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文學如何回答時代課題 ——專訪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主任何弘
“中國網絡文學20年來的發展可以用突飛猛進來形容。”談到網絡文學的發展,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主任何弘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
他認為,在發展的前期,網絡文學基本處于自然生長狀態。這個階段中國網絡文學的成就主要集中在幻想類創作上,包括玄幻、武俠、穿越等類型的小說;再就是以穿越為主要表現手段的歷史小說,尤其是歷史言情小說。
何弘發現:“相對來說,現實題材創作一直是網絡文學創作的弱項。如何更好地把握現實經驗,是網絡作家需要面對的一個重要課題。”
“網絡文學是代表著未來方向的文藝樣式,正處于蓬蓬勃勃的發展階段,新現象、新問題層出不窮,邊界也在不斷的延伸當中,但如何管理和推動,沒有現成的經驗,需要我們以新的思路、新的手段去應對,去解決。文學的發展事實上與傳媒的變化密切相關。”他說。
網絡文學在文學中處于什么樣的地位?
他說:“很難想象在龜背牛骨上刀刻甚至竹簡木簡上寫作的時代,會有長篇大論的文學樣式出現。那時主流的文學樣式,就是精短的詩文。隨著印刷技術的成熟,才有了長篇小說的繁榮。所以,網絡這種革命性傳播方式的出現,必然帶來文學革命性的變化。而且我相信網絡文學一定會發展成為主流的文學樣式。”
他表示,目前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領導和部門,對網絡文學都非常重視。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文聯十大作協九大開幕式、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等多次重要講話中,都專門談到網絡文學,對網絡文學給予了高度重視。
何弘注意到,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首先看望的就是政協文藝界、社科界的委員,并在界別聯組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這對包括網絡作家在內的廣大文藝工作者來說都是極大的鞭策和鼓舞。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篇幅不長,但邏輯清晰,論述透徹,對文藝社科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在他看來,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有5個關鍵詞。第一個是“靈魂”。文化文藝工作、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屬于培根鑄魂的工作。文藝工作就是要闡釋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熔鑄中華民族之魂。這個關鍵詞是對文藝的地位、作用和使命的概括;第二個關鍵詞是“時代”,就是要求文藝創作與時代同步,要反映現實、觀照現實,要有能力解決現實問題、回應時代課題,書寫這個偉大變革時代的新史詩;第三個關鍵詞是“人民”,就是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用心用情表現人民;第四個關鍵詞是“精品”,要求文藝作品有精湛的表現形式,要有精神高度、文化內涵、藝術價值;第五個關鍵詞是“明德”,就是要求文藝要“明明德”,要以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正能量來引領風尚。
何弘也看到,黨的十八大以來,網絡文學的現實題材創作得到加強,但實際創作中仍然面臨著不少問題。
他說,比如不少作品對現實問題常常傾向于用特殊方式處理,回避了現實問題的難度。如果網絡文學要想在全社會產生更大的影響,真正成為主流的文學樣式,必須在這些方面有所突破。
“網絡作家應該積極關注現實,深入時代偉大實踐的深處,用心體察人民的生活、情感,講述中國故事,描繪人民的精神面貌,用精湛的藝術形式完成表達,傳播正能量,對社會風尚產生積極的引領作用。如此,網絡文學才能夠守正創新,高質量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