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6月1日起實施 首次規定團體可作非遺傳承人
來源: 北京日報 | 李洋 于麗爽  2019年01月20日09:00

市人大代表、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鐘連盛(左三)正在講解景泰藍的制作工藝。

今年6月1日,《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將正式實施,一系列關于非遺保護的組合拳將打出。昨天,市十五屆人大二次會議最后一場新聞發布會舉行。市人大常委會法制辦、市人大常委會教科文衛體辦、市文化和旅游局、西城區等單位主要負責人分別介紹了《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的立法過程和本市非遺保護的經驗做法。

325家保護單位有了正式身份

傳承人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核心。而以往,一個非遺項目只能有一個代表性傳承人,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部分集體項目的傳承推廣。此次“非遺條例”打破了僵局,首次明確規定團體也可以作為傳承人,目前全市325家項目保護單位因此首次獲得了“傳承人”身份,意義深遠。對積極履行項目保護職責的企事業單位,將給予資金支持。

即將實施的條例還從多方面解決傳承人當下面臨的一些困難。比如,本市將利用不可移動文物、歷史建筑、工業遺址等,為代表性項目的保存、研究、宣傳、展示、交流等提供場所。市文旅局副局長龐微說:“今年,我們將積極推動更多非遺項目落地展示,比如建設城市副中心北京非遺展示空間,目前類似的展示空間已經在東西城區落戶。朝陽區、石景山區也正在籌建一批傳承人工作室和展示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非遺傳承的方式也不再是傳統的收徒傳藝模式。本市將通過現代教育體系拓展傳承方式,比如在高等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間的貫通培養項目中增加非遺相關專業。這些專業還將按照相關規定享受學費減免等優惠政策。“我們也鼓勵代表性傳承人到學校兼職任教、建立工作室等,盡最大可能擴大傳承面,促使非遺傳承方式與現代生活方式更好地融合。”

非遺保護將有政策組合拳

十五屆人代會二次會議期間,眾多代表就“條例(草案)”展開了熱烈討論,普遍認為條例占位高遠、亮點紛呈、特色鮮明。與此同時代表們還期待條例“落地生花”,有更詳細的實施細則。

“北京將加緊制定出臺傳統工藝振興計劃,以及非遺代表性項目管理辦法、代表性項目與傳承人認定與管理辦法、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管理辦法等一系列專題管理辦法。”龐微透露,最終形成以條例為核心,“非遺項目——傳承人群——保護實體——宣傳展示”等內容全覆蓋的政策組合拳。

由文化和旅游、發改、財政、教育、商務、經信、國資、人力社保、知識產權等十多個政府部門組成的非遺保護工作聯席會議也即將開始運轉,具體工作計劃已經擬定。

市教委將在全市91所大學、1630所中小學廣泛開展非遺教育;市商務局將落實《關于推動北京老字號傳承發展的若干意見》;市民族事務局將廣泛開展龍舟、風箏、空竹、冰蹴球等各級各類民族傳統體育活動;市體育局將大力推廣太極拳、圍棋、象棋等傳統體育項目;市知識產權局將幫助內聯升、一得閣等更多的老字號企業做好知識產權創新的保護;市人力和社保局將依托技工院校開展以燕京八絕為代表的傳統工藝人才培養工作;市國資委將加大對系統非遺保護工作的監管力度,推動紅星、王致和、三元梅園等企業做好非遺技藝創新與成果轉化等。

市文旅局還將發揮“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優勢,鼓勵依托京味十足的傳統工藝,設計推出適銷對路的旅游商品;對體現首都文化內涵、地域特色的傳統工藝美術精品和體現北京特有飲食文化的老字號食品等,優先推薦認證為“北京禮物”。

培養中青年骨干為傳承破困

我國自2004年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遺公約》,2011年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至今已在非遺保護方面取得巨大成績,然而仍有許多項目在師帶徒過程中面臨“招不來、留不住、傳不下”的困局。

“規模大、層次高、專業性強的培訓加強傳承人群梯隊建設,是破困之道。”龐微提出,市文化和旅游局將以傳承人群中的中青年骨干為培養重點,實施國家和北京市兩級“中國非遺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這項工作自2016年已悄然展開,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央美院、中國戲曲學院、北京建筑大學、北京服裝學院、北京城市學院、北京市工美高級技工學校8所院校受文旅局委托,已舉辦了京津冀戲曲傳承人群研修班、京津冀傳統建筑營造技藝培訓班、 “燕京八絕”研修班等研修和培訓班近30個,為全國各地800余傳承人拓眼界、增學養,在“扶智”的同時“扶志”。

此外,北京文化藝術基金還投入7500多萬元支持社會企事業單位和社團開展了92項涉及非遺傳承發展的項目。

今年,培訓力度和范圍將進一步提高,不僅要引入天津曲藝資源幫助北京地區曲藝人才培養,也將支持設立“北京非遺人才創新發展聯盟”,為全國非遺傳承人才提供融入首都文化發展的機會和渠道。

