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獨一無二都冰如
來源:北京青年報 | 群姍  2018年07月27日09:30

《長恨歌詩畫》 都冰如 繪 人民美術出版社 1959年10月初版 五十開 散頁函裝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十

圖六

圖五

圖四

圖九

圖八

圖七

都冰如(1903—1987)

大約十年前,我從謝其章的《漫畫漫話》中了解到都冰如的一些簡況并對其大感興趣,此后便開始注意搜集有關他的資料。然而或許是時運未逮罷,多年下來,成績卻極差,除了他所插圖的《嶺南春》和《雪白的哈達》之外,直到近期才輾轉淘得一冊《長恨歌詩畫》,雖為卡片式選頁,但究竟可以借管窺豹,況且此乃其簽贈他人之本,到底亦可彌補些許缺憾了。

白樂天的詩,我最喜讀《長恨歌》,因此也最愛看《長恨歌》的畫本。這方面,僅現當代的優秀作品便很不少,比如李毅士的《長恨歌畫意》、戴敦邦的《新繪長恨歌》、于水和吳聲的《長恨歌詩意圖》、孟慶江的《長恨歌五十七圖》、楊永青的《繪圖白居易〈長恨歌〉》等等,而《長恨歌詩畫》也自有其獨勝處。

首先讓人為之眼亮的,乃是其獨特的“有意味的形式”。中國的連環畫發展到上世紀后半葉的時候,表現技法已漸趨豐富成熟,但同時其形制因素也相對形成了定式,即:在每幅畫面的框線之下或左右,安排一段鉛字排印的文字腳本,與圖畫互動,共同完成故事的敘述。而《長恨歌詩畫》卻一反常態,其文字腳本直接使用了白樂天的詩句,而且偏要安頓在框線之內,其所據空間,或左或右,或上或下,乃至居中,被畫家隨意搬挪調用,而觀畫者不僅不感到生硬,反倒覺得有一種和諧自然之美溢紙而出。不止如此,畫面中的文字已非排印的鉛字。照我這不懂書法的人看來,都冰如的字除第三幅(圖一)和第七幅(圖二)之外,其余均在隸楷之間,當屬魏碑體,其勢樸茂古厚、大巧若拙、率真硬朗、氣度高華,大可與一代書家爭席,倘若不是對《爨寶子碑》的臨摹和書寫已達爐火純青,并對其筆意心領神會的人,是斷斷不能為之的。

復觀其字的載體,或是畫面有意留出的空間,猶如文人字畫題款之優雅(圖一、三);或是別具匠心設計的山石,直追摩崖石刻的高古(圖四、五、六、七、八);或是似斷還連的書格,造成金石閑章的韻味(圖九、十);或徑書于悠悠古碑,似鐫刻般方峻果斷(圖二)。書法、摩崖、金石、碑刻之屬,自是傳統意義上有閑階層的雅藝術,而連環畫在不少人眼中無疑當屬“俗藝術”。都冰如先生將書法、摩崖、金石、碑刻自然而然融入連環畫之中,并作為畫面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元素,倒不妨徑視之為一種“引雅入俗”的獨特形式。這形式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但端的是中國作風、中國氣派。

其次是獨特的繪畫風格,很難將《長恨歌詩畫》的畫風歸類。比如第一幅 (圖九),李楊二人相擁而行,表現人物服飾的線條秀麗瀟灑,像極了宮廷畫筆法,而背景中遠處的瓊樓玉宇,近處的花艷參差等各類物什,看起來又頗類剪紙、木刻或年畫的技法;又如第五幅(圖三),“相顧淚沾衣”的君臣及侍衛,均頗具套色版畫韻味,而山上的古亭、枯丫和大片留白處的書法,尤其是半空中若隱若現的浮云,卻又酷肖文人的水墨。類似的例子,幾乎在所有選頁中均可拈出一二。如此看似很隨意的連綴,既接通了文人畫、宮廷畫和民間畫的氣脈,又絲毫不露斧鑿痕跡,無古無今,風格別具,正是畫家的戛戛獨造。

值得提到的,還有其特具深心的構思。以我的經見,畫《長恨歌》者大多以人物為主,比如李毅士、戴敦邦、孟慶江等便都是。我想這原因的一半,與原詩和連環畫的敘事性質有關,另一半則似乎取決于畫家對讀者欣賞水平的預判。然而都冰如獨辟蹊徑,以大量風景(環境)的描繪為主來完成故事的敘述,《長恨歌詩畫》選頁中泰半是見景不見人的畫面。比如第二幅(圖四),畫面只給出遠山近樹掩映中的富麗堂皇的驪宮,然而讀者仍可憑借對原詩的理解,想象得到深宮中舞影婆娑、簫鼓喧闐的熱鬧。第三幅(圖一),皇上貴妃倉皇出走,千乘萬騎,人喊馬嘶,一時間亂作一團,可是卻只在城墻下畫了幾面旗幟、數件兵器,便勝卻人馬無算。第七、八兩幅(圖二、七),落葉滿階紅不掃,翡翠衾寒誰與共,一派寂寥,畫家未肯輕費一筆,卻更顯畫外見人的功夫之妙。

