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Auntie”張弘:做童心世界的點燈人
“童書看似簡單,讀懂卻需要一點點的魔法。你為孩子選書,也在為他選擇未來。走進這個魔力的世界,共同期待孩子的明天。”在2014年5月4日宣布微信公眾號即將開張的預告文章中,兒童文學作家、譯者、資深新聞人張弘這樣寫道。“童書看似簡單,讀懂卻需要一點點的魔法”這句話,從此成為“魔法童書會”的標志。
第二天,正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夏,風朗日清的時節,張弘以一篇介紹英國圖畫書《吃掉你的豌豆》的文章“‘小豌豆’是怎么打敗哈利·波特的”,宣布了自己的微信公眾號“魔法童書會”的正式開張。從此之后,她擁有了另一個更廣為人知的身份:魔法Auntie。
彼時的張弘,已榮獲“陳伯吹兒童文學獎”、“宋慶齡兒童文學獎”、“冰心兒童圖書獎”、“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等國內重要的兒童文學獎項,并獲有“上海十大文化新人”稱號。出生于上世紀70年代的她自幼愛好寫作,出版有《玫瑰方》《兜兜和魔法小阿姨》《快樂的小蠟筆》《金胡子和紅毛衣》《霍去病的馬》《e班e女孩》等童話、小說20余部,還譯有不少兒童文學及圖畫書作品。“魔法Auntie”一稱,便是來自她的《兜兜和魔法小阿姨》一書。
回過頭來看,以介紹優質圖畫書為主、堅持兒童文學純正審美的“魔法童書會”的出現,可以說是恰逢其時。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兒童文學圖書爆發性銷售,出現了一個蓬勃發展的“黃金十年”。而圖畫書時代的到來,是下一個童書出版“黃金十年”的重要標志。兒童文學出版人海飛在一篇文章中寫道:“2014年圖畫書引進2000種,原創2000種,共計4000種,占童書年出版量的1/10。朱成梁的《團圓》,獲得了《紐約時報》的獎項;郁蓉的《云朵一樣的八哥》、黑瞇的《辮子》先后獲得了布拉迪斯發插圖畫雙年展的金蘋果獎。香港設立了‘豐子愷圖畫書獎’,臺灣設立了‘信誼兒童圖畫書獎’,上海‘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設立了專門的圖畫書獎。國內第一家圖畫書研究中心——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圖畫書創作研究中心,也應運而生。”
創作與出版蓬勃發展,童書的推廣卻還沒有做好充分準備,尤其是低齡兒童的圖畫書閱讀和推廣,在當時并沒有多少先期的經驗可以借鑒,各種民間、個人的推廣機構此起彼伏,卻也良莠不齊。與此同時,新媒體的傳播打破了傳統媒體一統天下的格局,開始嶄露頭角。“10萬+”文章的頻繁打造與出現,讓人們感受到互聯網傳播的威力。也是在這個時候,生活在上海這座總是處于文化潮流之先的城市中的張弘,感覺到了空氣中的暗潮涌動。基于她兒童文學作家的身份,身邊的朋友們經常請她幫忙給孩子開書單,這讓她回憶起了在英國留學時的見聞——那時她在逛圖書館和書店時,都會看到圖書館和書店給孩子們推薦優秀的童書,并根據不同年齡段開出分級書單,指導家長選擇。此外,國外有不少專門指導兒童閱讀的網站。但在2014年的國內,這些事物還沒有大量進入公眾視野。于是,經過細心的籌劃和準備,為孩子和家長推薦好童書的“魔法童書會”開張了。
