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受鵬:海上天路
舟山振興奏凱歌,
群島崛起飛長虹。
五橋凌空駕風云,
千嶼浮海獻崢嶸。
青山著意織錦繡,
碧波隨心賦華章。
精衛填海圓夢想,
經天緯地慨而慷。
這首小詩是我乘車過舟山跨海大橋有感而寫的。
一座建筑代表一個城市的事屢見不鮮,巴黎的埃菲爾鐵塔,悉尼的歌劇院,北京的天安門城樓,等等。如今,人們說到舟山,都會不約而同地說到跨海大橋。
煌煌五橋凌駕于煙波浩渺的大海,遠遠望去,宛若長虹通天,氣勢非凡。我和家人驅車特地去體驗過世界上最長的連島跨海大橋的滋味。車速100公里/小時,在雙向四車道的橋面上疾馳,領略著滾滾車流行駛于海天之間的壯美,欣賞著橋、海、港、島、村相互輝映的秀美風光,心境爽快極了!
昨宵微雨浥輕塵,今朝山川草色新。車行山水水連天,島如珠璣橋如線。打開車窗,海風吹來,我的頭發亂了心底卻豁然開朗,這是我一直等待著的感覺,它來了。
閱盡了養眼的雄偉瑰麗的銀灰、金黃、湖藍的各色高塔與圓拱、懸索、斜拉、連續鋼構、連續箱梁等人間橋梁建筑的景觀,驅云馭霧過汪洋,追風掣電臨蛟川。我瞄了一下表,抵達彼岸鎮海不過半小時。
寧波與舟山,無論血緣、人文還是商賈都互滲交叉重疊的兩地,終于結束了隔海相望的歷史,實現了一橋飛架的跨越。
這一跨越整整等待了一千年!
在鎮海游覽了古民居,車子又折回駛上金塘大橋。眺望著橋下化為夷途的萬頃茫茫煙波,不禁令人浮想聯翩。
“??驼勫蓿瑹煗⒚P烹y求?!本褪沁@片汪洋,使舟山那一簇簇碧螺青鈿似的群島,成了古代人們可望而不可即的虛無縹緲的蓬萊、瀛洲。
就是這片汪洋,公元前9世紀的徐偃王和晉代的孫恩反叛朝廷兵敗而遁入舟山求生;秦代的徐福為逃避秦始皇追尋,也隱身于斯。舟山,那是人們難以到達的神秘的地方啊!
就是這片汪洋,舟山成了時生邊患,動蕩不安,經磨歷劫之地。從唐代開元首建翁山縣到康熙建立定??h,兩次撤廢、兩番遷徙,設縣治理為348年,而廢縣棄管達401年,海禁不準人民居此任其荒廢的日子竟長達197年。
就是這片汪洋,使主剿英夷的清代道光朝欽差大臣伊里布退縮為委曲求全的媚夷乞和派。道光二十年秋,伊里布抱著剿滅侵占定海英夷之雄心壯志,從云貴總督調至鎮海任兩江總督。他佇立甬江口,面對灰鱉洋浩渺煙波,瞻望著奔馳海面執行封鎖任務之英軍火輪船,再看看自己的水兵可憐的沙舟,頓時喪失了滅夷之志。于是,琢磨著道光皇帝的心思,在奏章上說一些“伺賊之隙”等敷衍皇帝的閃爍其詞的話,伊里布的那顆心茫茫然漂浮在灰鱉洋風浪里!
時間與空間告訴人們:昔日那片汪洋是難以逾越的鴻溝。
千載浮舟,候風待潮,人們往來舟山與大陸,飽受風浪的煎熬。
記得兒時爺爺常常說起舟山,他指著小山村的那條溪流,說它是流向東海的,東海大得望不到邊,海里的魚大得能吞掉小木船。舟山孤懸東海,雨天像一團水草,晴天像一抹煙霞,水路迢迢,去舟山之難是無法想象的!
