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民間文藝:彰顯獨特魅力 關注日常生活
來源:文藝報 | 侯仰軍 林繼富  2019年02月18日07:32

2018年9月12日,安徽黃山呈坎古村村民在曬場上晾曬辣椒、玉米等各類農作物。

2018年6月18日,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鎮遠縣公式陽河上,當地群眾在傳統龍舟賽上賽龍舟。 楊文斌 攝

江西傳統村落

2018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民間文藝不平凡的一年。廣大民間文藝家和民間文藝工作者守正創新,不懈拼搏,在各自門類、各項工作中都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中國民間文學大系出版工程、中國民間工藝傳承傳播工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一帶一路”民間文化探源工程、“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文藝創作、“我們的節日”系列民俗文化活動、民間文化進校園、民間工藝業務培訓、民間文藝之鄉建設、對外文化交流……異彩紛呈,熱點多多??梢哉f,2018年民間文藝全面、系統地將40年來民間文藝研究的中國特色表現出來,以普通民眾為出發點,關注“日常生活”,顯示了新內容、新思想和新氣象。

弘揚傳統文化

四大工程彰顯獨特魅力

2018年,保護、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受到政府、學界、媒體和民眾的高度關注。在眾多的文化事項中,民間文藝四大工程最受社會特別是民間文藝界的廣泛關注和熱情參與。第一大工程是“中國民間文學大系出版工程”。該工程由中國文聯牽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具體負責,系中央頒布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十五大工程之一,其目標是在收集整理故事、神話、傳說、史詩、長詩、小戲、說唱、歌謠、謎語、諺語、俗語、民間文學理論等12個門類民間文學基礎上,甄別遴選出經典性作品,整理出版中國民間文學原創文獻,全景式展現農耕時代勞動人民的集體創作與智慧,為中華民族保留珍貴鮮活的記憶。2018年,“中國民間文學大系出版工程”在全國(除臺灣、香港和澳門)所有省、市、自治區全面鋪開,深入推進,示范卷、試點省編纂和社會宣傳工作取得豐碩成果。一年來,“中國民間文學大系出版工程編纂出版委員會辦公室”在各地組織召開了20多次調研和座談會,深入了解各地民間文學類別、資源分布、調查研究現狀、民間文藝人才隊伍現狀、基礎成果與相應保障措施等,明確示范卷編纂要點,討論跨區域協作、交流與合作機制創新等問題,建立了強有力的專家組織體系,啟動了首批55個示范卷的編纂工作。

第二大工程是“中國民間工藝傳承傳播工程”。編撰《中國民間工藝集成》是其中的核心工作。該工程繼被中宣部列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項目之后,2018年又被列入國家“十三五”重點出版規劃“重大出版工程”。項目實施以來,廣東、浙江、山東、江蘇、福建五個首批試點單位都成立了工作小組,全力投入該項工作。廣東省民協率先完成了初稿的編撰任務,全書約31萬字,620余幅圖片,收錄廣東省現存活態的民間工藝類別16個,工藝種類51個。至今已經啟動了全國15個省、市、自治區民間工藝集成的編纂工作。

本年度民間工藝研究在一如既往地闡釋民間工藝之美、發問民間工藝造物哲思、展現工藝保護田野成果、推動學科建設思考等基礎上,更傾向于民族民間工藝的傳承發展路徑的當代學理性推演與探尋,深度關注民間藝人在傳統工藝活動及歷史中的社會角色定位及功用,直擊工藝個體保護與發展中面臨的知識產權命題。在此背景下,2018年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刊《民藝》正式創刊。廣大民間工藝研究專家、學者以《民藝》為主要學術平臺,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夯實對中華優秀傳統工藝文化的傳承與弘揚信念,致力于開啟民間工藝研究的新里程。

第三大工程是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該工程已實施多年,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反響,對了解文化國情、民情,促進文化創造,保衛國家文化主權具有重要意義。作為該工程的組成部分,2018年舉辦了中國傳統村落高峰系列論壇,致力傳統村落活態保護;穩步推進《中國民間剪紙集成》《中國唐卡文化檔案》《中國服飾文化集成》《中國藍印花布文化檔案·南通卷》和《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叢書》的編撰、出版工作,為挖掘、保護、傳承優秀民間文化資源發揮了重要作用。