很快的,網絡傳播的便利迅速體現了出來。多年浸淫兒童文學的知識儲備,資深媒體人的敏銳視角,專注推薦作品的文學品質,不接受商業目的的推廣……等等,讓“魔法童書會”在后來各種有商業推廣目的的公眾號中脫穎而出,迅速聚集了一大批“媽媽”粉絲群。后來成為魔法童書會活躍志愿者的上海媽媽冷云,便是從“魔法童書會”開始,學到了許多關于童書和親子閱讀的知識。在孩子比較小的時候,她就開始了親子閱讀,還加入了區縣、街道圖書館的志愿者隊伍,在雙休日去給小朋友講故事。但是,非專業出身的她存有很多困惑:“當時,我對什么樣的書適合孩子、如何為孩子挑選圖書、如何才能為孩子講好故事等問題,都有不少困惑,只能自己學習和摸索,魔法童書會的推文為我提供了很多指導。”
近五年過去,“魔法童書會”已經擁有近20萬的用戶。被問及其間最難的事情,張弘回答是兩個字:“堅持。”一年百余篇文章,除了偶爾采用他人投稿,近300篇原創文章,大部分都是她一個人寫就。為此,她幾乎投入了自己所有的休息時間。
如何讓家長讀懂圖畫書中的蘊意并傳遞給孩子們,如何讓非專業人士通過對文章的閱讀在現實中學以致用,如何讓家長通過童書閱讀更加了解兒童心理……“魔法童書會”開張之初,張弘在撰寫文章上頗費了心思,“怎樣和2歲的娃娃說‘三觀’”“孩子的‘無聊’,大人怎么讀懂?”“孩子的世界里沒有什么‘不可能’”“西班牙小公主在讀的中國童話,你家有么?”大人在親子關系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如何真正讀懂一本圖畫書,等等,這些看來無解的話題,被她借童書之口,通過深入淺出的文章講述了出來。而“魔法童書會”的童書推廣,既是向家長推薦優質童書,也是在向家長普及兒童閱讀的知識和方法。比如,公眾號中一開始開設的“地球小書架”欄目,從紐約、孟買、倫敦、巴黎,介紹到布魯塞爾、休斯頓、首爾、中國香港,國際視野下的童書推薦,也讓家長能夠對優質童書有更宏觀更準確的把握。
除了自己主力撰稿,憑借兒童文學作家身份的便利,張弘還廣邀上海的兒童文學名家來到這個新的平臺發聲:90多歲高齡的任溶溶首次在微信上亮聲,為公眾號讀者朗誦他新近創作的兒童詩,彭懿講解“七步讀懂圖畫書”,劉緒源和家長談想象力書單和幼兒的審美,蕭萍講解羅爾德·達爾童話的魔力,陸梅講解約翰·伯明翰的代表作《和甘伯伯去游河》、梅子涵講解經典童書《戰馬》,簡平講解德式幽默荒誕的圖畫書《公主四點會來》……這些導師都是知名兒童文學作家、研究者。“大咖”們從不同的角度推薦優質童書,為對兒童文學不甚熟悉的讀者,推開了閱讀的大門。
在張弘的精心經營之下,2015年,“魔法童書會”被評選為上海十大微信公眾號(社會自媒體類)專家評選榜榜首,還獲得了上海公共文化建設創新項目(101項)之典型示范的第四名。
從網絡崛起,但“魔法童書會”并不止步于網絡。與讀者的及時互動,也是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區別之一。在公眾號聚齊了大批粉絲的同時,線上線下的同步“擴張”,讓“魔法童書會”的影響力日益增大。同時,隨著各種優質線下活動的開展,越來越多重視閱讀的家長加入到這個隊伍中,成為“魔法童書會”的忠實跟隨者。2014年起,張弘創意發起“親子朗讀聲音檔案大征集”,與上海少兒圖書館以及各區圖書館合作,為很多上海家庭的童年留下珍貴且溫暖的聲音記憶,迄今已經連續舉辦五年。冷云與魔法童書會的結緣,最初就是從首屆“親子朗讀聲音檔案大征集”活動開始的。當時,她在圖書館看到活動啟事后,發現了“魔法童書會”這個新媒體賬號。后來,她經常帶孩子一起參加大師班活動,在微信公眾號的后臺寫留言,慢慢地,與魔法童書會的互動越來越多,參與度也越來越高。
