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瀚海的水滴
一
數年前,塵土飛揚的野訓場上,旅長親自考起了剛剛送學歸隊的下士吳濤。
50道題,對答如流,旅長頻頻點頭。“最后一步,設備接電。報告首長,回答完畢!”吳濤把軍姿拔得筆直,幾乎是從胸腔里把這句話吼了出來……
全場鴉雀無聲。旅長宣布:“年終發射專業考核第一名——吳濤!”
全場掌聲雷動。吳濤會心一笑,又忽然感覺眼角有濕濕的液體,就像融入瀚海的水滴。
二
節假日里,不少人想加吳濤的微信,在他們看來,這位能夠得到全旅認可的“技術大拿”,必定會有一些“成功秘籍”。加個微信討教一二,業余時間看看他的“朋友圈”,也算是為進步走個捷徑。
而吳濤一句話讓人大跌眼鏡:“我連微信號都沒有,哪里來的‘朋友圈’!”
這一點也不奇怪。某型號設備系統需要密鑰卡作為上機依據,吳濤一個月刷壞十幾張,按他的話說:“有時我也想玩玩手機,可每次打開手機不到5分鐘,就又開始想設備了。”
“雖然不玩微信,但有時候,我還是會看一些視頻——導彈發射的震撼場面,啥時候想起來,都熱血沸騰!”看看,話沒說三句,又聊到導彈上了。
“我在部隊已經干了13年,大大小小任務都參加過,只要是發射任務,我百分百到場檢查,尤其是那發射按鈕——別人當個兵幾年都不一定能摸上一次,我按那個,真跟你們按遙控器似的!”一說到導彈,吳濤立刻興奮起來。吳濤把手用力一按:“就這一下——轟!我這么說你明白吧?這可比打游戲刷‘朋友圈’有意思多了!”
三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睡到一半的吳濤起來,他要再去檢查一遍發射車,哪怕是今晚技術員已信誓旦旦地保證:“老吳,你放心,沒問題!”
什么叫“你放心”,怎么才算“沒問題”?這兩句話已成為吳濤心中的痛……
那次裝備初次列裝,旅里邀請廠方專家來指導,吳濤作為“技術大拿”,直接被“點將”參與。
按吳濤的習慣,每晚睡覺前,務必去聽發射車“匯報思想”——將各項數據、各種電纜按鈕細細過一遍。唯獨這一天,這位老班長開了“小差”。
他的幫手、技術員路明光看到每天吳濤早出晚歸,日漸消瘦,十分心疼。那天,他向老班長報告,自己已去檢測了一遍:“吳班長,你放心,沒問題!”
對新同志信任,加之要與廠家共同編寫該型號導彈車教材,吳濤那晚沒有去聽他的“寶貝疙瘩”“匯報思想”。
但是,萬萬沒想到,第二天發射程序進入倒計時的那一刻,指揮控制艙內的電腦突然黑屏死機!
所有人都驚呆了,急得吳濤一靴子把旱得裂口的大地跺了個坑。人群里的新手技術員更是臉色煞白,冷汗直冒。還未等到場負責人問完“設備的技術員呢”這一句,吳濤便沖了進去:“我來!”
專家怎么能不認識這位如牛皮糖一樣粘人的小伙子,你看他白天晚上端茶送水,熱情周到,但是一纏起人來,甩他比戒煙都難。由此,那時專家們得出結論:“戒煙易,拒吳濤問難。”
接下來的排障過程雖然索然無味,但卻人人刻骨銘心。某易損元器件過度使用燒壞,被吳濤發現并一手解決,專家贊嘆之余,一句“小伙子摸裝備性能摸得這么透,看來沒少參加過大項任務”順口而出。
“那是!我參加過的大項任務多了去了!”吳濤一擰帽子,臉上洋溢著自豪。
回到戰士們中間的吳濤,安慰地拍了拍技術員路明光的后背。
四
“成功了!導彈發射成功了!”在掩體的最高處,吳濤望著還未散去的硝煙,手像機械般不住地重復著剛才按按鈕的動作,嘴里念念有詞。
“三、二、一,點火!”隨著“火”字脫口而出,吳濤堅毅的面龐上似有淚珠滾落……
這像是融入瀚海的水滴。它把士兵與祖國緊緊地聯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