第四大工程是“一帶一路”民間文化探源工程。該工程涉及民間文學、民間表演藝術、民間美術、民間習俗和歷史學、考古學、民族學等諸多學科領域,引起學界廣泛關注。2018年開展了“絲綢之路與漢文化調研”“浙江海絲文化調研考察”“絲綢之路活化石主題論壇”“2018夏季西北民歌文化生態考察”“海絲文化與美麗漁村建設調研考察”等系列活動。通過以“一帶一路”為核心的跨文化交流研究,探討如何推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促進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問題,聚焦于從民間文學、民間風俗、文化遺產等多維度對“一帶一路”相關議題的討論,用比較研究的方式分析了各民族文化事項的殊異和趨同,追溯其歷史互動。

四大工程是紐帶,更是號角,調動了全國民間文藝家和民間文藝工作者的積極性,有力推動了全國各地的民間文藝工作。

關注日常生活

發揮獨特優勢

2018年民間文藝進一步彰顯了2017年民間文藝的優勢,克服了其中存在的問題,在深化“鄉村振興戰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實踐、廣泛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等國家話語背景下,遵循以普通民眾為出發點,關注“日常生活”,堅持以田野實踐為根本、解決社會問題為要義、尋求理論創新為目標,在促進多學科交流互動、拓展學科國際視野等方面均有明顯突破。

2018年民間文藝在鄉村振興、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等方面進行了廣泛的社會實踐活動,對農民、農村、農業等方面的議題密切關注,深化對鄉村、鄉民、鄉俗的認識以及鄉村民間文藝的傳統研究。5月,在海南省儋州市舉行2018中國傳統村落保護(海南)高峰論壇,來自全國各地的150余位知名專家、學者及業界嘉賓圍繞“挖掘傳統村落文化,尋求新形勢下古村落的發展方向”這一主題,共同探討中國傳統村落保護現狀和出路。6月,2018中國(青木川)古村落保護與發展高峰論壇在陜西省寧強縣青木川古鎮舉行。論壇緊緊圍繞“傳承發展傳統村落文化與鄉村振興”這一主題,從美麗鄉村建設、歷史文脈傳承、地域文化發展等角度,深入探討城鎮化發展格局下我國傳統村落保護和發展面臨的現實問題與解決思路。

自2018年起,我國政府將每年的農歷“秋分”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民間文藝界積極響應,在各地舉辦了系列活動。其中在山西長治舉辦的“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秋分)民俗慶典活動——中國炎帝農耕文化論壇”和“第二屆長治農合發展博覽周”,在河南鄭州舉辦的“2018中國(鄭州)中秋文化節暨河南省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在山東樂陵舉辦的“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暨中秋祭月大典活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中國傳統節日承載著巨量的文化信息和民族情感,是凝聚民族精神、民族情感和民族力量的紐帶。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傳統文化特別是傳統節日的傳承發展工作,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和中央文明辦《關于廣泛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的通知》都對圍繞節日活動弘揚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出了新的要求。民間文藝在傳承、弘揚節日文化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們的節日”已成為民間文藝界傳承中華文化、建設精神文明的一個響亮品牌。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以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各少數民族特色節日為載體,民間文藝界開展了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群眾性節日文化活動。2018年,僅中國民協就組織“我們的節日”系列民俗文化活動25次,其中研討會15次,調研活動3次,展演活動6次,大型演出1次。

在擴大節日影響力方面,積極引進互聯網+思維,采用紙媒和網絡新媒體同時傳播的方式,有效擴大了“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的傳播范圍。在我們的節日——2018中國(鄭州)中秋文化節的戊戌中秋賞月慶豐盛典上,現場演出與網上直播同步進行,現場觀眾近萬人,網上直播觀看人數近30萬人。

