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舞及彝族山歌
彝族廣場舞。 資料圖片
每次去廣場上玩,我最喜歡欣賞人們跳民族舞。每當夜幕降臨,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人們穿著艷麗的民族服裝,彈著三弦琴,吹著竹笛,唱著山歌,手拉著手,圍成一個大圈一起跳舞。如果參加的人多,人們就自然而然地圍成幾圈跳,像篝火晚會一樣熱鬧。跳得盡興時,人們還會隨著音樂的節奏發出“喲!喲!”或“耶!耶!”的歡呼聲。
在云南昆明,廣場上跳的民族舞多以楚雄彝族的左腳舞、疊腳舞,大理白族的三跺腳等為主。人們跳舞時,唱的是山歌或民歌,多以表達男女思念和愛情為主。這些歌曲生動活潑,節奏明快;歌詞純樸自然,感情濃烈,思想健康。有的民歌采用比興的手法,比如《青菜心白菜心》:“青菜心白菜心/老表好良心/青菜苔白菜苔/小妹好人才/瞧著老表良心好/好良心 良心好/小妹喜歡你/瞧著小妹人才好/好人才 人才好/小哥喜歡你/瞧得著小妹(小哥)等著你呀/瞧不著小妹(小哥)也要等。”這首民歌非常質樸地表達了彝族阿哥、阿妹的互相愛慕之情,從簡單明了的歌詞中,可以看出彝族男女擇偶的標準:好良心、好人才。
還有彝族的《敬酒歌》:“彝家的酒,要大口呢喝,越喝嘛身上越熱和;彝家的火,要旺旺地著,火越旺生活越紅火!生病要吃草草藥,高興就要來疊腳;喝酒喝到太陽落,喝醉就當是睡著。”在這首歌里,讓人感受到彝族兄弟熱情好客、豪爽大氣的濃烈感情。每當客人到來,彝族兄弟總要拿出他們用苞谷、苦蕎或大麥釀制的清酒,用大碗喝酒,不醉不歸。好客的彝族人民不光喝酒,還要一邊彈著三弦琴唱歌、敬酒。千百年來,彝族人民形成了“無酒不成席,無歌不敬酒”的風俗。客人離席時,他們就唱《送客調》:“走是要走了,舍是舍不得……”
再如《疊腳歌》:“阿表哥,趕緊來,吉祥的火點起來;阿表妹,趕緊來,幸福的火燒起來……阿表哥,來疊腳,燒出一個新生活;阿表妹,來疊腳,疊嘛日子更紅火!”這首歌是彝族人民過節或休息娛樂時跳疊腳舞唱的,歌曲熱烈奔放,表達了彝族人民對紅紅火火幸福生活的向往。
也有的山歌直抒胸臆,非常直白。比如,《阿老表你要來尼嘎》:
女:阿老表,阿老表,你要來尼嘎!阿老表,阿老表,你要來尼嘎!不來就說不來的話,莫讓小妹尼白等著,不來就說不來的話,莫讓小妹尼白等著。
男:阿表妹,阿表妹,你要來尼嘎,你要來尼嘎!阿表妹,阿表妹,你要來尼嘎,你要來尼嘎!不來就說不來的話,莫讓阿哥尼白等著,不來就說不來的話,莫讓阿哥尼白等著……
如今,這些歌曲不但在彝族村寨流傳,還深受其他民族的喜愛。
此外,云南還有很多地方流傳下來一些優秀的民族歌曲。比如,大理白族自治州彌渡縣就有一首傳唱很久的情歌《彌渡山歌》:“依哪,山對山來崖對崖,蜜蜂采花深山里來,蜜蜂本為采花死,梁山伯為祝英臺。啦……依哪,梁山伯為祝英臺。”
也有的山歌經過改編后,現登上了大雅之堂。比如,由著名詞作家范禹和作曲家麥丁改編創作的《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表現了勤勞善良的彝族同胞純樸自然、熱愛生活而又熱情好客的性格特征。1957年,這首歌經周恩來總理指示,將它放到人民大會堂作為迎賓曲目,從此傳唱大江南北。
《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這首歌,出自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縣。如今,只要走進石林景區,遠遠地就能聽見這首歡快的歌曲。在風景區里的廣場上,你還能看到彝族男女老少敲著鼓,彈著三弦琴,邊唱邊跳、歡樂無比的景象。看著看著,你也會情不自禁地融入其中,跟著他們一起唱、一起跳。
當然,云南是我國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還有許多少數民族也流傳著思想健康、內容豐富、旋律優美的山歌,有些被音樂家們改編后走進了千家萬戶。這些歌曲反映了當地人幸福和諧的美好生活,再加上歡快的舞蹈,更彰顯了少數民族活潑開朗的性格及其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