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理論評論:《重讀汪曾祺兼論當代文學相關問題》獲獎感言
獲獎者:王堯
作為近40年文學的觀察者,我偏好在這樣的脈絡中研究當代文學史,討論當代作家作品,即在來龍去脈中對當代文學做“關聯(lián)性”研究。當我討論當代文學與“舊傳統(tǒng)”、“新傳統(tǒng)”和“外來文化”的關系時,我不時和汪曾祺相逢。汪曾祺是位有“異秉”的作家,但他的創(chuàng)作并非孤立的現(xiàn)象。汪曾祺銜接了“舊傳統(tǒng)”、“新傳統(tǒng)”和“外來文化”,在貫通中完成了創(chuàng)造性的轉(zhuǎn)換,從而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汪曾祺的選擇和轉(zhuǎn)換,在當下仍然具有啟示性。當我試圖對汪曾祺和汪曾祺創(chuàng)作做出這樣那樣的解釋時,一些困惑消除了,一些困惑產(chǎn)生了,我在行文中留下了自己思想、精神和文字的狀態(tài)。
重建文學批評和文學創(chuàng)作的關系,是改革開放40年文學的成就之一;這一關系建立在文學信仰基礎上,生存于健康的文化生態(tài)中。如果意義、思想、價值、審美、詩性、彼岸等仍然是我們精神生活的關鍵詞,文學批評不僅不可或缺,而且必須以自己的方式參與其中——這對我而言,是一種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