構建話語體系

理論建設依然任重道遠

2018年中國民間文藝學在理論建設、研究方法創新方面取得明顯成就,“實踐民俗學”理論及其民間文藝研究轉向的學術主張不斷深化。2018年國家社科基金多個項目與民間文藝相關,“中國神話資源的創造性轉化與當代神話學的體系建構”“中國阿爾泰語系諸民族民間文學比較研究”“東北人口較少民族口頭文學搶救性整理與研究”“邊疆多民族地區紅色文化資源調查、保護與傳承研究”等項目顯示了中國民間文藝學聚焦于傳統與現代關系,并在民間文藝基礎資料積累、梳理和研究中實施理論建構的努力。

民間文藝研究強調文化整體觀,挖掘不同類型文化之間的關聯。將“民俗主義”“文化復興”“傳統的發明”等作為理解當前中國文化邏輯。強調民間文藝在文化認同、民族交流交往交融上的特殊力量。如趙宗?!蹲迦簹v史記憶與多元文化互動——河湟漢人“南京珠璣巷移民”傳說解讀》討論河湟流域漢、藏、土族等多民族“南京珠璣巷移民”傳說作用于地域和族群認同;林繼富分析絲綢之路沿線民族民間文學的多樣性、交流性、認同性,揭示民間文學與不同民族之間的理解與尊重關系;安德明認為以社區為中心的非遺保護,能夠加強人們之間的管轄,促成更大范圍的社區或共同體認同;呂微在《反對社區主義——也從語詞層面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強調社區認同的重要性,但是反對“社區主義”的行為。

2018年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注重民俗文物和民間文藝數據庫建設問題,如王霄冰的《海外藏珍稀民俗文獻與文物資料研究的構想與思路》闡述海外藏民俗文獻與文物的主要資料類型,課題研究的出發點、具體路徑與方法及其重點難點;巴莫曲布嫫等人的《口頭傳統作業元數據標準定制:邊界作業與數字共同體》,討論利用信息和傳播技術保護各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促進口頭傳統研究數字化建檔等問題,極大拓展了中國民間文藝研究領域。

2018年中國民間文藝學無論繼承創新,還是互動融合,均與國家社會發展、文化建設同頻共振,民間文藝研究成果有力助推、豐富了“以人民為中心”的中國發展道路。

2018年我國民間文藝學的話語體系建立取得了明顯成就,但是在一些方面還需要繼續努力,諸如民間文藝學的核心概念的科學內涵,民間文藝與傳統村落保護、鄉村振興的融入性關系,優秀傳統民間文藝知識的闡釋路徑等問題。誠如邱運華所說:在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方面,基于當代中國社會、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基于5000多年的中華民族文化發展歷史,在描述、講述包括廟會在內的傳統文化的時候,我們有可能、也應該有中國話語。建立、豐富和完善中國自己的民間文藝學話語體系仍是廣大民間文藝家、民間文藝理論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人久久综合精品无码AV专区 |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四虎久久无码一级 | 亚洲VA综合VA国产产VA中| 色狠狠色狠狠综合天天| 狠狠综合亚洲综合亚洲色|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尤物| 亚洲综合校园春色| 成人综合伊人五月婷久久| 亚洲综合综合在线| 狠狠色丁香婷婷久久综合不卡| 婷婷综合另类小说色区| 丁香五月网久久综合| 亚洲国产综合第一精品小说| 狠狠色噜噜色狠狠狠综合久久| 综合欧美五月丁香五月 |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77777综合| 国产综合精品蜜芽|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影院| 亚洲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 97色伦图片97综合影院久久| 一本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 色综合久久中文色婷婷| 91综合精品网站久久| 一本大道加勒比久久综合| 精品亚洲综合在线第一区| 国产激情电影综合在线看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7| 日本久久综合久久综合|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精品蜜桃| 天堂久久天堂AV色综合| 亚洲国产综合第一精品小说| 久久影院综合精品| 91精品一区二区综合在线|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二区无码|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一本一本| 色综合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99久久综合久中文字幕|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无码人妻|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影院| 免费精品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