“2015年,魔法童書會舉辦了第一屆‘媽媽眼中的2015中國原創好童書’評選活動。張弘老師問我愿不愿意作為媽媽評委參與評選活動,我覺得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能受邀很榮幸。我們每位媽媽評委都簽署了承諾書,承諾以公正的立場、獨立的精神和誠實的態度,參與評選活動。”冷云回憶當時。
生活在英國倫敦的勾堯則是在為女兒選購童書時,在朋友圈搜到了“魔法童書會”的公眾號。“有一次,一位到英國旅游的媽媽發布了一篇關于英國書店的文章,其中有一些對英國兒童整體閱讀的評論。對于我來說,這篇文章有點片面和誤導性。我有不同意見,我就把我的意見發給了公眾號。沒想到,張弘老師很快就回復了我。我們也在微信上有了交流。”
如今,冷云與勾堯已經從最初單純的童書閱讀愛好者,變成了其他媽媽眼中的原創童書專業評委,她倆成為由“魔法童書會”主辦的“媽媽眼中的中國原創好童書”的“媽媽評委”。這樣的“媽媽”,還有很多。而讀者對這一已連續舉辦四年的活動的參與度,也足以見出家長對童書閱讀的熱情。每年的評選,張弘都收到來自家長們的兩萬多張線上選票和數千條認真撰寫的推薦留言。在最新一期的評選中,55天的時間里,從微信到微博,23896張選票,近10萬人次參與,12位媽媽評委加上張弘進行了數輪討論,才產生了最終名單。而這些媽媽評委,有的具有豐富的社區故事會經驗,有的自己創辦了繪本館,有的是一呼百應的媽媽群群主,還有的是天天和孩子們打交道的校長、園長、教研員或老師。近的來自上海、浙江,也有的遠在山東、青海、內蒙古,甚至海外的媽媽也加入了“媽媽評委團”的隊伍。內陸與沿海,東部與西部,國內與國外,引進與原創……真實真切的閱讀趨向,在這個榜單里得到了一定體現。
不接受商業利益影響、認真閱讀每一本入選的原創童書……這么多媽媽志愿并熱情地加入到“魔法童書會”的隊伍,與張弘最初開設公眾號的立場不無關系。公正的立場,獨立的精神,誠實的態度,不參考任何銷量排名或榜單,也不接受任何商業贊助或請托,讓這個榜單的公信力在商業化的鼓噪聲中顯得與眾不同。而聚眾人之力的民間推薦,有時也能發現一些真正的滄海遺珠。“今年,多位媽媽評委推薦了《葉圣陶兒歌一百首》,稱是在一堆大聲叫賣的童書中發現了這本安靜的書,有一種‘從菜市場買到一個官窯宋碗的驚喜’。
葉圣陶先生生動精煉的文字會令任何評語都顯得蒼白無力。但媽媽評委依然嘗試從如何讓孩子最高效地學中文和傳統文化的角度為這本書打CALL。”
不僅是閱讀,不僅在網絡,“魔法童書會”是陣地,讓熱愛童書的人們聚集在一起,“通過魔法童書會的平臺,我認識了一批特別有激情、有愛心、愿付出的志愿者,從她們身上學習到很多,怎樣選擇好的繪本、怎樣講好繪本、如何就繪本內容設計與孩子的互動游戲。大家相互學習、交流,受益匪淺。媽媽評委們每次不約而同地在大師班碰面、在童書展相遇、在童書評選的頒獎活動中進行交流,彼此建立了很深的友誼。魔法童書會,讓我們的內心世界更豐富。因為讀書和孩子,我們認識了魔法阿姨,也正因為這特別的緣分,我們走到了一起,這是一個很美好的相遇。”冷云感慨。
冷云提到的“大師班”,指的是張弘在上海策劃組織的20多場線下活動“魔法大師班”。在這些講座中,國際安徒生大獎得主角野榮子,日本繪本作家五味太郎、松岡達英,中國唯一一位獲得安徒生獎插畫家獎提名的繪本作家熊亮,以及劉渚源、梅子涵、彭懿、湯素蘭、徐魯……世界知名的繪本大師,活躍在中國的作家和評論家,提供關于兒童文學的各種新鮮知識,每次開班都是一票難求。許多家長從外地打著“飛的”拖著行李箱前來,只為了來現場聆聽講座。
