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形形色色月餅模
來源:人民日報 | 龔相娟  2018年09月24日07:44

  圖為王來華收藏的部分糕點和月餅模照片。   崔新耀攝

民俗專家簡榮聰為王來華的《中國傳統糕餅模》所作的序中說:“在我所接觸及研究的眾多文物中,粿糕餅糖塔印模,讓我最感親切。因為它貼近了人生,貼近了鄉土親情”。

“最令我感動的是作者在‘傳承’一節的告白與期盼。‘糕餅模具,是祖輩留下的生活印記,民俗藝術,文化符號,吉祥祝福……中國傳統糕餅模,從多到少,剩下的成了稀奇寶貝,真的需要好好保護起來,加以必要的研究。’”

又到一年中秋時。

從天津社科院退休又延聘的王來華這段時間最忙,忙著向來人介紹這20多年收藏的月餅模。

“這是康熙七年福建陶制模。”

“這屬于紀年款。還有堂款(標注堂號),工匠款(刻工匠名字)……”

20年 餅模滿屋

與月餅模結緣,要從1996年說起。

那時周末,王來華喜歡去天津的沈陽道轉一轉,看看雕花老家具。他說這愛好主要受家庭影響:祖父是木匠,父親也會木工,他打小就對木雕有好感。

“一次偶然看見一塊豎條狀雕花木板。內有兩處圓凹,刻著蓮蓬和鯉魚,形象很鮮活。”盯著看了好一會,老板解釋說這是山東的月餅模,王來華便買下帶回家欣賞。

從此,王來華便發現了心頭好,周末、出差閑暇也有了新目標,一到外地,當地古玩市場肯定要去搜羅一番。

月餅模在各地稱謂不同。平遙一帶,人們管糕餅模叫“磕磕(或殼殼)”。大概是把面團放在模子里按好,再“磕”出來。北京和天津,不管什么糕點,只要用上模子,一般就叫“月餅模子”。以前紫禁城里有專門“餑餑房”。據《中國的宮廷飲食》介紹,皇宮里稱糕餅模為“餑餑木模”。河北一些地區,如滄州,叫“面花模子”。而到了南方,“模”的稱呼少,大多是叫“板”(或“版”)。

北方南方,看到就買。時間久了,朋友了解,看到了也會幫忙帶。“平時多付點,這樣有好的會第一時間想到我。靠我自己,搜不到這么多寶貝。”

王來華打開箱子,拿出一塊雕龍的模子。“單獨、正面龍,這種比較稀有,是一個福建朋友偶然發現,我得知后,讓他趕緊寄來。”

“不值錢,喜歡的人少。很多人不理解,收藏這有啥用。”王來華說,家里成堆,愛人也埋怨。直到2017年,王來華帶著愛人和女兒看展覽。“看到糕餅模展柜時,她們驚呆了,不敢相信那是我的藏品,感嘆說,‘那些破爛原來這么精美啊’。現在都支持我,出去旅游也幫我搜羅。”

說話間,同事開門進來。中間只夠一個人走路的縫隙,兩側摞放的除了書就是糕餅模。

“同事反對嗎?”

“看著喜歡,也跟著買了幾個。”同事溫老師笑說。

截至目前,王來華的收藏模具已近5000件,來源不僅包含全國各地,還有鄰近亞洲國家。

紋飾 重形更重意

月餅模是王來華收藏的糕餅點心模中的重要品類。

模的材質主要有五種:木、瓷、陶、石、金屬。其中木制最多。“無論米食,還是面食文化,只要有模子的地方,就有木制。”

南北所用木料不同。北京、天津、山東、山西使用最多的是杜梨木,其次有棗木、蘋果木等。杜梨木木質細膩,有韌性,適合雕刻,經久耐用。“即使有損磨,紋飾和邊牙也很少會整塊脫落。”楊柳青木版年畫,刻版材料也是這種木頭。浙江常用白桃木、樟木,廣東和福建會用龍眼、荔枝,就地取材。

不管哪種材料,亮點都在紋飾。

根據制作工藝,模有手工雕刻和翻模制作兩種。

木制手工雕刻的特色在使用反刻、陰刻或凹刻方法。用這些模子做出來的月餅,會產生陽刻或凸刻的效果。棗核紋、柳葉紋、卷須紋、雙錢紋,粗疏細密,深淺不同,棱角分明,牙邊均勻,全憑藝人運刀之功。

