標志著文學的大普及和創作隊伍的大擴展。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的一大批獲獎作家作品,生動展現了文學創作的驕人成績。莫言、曹文軒等作家相繼在國外獲獎,一大批作家的作品被譯成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國出版。這都說明,新中國文學正在不斷走向世界,獲得世界文壇和讀者的重視。

新中國70年文學的繁榮,與每一個創作個體的努力分不開,更與國家的發展、創作環境的變化有關。作家徐懷中在回憶自己的創作道路時說:“新中國成立前夕,我們創作組乘坐軍用卡車從重慶出發,途經貴州前往滇南邊境,采訪駐軍‘鋼鐵營’,任務是寫出一部多幕話劇。沿途兩個步兵班護送,駕駛篷上架著輕機槍。那時我正好20歲,文學創作的旅程就這樣開始了。歷經多少風云流變與曲折磨礪,不覺間已經進入了衰邁之年。好在近些年始終堅持寫作,也正好趕上了進一步改革開放與包容并蓄的新時代,再無種種顧忌自擾,完全放開手腳,以一部長篇小說完成了一個老軍人畢生的最后一擊。”

作家張抗抗說,70年的中國當代文學,經歷了曲折的發展道路。但在每一個階段,都有作家在努力探索著。特別是在改革開放后的40年,文學從單純為政治服務的桎梏中解放出來,回歸真實的生活以及對人性的描述。不同風格流派、各種技法和文學觀互相交叉、交流、交融,文學的發展呈現出類似“小徑分岔的花園”的多種可能性。一方面是尋找本民族的傳統文化資源,另一方面則是向西方現代文學學習,了解西方現代主義文學思潮和敘事方法,中西兼得,形成了當代文學“立體交叉”的文學圖景。70年過去,中國當代文學創作進入了豐富、豐碩、多樣的成熟階段。其中一部分作品走向了世界。因此,我們有理由對未來的中國文學抱有更大的期待。

編輯家崔道怡說,春花秋月,雨潤風和,新中國文學已經走過了70年的旅程,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這是一代代作家、評論家和文學組織工作者兢兢業業、努力工作而帶來的良好文學局面。這70年的文學,始終堅守著人民性,以人民為寫作對象,為人民而書寫。今年也是中國作協成立70周年,它在70年里始終全心全意為作家服務,把廣大作家緊密地團結在一起,不斷為促進文學繁榮發展創造良好環境。中國作協所屬的報刊社網向廣大讀者傳遞文學佳作、文學信息,給人以知識、見聞、啟發和感染,成為了文學工作者重要的精神園地。在新時代,文學要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相信“為人民的文學”始終會百花齊放、萬古長青。

詩人曉雪認為,新中國70年的詩歌創作,取得了劃時代的巨大發展。這其中的一個鮮明體現就是少數民族詩歌的極大繁榮。在新中國成立前,少數民族文學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作家作品的數量也比較少。新中國成立后,《人民文學》創刊號提出要“開展國內各少數民族的文學運動”,一大批少數民族詩人心花怒放,縱情歌唱,和漢族詩人一起歌唱民族的解放、歡呼祖國的新生,創作了許多富有民族特色的詩歌,揭開了中華各民族詩歌共同繁榮發展的新篇章。改革開放以來,黨的民族政策和文藝路線進一步得到貫徹和落實,一批又一批的少數民族詩人帶著他們別開生面、獨具特色的詩作走到廣大讀者的面前。很多少數民族詩人同漢族詩人一道,獲得一系列重要獎項,甚至在國際上都產生重要影響。正是大量少數民族優秀詩人詩作的涌現,使中國詩壇逐漸變成了各民族詩歌爭奇斗艷、異彩紛呈、萬紫千紅的大花園。

作家葉梅說,70年來的中國文學勇于擔當歷史使命,不斷傳承民族精神。難忘70年前,在即將迎來新中國成立的前夕,一大批追求光明、熱愛祖國的文學家、藝術家,懷著無比的熱情,匯成一股勁,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成立了自己的大家庭。他們相互激勵,在新中國建設的熱潮中創作出大量飽含時代脈動和民族精神的優秀作品,鼓舞了一代又一代讀者。在今天,作為一名文藝工作者,我們要不斷開掘和傳承老一輩作家藝術家留下的寶貴財富,進一步發揮文聯作協的橋梁紐帶作用,真心實意地走到人民群眾的源頭活水中去,深刻感受奔騰的時代浪潮之中深藏的不竭力量,塑造新時代的人物形象,擔當歷史使命,傳承民族精神,用更加精美的藝術創造感染人的心靈,為偉大的祖國增光添彩。