“升米過舟山,斗米過舟山,石米過舟山?!边@句話一直流傳在我的老家。老人們說你吃完一升米,從奉化能到舟山那是占得順風順水的天時了。遇上風暴什么,你吃完一斗米、一石米,沒餓死到舟山也算運氣不錯了。
我親身嘗到渡海之苦是20世紀50年代中期。1955年春天,我在奉化師范畢業,聽到分配到舟山工作,心便晃蕩起來。不知多少次聽舟山的同學說,過海要身掉幾斤肉。第一次來舟山,我在寧波搭上小火輪,出了鎮??冢E然面對遼闊的大海,頭便被嚇暈了,那船只仿佛是一片飄蕩的葉片,自己分明是附在葉片上的小螞蟻??!船到金塘島外的灰鱉洋,一道道涌流把船沖擊得像蕩秋千一樣拋上又扔下,我這個旱地鴨受不住了,五臟六腑都翻騰起來了。起先吐剛吃下的飯菜,再是吐黃色的膽汁,最后連血漿都嘔出來了。
“鄉淚客中盡,歸帆天際看?!泵慨敺藕罴贂r,我的心便顫抖起來,回家是高興的,可返鄉的路是一片茫茫的波濤?。?/p>
百代求索思百代,人間滄桑換人間。
舟山人為了順利便捷地渡過那片汪洋,一代接一代堅持不懈地奮斗著,從數千年前的獨木舟至長翅膀的帆船,再到火輪船,一頁頁船只的履歷表,匯成了一部沉甸甸的飽含心血的交通史冊。
20世紀80年代末期,聰明的舟山人創造了一條特殊的出島通道——“藍色公路”。鴨蛋山與白峰之間的車渡開通,結束了舟山通向大陸只有靠坐船的歷史。
然而,車渡畢竟有其局限性,不僅風浪稍大渡輪便不穩,而且載裝的車量也滿足不了改革開放的舟山與大陸的交往。普陀山、朱家尖、桃花島以及中街山列島都是蜚聲海內外的旅游勝地。朱家尖的首屆沙雕節與第一次“五一”“十一”長假,待渡的成千上萬輛的車子長龍般排在白峰與鴨蛋山碼頭公路上的情景,至今還深深地留在人們的記憶中。
于是,敢于換新天的舟山人便將沖決交通“瓶頸”、結束舟山孤懸大海歷史的百代夢想付諸行動——建造跨海大橋。
我們的祖先不乏造橋的才智。三千年前,周文王在娶親途中被渭水阻斷了前行之路。他下令將船只捆綁起來鋪上木板建成浮橋,成就橋的雛形。公元前250年,蜀太守李冰在都江堰建造一座竹索橋,這就是現代懸索橋的鼻祖。民間巧匠李春,在河北洨河上建成趙州橋,已跨越1400多年歷史。這采用大拱的拱肩上各有兩個小拱用于泄洪的別具匠心的原創性設計,讓趙州橋歷盡千年風雨砥礪而巍然聳立,以世界上唯一尚存的時間最長的橋而載入史冊?!耙粯蝻w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毙轮袊闪⒑?,先后建成武漢長江大橋、南京長江大橋。以前,坐火車從上海到北京要28個小時,光過長江就足足要四小時,那是用渡輪把火車一節節渡過去的,兩座大橋建成后長江兩岸不再遙遠。時至今日,長江上建成的橋已有118座,不論是汽車還是火車,引擎一響,不管刮風下雨10分鐘就過江了。
不只是大江大河,大海上也建成了東海大橋和杭州灣跨海大橋,環杭州灣的交通版圖由“V”字形變成“A”字形,從寧波到上海的陸路距離足足縮短了120公里,減少了近兩個小時的車程。
舟山人要把夢想演化為美輪美奐的跨海大橋,需要花巨大的智力進行探索,需要化解無數的建筑學上的新的難題呀!