在“魔法童書會”的經歷,也讓勾堯這個原本不屬于兒童文學領域的人越來越深愛童書。“近幾年,我自己對童書的熱情并沒有因為女兒的長大而減弱,反而是越來越癡迷其中。去年夏天,我參與了倫敦本地圖書館的暑假閱讀挑戰活動,近距離了解英國小朋友在讀什么書。同時,我也連續參加倫敦書展,了解更多國家童書的動態。下一步,我希望抽時間用英文寫一些書評或讀后感在博客里發表,把更多好的童書推向英語國家的讀者。”
“魔法童書會”讓更多的媽媽和孩子愛上了閱讀。“我從懷孕開始關注魔法童書會,其間參加過好多次活動,深受感動和感染。所以從寶貝4個月開始就給她看各種繪本,如今她已經滿28個月了,家里的書櫥裝滿了各種精美的圖畫書,她每天必讀必看。我覺得最幸福的事情,就是能夠和她一起發現并享受生活中的美好,悅讀悅己悅人。我相信,這也是我給她的最好的禮物。”一位“魔粉”媽媽在與魔法Auntie的微信對話中這樣說道。
這些“魔粉”里,還有當年讀過張弘童話的讀者。“中學時代讀到《上古的塤》,反復讀,看一次哭一次,覺得有一種蕩氣回腸的驚艷,沒想到童話還可以這樣寫。后來再看《霍去病的馬》《儺舞》,都覺得耳目一新,再后來買到《騎掃帚的旅行》,發現風格真是多變。就開始喜歡張弘,又看了她的其他童話。很榮幸我和我的孩子能跟隨張老師的腳步一起成長。”一個媽媽在“魔法童書會”的微信群里寫道。
而“魔法童書會”總是能以獨特的角度帶給讀者最迅速和豐富的信息分享。今年的意大利博洛尼亞童書展一開展,“驚艷全球最大童書展!50人100幅‘中國原創插畫’,過足眼癮!”便讓讀者感受到中國原創插畫的魅力。在2017年的相關報道中,“跟魔法阿姨跨洋直擊世界最大童書展,77組現場影像,揭秘全球最潮童書!”“零距離,我就跪在89歲的繪本女神身邊看她作畫,終于發現童書讓人幸福一生的秘密!”“一口氣見到六個國家的童書桂冠作者,看他們施展閱讀的魔法,真想立馬拜師!”系列報道,讓讀者快速并充分地了解博洛尼亞童書展上的各種資訊。
文章之外,張弘還有更多的收獲,她還從博洛尼亞童書展上帶回來不少優秀的國外作品,讓中國的孩子能見到更多優秀的、與眾不同的外國童書。比如,她從博洛尼亞童書展帶回來并進行翻譯、導讀的《奇奇妙妙博物館》已經于2018年出版,帶給孩子們獨特的博物館啟蒙。她還建議將書中永遠45度仰頭探索的主人公卡卡設計成卡片,讓孩子們帶著這個“博物館打卡神器”去參觀博物館。法國盧浮宮博物館、中國故宮博物院、英國大英博物館、美國國家航天航空博物館、美國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中國秦始皇帝陵博物館……這些世界著名博物館都留下了奇奇的身影。
這五年,上海的各種童書推廣活動愈加如火如荼,而“魔法童書會”始終閃耀其中,現代書店、寶山圖書館、長寧圖書館、嘉定圖書館、言幾又……最美圖書館和最美書店,都留下過“魔法童書會”的身影。而這些活動和近300篇文章背后,是張弘以常人難以想象的熱情在堅持:堅持著自己的初衷,不為利益左右;堅持為孩子們帶來好的童書,滋養每一顆中國孩子的童心。而每一篇快速發布的優質文章背后,是她無數深夜里的挑燈夜戰;每一場人氣爆棚的講座背后,是她前前后后的聯系奔波不辭辛勞。五年了,她不以為苦,“因為這是我自己熱愛的童書啊。”張弘笑著說道。
去年,在“2018閱讀改變中國”年度評選評中,張弘是八位年度點燈人中唯一一位來自非教育機構的獲獎者。評委會的頒獎詞是這樣寫的:張弘是作家、譯者、資深媒體人,她更是眾多孩子、父母心中的“魔法阿姨”。她用神奇的魔法,將好書帶到孩子跟前。同時,她也用魔法筑就一道嚴密防線,以其專業和勇氣喊出“不推薦”。
而“魔法Auntie”保持魔法的本質,正是傳遞真善美,保持思考的自由與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