作家劉兆林認為,70年來的中國文學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風格。在前30年,作品的風格深受蘇聯文學的影響,所塑造的工農兵主人公形象大多憨直、剛烈、勇于自我犧牲,呈現了那個年代國家的整體精神風貌。改革開放之后的40年,作家隊伍和作品面貌發生巨大變化。發展到今天,作家們既不忘自己的初心,繼承優秀文學傳統,又積極借鑒國外的優秀文學經驗,文學變化的廣度和深度都前所未有。這40年來,作家隊伍和作品數量都驚人地打著滾翻番,名家名作之多,可用今非昔比概括。因出版和傳媒技術飛速發展,尤其無孔不入的市場經濟規律作祟,文學門檻越來越低。優秀的作家要堅守文學的初心,去掉浮躁心理,沉下心來打造精品力作。

作家特·官布扎布說,中國作協的成立,對我國文學事業帶來的影響是翻天覆地的。黨和政府就以這樣的形式,認定了文學事業的重要性,激發了作家們的創作熱情,掀起了壯觀的文學創作熱潮,并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僅就蒙古族的情況而言,新中國成立之前,長篇小說很少,民眾的精神生活主要依靠口耳相傳的民間文化、民間文學。隨著新中國的成立以及作協的有效運作,70年后的今天,內蒙古的蒙古語長篇小說就有幾百部,還有大量的中短篇小說、詩歌、散文等作品,創作力量得到了巨大的提高。

評論家杜學文認為,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文學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成為人類文學藝術寶庫中極為重要的寶藏。新中國成立之后,中國文學發生了極為深刻的變化。首先是人民的主體地位得到確立。作為藝術形象,人民真正成為藝術表達的主人公。文學中的人物形象具有充分的自覺意識和理想追求。其次是繼承了民族民間文化以及傳統敘述方式,文學被更廣泛的民眾所接受,從而使文學真正實現了民族化,成為了人民的文學。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文學更為廣泛地吸納、借鑒了其他民族的審美經驗。在表現中國走向現代化的歷程,書寫人民的情感、意志、追求中,文學的可能性更為廣闊,藝術形式更為豐富。當前,中國文學再一次面臨著深刻的轉變,這就是:如何在繼承與弘揚中華民族傳統審美的基礎上,吸吶與轉化其他民族的審美經驗,創造出具有現實針對性的、具有思想啟迪意義與精神引領價值的審美范式,推動中國文學進一步為中華民族復興、為人類的發展進步作出更大的貢獻。

作家孫甘露說,新中國70年,中國作協70年,中國當代文學70年,從歷史的維度上看,三者的發生、發展息息相關,其繁復綿密、波瀾壯闊,可以說是史無前例。文學工作者因其召喚,受其影響,為其探索,在文學創作與研究的方方面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這70年的中國文學,既是以魯迅為代表的中國現代文學的延續,也是新的時代精神生活的有力反映;它既是對現實生活的觀察、思索和回應,也是文學在思想、語言、形式等各個方面如何響應時代、表現時代的真實寫照。文學的道路從來都不會平坦,它總是伴隨著國家、民族前行的步履。在這一點上,這70年的文學歷史,中國作協70年來為此不懈努力的歷史,會影響著作家們的創作,在人們的記憶中長久地保存。

(本報記者集體采寫)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综合色丁香麻豆| 久久综合狠狠色综合伊人| 亚洲精品综合一二三区在线| 狠狠综合久久综合中文88|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在线综合| 一本大道道无香蕉综合在线| 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亚洲av无码国产综合专区| 小说区图片区综合久久88| 五月综合色婷婷影院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综合色| 亚洲五月丁香综合视频|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影院|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 久久93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 久久综合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日韩字幕一中文在线综合|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洲| 久久综合色之久久综合| 色综合小说久久综合图片| 亚洲综合国产成人丁香五月激情|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国产香蕉|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婷婷九月|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网站| 伊人久久中文大香线蕉综合| 国产色产综合色产在线视频 | 亚洲综合婷婷久久| 综合激情五月综合激情五月激情1| 色青青草原桃花久久综合| 综合三区后入内射国产馆| 亚洲综合熟女久久久30p| 狠狠色伊人亚洲综合成人|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1| 婷婷久久香蕉五月综合加勒比| 伊人久久综合影院|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 综合在线免费视频| 色综合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欧洲selu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