歷經十度寒暑易節,越過無數道坎坷,舟山跨海大橋終于竣工。
十年日歷中,有一頁特別值得珍藏:2005年初,西堠門大橋和金塘大橋,通過國家發改委核準立項,這是決定舟山跨海大橋命運的一天。
還有一個日子也該記住:2005年3月,省政府成立浙江省舟山連島工程建設指揮部,決定由省交通投資集團、舟山市、寧波市三方投資共建大橋。
由此,大橋建設史揭開新的篇章。
舟山跨海大橋是人間奇跡,是開發自然、利用自然的杰作,是人類科技進步的寫照。
直升機高空牽索施工的西堠門大橋,主跨1650米,超越了主跨1624米的丹麥大貝爾特橋,是世界上最大跨度的第一座分體式鋼梁懸索橋,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風,是索橋的致命傷,風,作用于橋而產生的橋體共振,會導致橋體搖擺越來越大,直至坍毀。橋的跨度越大,鋼梁結構剛度就越小,就像瘦高個比矮胖子更容易被風吹倒。西堠門大橋是世界第一跨,在抗風性研究方面面臨更多的挑戰。世界橋史曾有慘痛教訓:1940年11月7日,當時享有世界單跨之皇的美國塔科馬大橋,在風的作用下產生了共振,大橋開始扭曲、翻騰,橋基被拖得歪來歪去,最后,隨著一聲震撼天地的巨響,通車才100天的大橋竟一頭栽進了海峽!西堠門大橋釆用分體式雙箱斷面鋼箱梁,中央開槽6米,以穩定索橋顫振。同濟大學、西南交大、丹麥科威公司合作的全橋模型風洞試驗證實:西堠門大橋可抗顫振臨界風速超過每秒88米,高于國內外已建橋梁,即使風力達到17級,也不會發生共振現象。至今,歷經多次強臺風嚴峻考驗,安然無恙。西堠門大橋是世界橋梁史上解決抗風顫振的經典之作,是風口浪尖的至美藝術品。塔、纜、索、梁的組合猶如一把巨大的豎琴。風,快樂自如地彈撥著琴弦,奏響了一曲高科技與大自然和融的悅耳的天籟之樂。
“一夢驚還見飛虹,臥海眠波自巍峨。”金塘大橋是全世界外海環境中建設的最大跨度斜拉橋,成功地解決了索塔端錨固開裂問題。
五座跨海大橋組成橋群,全長25公里,整個島陸連接工程50公里,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杭州灣大橋的1.4倍,世界罕見,中國獨有。
世界橋梁史上一頂熠熠生輝的皇冠——舟山跨海大橋,壯麗煊赫地展現在世界的東方,將世界稀見的深水岸線與中國最發達的長三角地區廣闊經濟腹地連成了一體。孫中山的《建國方略》將舟山與寧波、上海一起列入東方大港的宏偉藍圖將在人們瞳孔中迅速放大。寧波—舟山港吞吐噸位已超過荷蘭的世界大港鹿特丹。
舟山人永遠不會忘記2009年12月25日這個日子,這是舟山迎來五千多年文明史上前所未有之大變局的日子。山海長鳴汽笛,禮花爆滿天空,結成“囍”字的首發車緩緩駛上大橋,軍人肅立敬禮,百姓揮淚歡笑,一千多座島嶼整裝列隊,二萬平方公里海域縱情歌唱。國際橋梁及結構工程協會主席雅克·康伯爾特望著大橋萬般感嘆:“你們戰勝了風浪潮等各種惡劣環境的挑戰,完成了龐大的施工工程,建成了代表中國建橋水平的大橋,任何語言都表達不了我的祝賀!”
中國工程院院士項海帆激動地說:“這是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連島工程,是中國從橋梁大國走向強國的重要‘砝碼’!”
東海上雕塑了一座歷史的豐碑。
東海上誕生了一個嶄新的神話——
盤古分天地,呼吸化作了云霞,骨骼化作了山丘,骨髓里的精氣蘊積了五千年,在舟山噴薄而出,化作了巍峨的五座大橋,橫跨東海,將舟山與大陸連接起來。
舟山跨海大橋是舟山人千年期盼,是一條神奇的海上天路,是一條舟山人用智慧串起夢想、用血汗換來歡樂的天路。舟山造橋,感動中國。東海大橋與杭州灣大橋是有關城市綜合經濟實力的體現。舟山人造橋只能湊集有限的一點點資金,嘔心瀝血,竭慮殫精,冒著天大的風險,從易到難做起,先造岑港、桃夭門、冊子幾座短一點的連島大橋,弄出點樣子來,再向上面求援立項目。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舟山人這種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悲壯情懷,這種義無反顧的拼搏精神,終于鑄就了舟山跨海大橋。
太長的歷史,太多的奮斗!跨海大橋是舟山人在海上吐出的一口如虹的長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