關于本書的作者都冰如,現在已經很少有人提及了。都冰如乃浙江海寧人,字能,別署九五客,據說是因在一次勞動時不慎壓斷半根手指,以九根半手指謀藝而名之。他生于1903年,卒于1987年,論聲望與豐子愷、萬籟鳴、錢君匋齊名。都冰如曾多年研習于美術專業學校,有《刺繡圖案》和《十字圖案》兩著問世,也曾為《東方雜志·五卅事件臨時增刊》設計封面。畢業后進商務印書館從事書籍裝幀和廣告設計,研究出十數種美術字并率先運用于書裝和廣告,受邀為小學初級學生用《開明常識課本》繪制了大量插圖,后轉任香港《東方畫報》《健與力》雜志美編。太平洋戰爭爆發后,他隨館遷入重慶任教,其間飽讀詩書,潛心研究民間美術與繪畫、書法、篆刻的通融調和,又創作不輟,其最初的《長恨歌》便是在這一時期完成,并受到劉海粟、徐悲鴻、潘天壽和沈鈞儒、柳亞子、郭沫若等人推重。1949年后轉入上海任教,探索和創作的文化激情卻不曾遷轉,哪怕是受到屈辱和批判,亦不改初心。別的不論,我相信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對都冰如的年畫、宣傳畫、插圖等等,應稍有記憶,至少會看過六十本一套的《三國演義》連環畫,每冊封面上那漂亮的紅色圖章,便是他的手腕。據說,都先生創作態度極其嚴謹,終其一生追求完美,《長恨歌》的繪制從上世紀四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歷經近半個世紀,七易其稿,直到精力耗費殆盡才廢筆駕鶴西去。

反復閱讀《長恨歌詩畫》,越發能夠感到都冰如先生的深邃和廣闊。深邃,是說他具備極高的文化素養、美學修養和繪畫技巧;廣闊,乃指其廣泛吸納各種藝術門類優長的眼光和開放胸懷。正因如此,他才能夠獨創出融詩詞、書畫、金石于一體的杰作。這又使我聯想到當下的境況,所謂的大師正被一批批制造出來,真正的大師卻一個個歸入道山,而我們卻猶如患了失憶癥一般,對那些真正的大師缺乏足夠的敬意。

我淘得的這冊《長恨歌詩畫》,乃人民美術出版社一九五九年十月的五十開初版本,印數五千冊。“編者按”云:“這一套‘長恨歌詩畫’是作者都冰如近年創作的。原作有卅八幅,現在選輯了其中較好的十幅,介紹給讀者。”說得分明,這不是四十年代的初作而是“近年”創作的選頁,選量不足三分之一,況且這“較好的”也只是編者的眼光。這使我在既感且憾的同時,又生出一個想法:在多家出版社競相再版舊本連環畫的現在,倘有一家出版社能夠站出來,將有關《長恨歌詩畫》的文字和圖畫資料,包括圖畫的歷次演變情況,細加整理出版,那既是佳惠書林的大好事,也該是對都冰如先生最好的紀念了吧。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综合偷自拍亚洲乱中文字幕|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 中文字幕人成无码人妻综合社区|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 国产综合一区二区| 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合_中| 亚洲综合色成在线播放| 图图资源网亚洲综合网站| 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不| 亚洲国产免费综合| 亚洲欧美熟妇综合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绿色|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不卡蜜| 色欲色香天天天综合VVV|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swag | 国产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亚洲综合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五月天综合色激情|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综合免费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第一综合| 在线综合亚洲欧洲综合网站| 99久久综合给久久精品| 久久综合香蕉国产蜜臀AV| 伊伊人成亚洲综合人网7777| 天天综合网网欲色| 99久久综合精品五月天| 伊人色综合网一区二区三区| 浪潮AV色综合久久天堂| 亚洲综合在线另类色区奇米| 国产色综合一二三四| 婷婷五月综合色中文字幕| 色综合中文综合网| 激情综合色综合啪啪开心|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78| 亚洲国产综合91精品麻豆|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AV| 久久久久噜噜噜亚洲熟女综合| 天天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色天使亚洲综合一区二区| 六月婷婷激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