相關鏈接

師范專業應增“非遺”必修課

劉冕 王天淇

在審議《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草案)》時,“非遺進校園”成為人大代表們關注的熱點,代表建議,非遺傳承應從師資入手,不僅要傳承技藝,更要傳承文化。

市人大代表、東城區光明幼兒園園長申玉榮對非遺展覽中的“兔爺和老北京城的故事”非常感興趣,“這還是我第一次聽到兔爺中的民俗文化。非遺傳承,不僅要講制作工藝的傳承,還得追求其文化的傳承和傳播。非遺傳承不僅要傳形,更要傳神。”她建議,要廣泛調動社會各界和老百姓的積極性,盡快將條例落地。

“我們應該把優秀的非遺內涵挖掘好,傳承好。要在師范專業開設非遺必修課,先讓準老師們了解非遺,了解北京。這樣他們才能肩負起非遺‘傳承人’的責任,傳承非遺文化。”

非遺傳承還應“因人而異”。“比如幼兒園小朋友喜歡聽故事,就應該以講故事為主,先培養興趣。”申玉榮說。市人大代表、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校長翟小寧說:“學校會進一步增設非遺校本課程,增設非遺內容學生社團,創造更多機會讓學生參與。”

傳統的師徒制,靠的是口授心傳,如今傳承非遺則需要行業與學校合作。市人大代表、北京城市學院院長劉林認為,傳承非遺要抓住“行業短板”,行業師資和學校教師應共同合作,培養“傳承人”。在該校7年貫通培養項目中,學生不僅可以學習非遺技藝,還可以學習現代技術,“‘復合人才’更有利于學生融匯創新,在傳承的基礎上發展非遺項目。”

“其實校園中正在發生的,也是非遺的一部分。”市人大代表、北京第五中學校長張斌平說,“比如北京一中,辦學歷史悠久,這是清軍入關后成立八旗官學的一部分,至今校園里還能找到碑亭等古代遺跡。”他建議,應該籌建北京教育博物館,展示從古至今的教育文化,教育精神。

引入專業人才建立非遺檔案

李洋

在十五屆二次人代會上通過的“非遺條例”中,提出要建立規范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及相關數據庫。昌平團人大代表建議以嚴謹的非遺檔案為基礎,建立更長遠的傳承體系。

市人大代表、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分黨委書記康震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良性傳承,需通過保存形成檔案資源、通過研究形成學術資源、通過育人形成教育資源,進而轉化為生活資源和生產資源。檔案資源是基礎,異常重要。

“比如,建立音樂類項目檔案時,在錄音錄像之外,一定要有專業的譜子,才能為后人的傳承提供嚴謹依據。”市人大代表、昌平教師進修學校美體教研室主任蘇倫卦的文件包里有兩份樂譜,分別記錄了昌平區后牛坊花鈸大鼓和漆園龍鼓的音樂信息。她以自己實際工作中的經驗提出,對音樂類項目的樂譜記錄,要符合通用的記譜規范,要讓傳承人認可,要讓老師和學生都能看懂。比如樂譜中既有常見的節奏型符號,又有世代相傳的鑼鼓經。她還從昌平教師進修學校整理、編撰《漆園龍鼓》、《花鈸大鼓》全套錄像、樂譜、舞譜及表演動作說明;設定與社團活動校本教材和活動方案;開展“非遺進校園”教學課例等經驗中總結出,嚴謹的傳承文獻和周密的傳承計劃,最終可使非遺項目的廣泛傳承成為可能。目前,昌平區11所中小學內已經有一支34人組成的非遺傳承教師隊伍,20個非遺學生社團蓬勃發展,其中5所學校還結成了非遺傳承聯盟。學校不同、教師不同,但因為有嚴謹的非遺檔案和文獻而做到了傳承有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天影视色香欲综合免费| 伊人一伊人色综合网| 91色综合综合热五月激情| 色婷婷天天综合在线| 99久久国产亚洲综合精品| 俺来也俺去啦久久综合网|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97| 色欲久久久久久综合网精品|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综合 | 欧美日韩色另类综合| 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专区久久综合久中文字幕 | 一本色道久久88加勒比—综合| 色综合天天综合中文网| 久久九色综合九色99伊人|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区三区激情福利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亚洲视频1 | 亚洲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 |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 | 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97色| 亚洲色欲www综合网| 综合在线视频精品专区| 丁香五月网久久综合|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精品| 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 亚洲色欲www综合网|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 五月婷婷综合在线| 亚洲欧洲国产综合AV无码久久| 久久久综合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 亚洲综合伊人久久综合| 久久综合色天天久久综合图片 |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88| 国产美女亚洲精品久久久综合|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同图片|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狠狠躁AV| 激情五月综合综合久久69|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 伊人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