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敘事醫學”對醫學科普創作的啟示
來源:《科普創作》 | 楊秉輝  2018年06月05日14:29

科學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應該造福于民。醫學是一門科學,在“造福于民”這個意義上,它的特征更加鮮明,因為它是一門直接服務于人類健康的學科。醫學與其他科學門類一樣,需要經過艱難的學習方能掌握。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每門科學都精通,故對一般公眾、甚至其他專業的科技人員而言,就有了普及醫學知識的需要。

如今經濟發展、科技進步,人們壽命延長,疾病譜轉變,大量的慢性病與退行性疾病成了人們健康的主要威脅。此類疾病與以往常見的傳染病、感染性疾病、營養不良性疾病不同,已非一方一藥或是一次手術即能治愈,病者往往需要終身在醫學照顧下維持健康的狀態。因此,必須讓病者及其家屬了解病之來由、病之發展轉歸、治療之對策、護理之方法,方能使病者遵從醫囑進而取得盡可能好的療效。此類疾病當然更應該以預防為主,而欲預防此類疾病,則不如“打疫針”預防傳染病之簡便,預防之法全靠人們踐行健康的生活行為。所以今日之病較諸以往的疾病,實際上更加需要對民眾普及醫學知識。

由于民眾需要、政府提倡,加以醫療衛生界以及媒體同仁之努力,我國的醫學科普事業近年有長足發展,較諸世界各國,至少在數量上不落后于人,對促進民眾健康貢獻良多。當然面臨新時代的新要求,醫學科普可能還需在廣度與深度上進一步努力。

比如:飲食宜清淡,通常也只認為是不宜過分油膩。一般涉及飲食問題的健康科普,大多也只說到控制脂肪的攝入,而較少涉及控鹽問題,有涉及的,也只說到宜少食用鹽腌食品之類,多導致大眾理解成食材應該新鮮,而少直擊我國民眾鹽的攝入過多的問題。而鹽之攝入過多則與我國高血壓發病率高、胃病患者多有密切的關系,實不能忽視。

又如講到吸煙對健康的危害,傳統的宣傳切入點都是講吸煙會引起肺癌,吸煙的人聽多了,也就不以為然了。其實吸煙與動脈粥樣硬化、心腦血管病的發作關系亦極為密切,而吸煙引起“老慢支”(老年慢性支氣管炎)以及由“老慢支”進展而形成的肺氣腫、肺心病等,統稱為“慢阻肺”(慢性阻塞性肺病)更是面廣量大,持續吸煙者更是勢在難免,所以在關于控煙的醫學科普內容中,這一點實在是應該強調的。

醫學科普工作的源頭是科普創作,要支撐我國龐大的醫學科普活動,自然需要有大量的作品。我國的醫學科普作品的數量應是不少,估計在科學的各個門類中必定名列前茅。不過在這方面的“短板”也是有的,即原創的、高水準的、為群眾所喜聞樂見的不多。

僅就“喜聞樂見”四字而言:醫學內容原本晦澀難懂,雖然如今隨著民眾文化水平的提高,醫學知識的普及,以及醫學科普作者的努力,這一難題有了逐步化解的跡象。不過,廣大讀者大多還是從自身疾病醫療的需要,或是希望能得到某種保健的方法才閱讀醫學科普作品的。

比如“肝不好”的人愿意看《慢性肝炎100問》、前列腺肥大了要找《前列腺疾病知多少》;人到中年了,方才想到要看看“補腎妙法”之類的文章。這是因為醫學科普作品即使通俗易懂了,大多仍是枯燥無味,若非必要,在如今快節奏的生活條件下又有誰愿意花許多時間來讀它呢?這就如某些影視作品“叫好、不叫座”一般,生這病的看了叫好,不生這病就不會主動找來看了。

因此,一些講疾病預防、勸人改善生活行為的醫學科普讀物,自然問津者少。這就涉及醫學科普作品的趣味性問題了。醫學內容涉及人的疾病和健康,確實也難使之有趣起來。這個問題事實上在醫學科普創作中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解決。

20世紀70年代,美國哈佛大學的恩格爾教授提出:“醫學應該從單純的生物學模式轉化為生物——心理-社會的模式。”即醫學是為人服務的,人不僅僅是一個生物體,人有心理活動,人的疾病與健康還與他所處的社會狀態有關,故醫學應該予以全面的關注。可惜20世紀70年代以后正是生物科技大發展的年代,盡管恩格爾的學說無人質疑,但生物學模式的醫學還是盡占了話語權。不過,近年來在醫學教育中有了“敘事醫學”的提法,敘事醫學指具備敘事能力、擁有敘事情景理解力的醫學實踐活動,醫務工作者的敘事情景理解力,就是醫務人員傾聽、理解、回應故事的能力,對于促進醫患溝通、促進患者的治療和康復具有重要的意義。