而瓷制模——瓷粿印,要經歷施釉,入窯燒制,最后優勝劣汰。傅子夜在《德化窯粿印文化清賞》中提到瓷粿印制作工藝,“反面構圖,立體成像,刀頭刻畫,泥火定型,工藝相當復雜”。甚至稱其為一種“獨立藝術表現門類”。

紋飾重“形”,更重“意”。

民俗專家簡榮聰將糕餅粿印用途歸為兩類,一是年節文化,二是生命禮俗。節俗不必多說。生命禮俗是指人一生中重要時點的禮俗,如滿月、抓周、新婚、祝壽等用的糕餅。它們承載著人們最美好的心愿和祝福。

紋飾圖案豐富,各地略有不同,但核心內涵一致,即“吉祥文化”。

葡萄、石榴是多籽植物,象征“多子多孫”。常用在結婚的喜餅上。“山東愛用蓮蓬形象。也是多子之意,這在其他地方不多見。”王來華拿出各地糕餅模,順序擺出,一一講解。

孩子滿月、周歲,浙江糕餅模印有“鯉魚躍龍門”,天津直接刻“狀元餅”三個字,清代徽州刻有“連中三元”。

壽桃、蝙蝠寓意“福壽”。天津和山東等地有“福字龍”。糕餅圖案是“福”字形狀,筆畫內有依福字寫法而動的繁體“龍”在行走,龍首刻畫生動。“五福捧壽”在浙江寧波卻刻了四只蝙蝠,中間一個壽字。意思是“當福餅到你手里時,就湊齊了‘五蝠(福)’”。

北方不常見的“龜”,南方人卻很喜歡,也有長壽之意。

“小糕餅,大文化。”王來華笑說,“是不是越看越好看?”

傳承 保管到研究

了解越多,愛之越深。“不只做保管員,還想做研究員。”

為了探究糕餅模上的紋飾、刻款等傳遞的信息,王來華跑書店、圖書館。專門書目,只有少數幾本。“最先看到民俗專家簡榮聰先生的書,印象很深。”

“買不到,只能去圖書館復印。”王來華決定,將來要自己寫一本。

2014年11月,他的愿望實現,《中國傳統糕餅模》出版了。“想讓后人知道,我們曾經有如此優秀的民俗文化。”“廣東、山東、河北等地區已有人申請了非遺。這么好的東西,要留下來。”

在書出版之前,王來華聯系到了簡榮聰先生。通過朋友,將之前研究簡先生書目的復印件及其筆記給他看。“簡先生特別感動,為我寫了序。”

2016年4月,王來華受邀參加世界木文化節。104個國家的專家學者,展示自己的木文化收藏。他是唯一一名中國人。

其實,較早把中國傳統糕餅模展示給世界的,是美國人魯道夫·P·霍梅爾。他用相機拍下了浙江龍泉帶軸復合式印糕板,配了近一頁的文字描述,寫入《手藝中國——中國手工業調查圖錄(1921—1930)》。“此書1937年在美國出版,1952年被翻譯成日文在日本出版,1970年在美國重版。2012年國內翻譯出版。”王來華介紹。

“希望將來能多出去交流。把生活藝術化的中國傳統糕點模展示給更多的人看。”王來華又有了新夢想。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综合| 亚洲综合色丁香婷婷六月图片| 狠狠色成人综合网图片区|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香蕉|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俺去了| 婷婷色中文字幕综合在线| 国产91久久综合| 亚洲五月综合网色九月色| 午夜激情影院综合|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四虎久久无码一级| 国产精品免费综合一区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尹人综合网亚洲|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狠狠躁|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麻豆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狠狠躁篇 | 国产综合在线观看| 成人综合久久精品色婷婷| 自拍三级综合影视| 色综合婷婷在线观看66| 狠狠夜色午夜久久综合热91| 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狠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五月|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日韩精品 | 亚洲综合偷自成人网第页色 |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久久综合|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尤物| 国产成人无码综合亚洲日韩| 伊人不卡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影院| 天天综合网网欲色| 狠狠色伊人久久精品综合网| 亚洲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 欧美激情综合亚洲一二区| 激情综合婷婷丁香五月俺来也 |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麻豆| 思思91精品国产综合在线 | 伊人久久综合影院|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 | 久久久久亚洲AV综合波多野结衣|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亚洲综合|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一区|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