醫學教育要求學生將學到的醫學知識整合到具體的病人身上,敘說其得病后的痛苦、治愈后的喜悅,得病后社會角色的轉變等。確實,生病的是人,生老病死是事,人有七情六欲,事含悲歡離合。醫學既應是生物-心理-社會模式,醫學便應教育學生將生物學的醫學知識置身于病人的心理、社會背景中來學習,使之更貼近活生生的人的“真實世界”。這樣培養出來的醫生才會是一個充滿人文關懷的醫生。

科幻作品幾乎皆以小說的形式展開,科幻小說的內容固然是以當今科技為基礎的想象力的放飛,但能吸引讀者的恐怕還在于其中情節。一般讀者閱讀科幻小說的初衷未必是想了解其中的科學知識,因為讀者知道其中的科學知識并非真實,閱讀只是為其中曲折離奇的情節所吸引罷了,當然,讀后也增加了一些相關的知識,因為這其中的幻想本是以當今科技為基礎的。

科幻小說既然可以將一些科學知識升華植入編造的故事情節之中,那么醫學的事件原本便發生在人的身上,患者(有時是醫生)便是這事件的主角,生病是人生中的事件,病死了絕對是悲劇,治好了自然是喜劇。患者會有悲歡,家庭會有離合,比如生病使人失掉了升職的機會,病好了卻收獲了愛情……其實醫學是包含著極其豐富的情節的。只是過去醫務同仁受傳統的生物學醫學教育影響,只看到細菌、病毒、癌細胞,自然就沒了情節可言。

在醫學教育中提倡敘事醫學,便是為了使醫學回歸“真實世界”中來,使未來的醫生能更好地體驗患者的疾苦,更好地為患者服務。敘事醫學所涉及的人物、事件、場景正是寫小說的要素,可以將醫學的內容寫成小說,借用小說的形式來寫醫學科普,將枯燥的醫學知識植入其中,使冰冷的醫學知識得以通過小說主人公的體溫而溫暖起來;使單調的醫學知識得以借用小說情節的起伏而活躍起來;使無趣的醫學知識融入小說的故事之中而有趣起來。

其實在醫學科普作品中,近年來也有作者注意到此點,比如他們會寫道:“王老伯最近腰痛,他便去看了骨科醫生,醫生為他拍了X光片,告訴王老伯他患了椎間盤突出癥”。然后便是椎間盤突出癥的病因:一、二、三、四……椎間盤突出癥的治療:甲、乙、丙、丁……講開了。人物王老伯倒是有了,可惜王老伯很快退場了,自然不會吸引讀者的興趣,除非這位讀者正在腰痛。

近年我試著采用小說的形式來表述醫學的原理,普及健康的知識。繼2014年出版短篇醫學小說集《財務科長范得“痔”》之后,2016年出版了一部25萬字的長篇醫學紀實小說《祺東的黃興家醫生》,將乙型肝炎相關疾病之知識嵌入黃氏家族的百年興衰之中,希望讀者在了解自清末至今、中國南方農村地區民眾生活一個側面的同時,也可以了解一系列關于肝病的醫學科學知識。據稱,出版之后讀者反映頗佳。因此,2018年另一本名為《保衛科長莫有“病”》的短篇醫學小說集,也已經在出版過程中。

將敘事醫學用于醫學科普創作是醫學人文與醫學科普創作的一種融合,用寫小說的形式寫醫學科普,可借鑒的經驗不多,于我而言亦只是一種嘗試。但我相信,科學幻想小說既然能夠激起人們閱讀的興趣、使人們開拓科學思維,那么科學“紀實”小說就應該更有可能。至此,希望得到科普專家的指導,也希望醫學科普同道一起來探索敘事科普之道。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色综合婷婷在线观看66| 亚洲狠狠爱综合影院婷婷 | 综合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色婷婷99综合久久久精品|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中文成人网| 亚洲色偷偷狠狠综合网| 亚洲国产综合91精品麻豆| 婷婷综合激六月情网| 久久综合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69| 亚洲欧美综合精品成人导航|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日本亚洲| 一本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 久久亚洲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综合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网| 亚洲人成在久久综合网站| 亚洲伊人色欲综合网| 五月综合色婷婷在线观看 | 97色伦图片97综合影院|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99|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综合网| 综合在线免费视频| 99久久综合精品国产| 国产成人综合美国十次| 亚洲国产一成久久精品国产成人综合|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站中国|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综合色区在线观看| 久久99亚洲综合精品首页| 久久天天日天天操综合伊人av| 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另类小说色区色噜噜|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色在线| 一本久道综合在线无码人妻| 99sescom色综合|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YP| 色诱久久久久综合网ywww|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 五月婷婷开心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