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在海南講述秦漢文明 薈萃國內二十六家博物館二百多件珍貴藏品
來源:海南日報 |   2018年02月26日07:05

省博物館工作人員正在點交文物秦始皇兵馬俑

鎏金銅鹿燈

南越王漢墓“絲縷玉衣”

編者按

穿越時空隧道,與歷史來一場對話;戊戌狗年,與犬文物來個親密接觸。春節前夕,省博物館三展賀新春,《秦漢文明展》《普天同慶——清代萬壽盛典展》《金犬望福——狗年犬文物展》齊開展,向市民游客展現古文物之美、中華文化精髓。據悉,這三展也是省博祝賀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的系列展。

秦漢文明展

展出時間:5月13日前

文物看點:秦始皇兵馬俑、青銅詔鐵權、南越王漢墓出土絲縷玉衣、西漢文帝行璽、“熹平石經”殘石、西漢紙地圖

秦漢兩朝綿延400多年,是中國歷史上大一統王朝的開端。當時國家統一、經濟繁榮、疆土遼闊、民族空前融合,為中華文化脈絡的形成和民族性格的塑造奠定了基礎,亦對后世兩千余年的中華文化和藝術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而秦漢時期,也是海南島正式并入中國版圖的時期,是中華傳統文化浸潤海南島的發端,在海南歷史發展上具有重要意義。

從2月14日起至5月13日,在海南省博物館,廣大市民和游客都可以透過《秦漢文明展》展出的200多件秦漢藝術珍品,與秦漢兩朝來一場超越時空的對話,感受文物蓬勃不息的生命力,領略這一時期的政治、經濟、藝術與文化。

《秦漢文明展》薈集了來自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四川博物院、河北博物院、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徐州博物館等26家單位的200多件精美文物,透過古老深沉的歷史文化資源,再現秦漢文明。

珍貴文物述說秦漢文明

走進“秦漢文明”展廳,映入眼簾的是一組秦始皇兵馬俑及兵器。身披鎧甲、頭綰發髻的鎧甲軍吏俑,逼真形態令人賞嘆,在兵器、盔甲的呼應下,秦國赫赫雄師橫掃六合、一統天下的雄風躍然眼前。

鎧甲武士俑、銅矛、銅弩機、青銅詔鐵權、秦詔陶量、“楚太倉印”封泥、陶跽坐甲胄俑、導車畫像磚、“熹平石經”殘石等數十件文物,拉開了《秦漢文明展》在海南的第一個篇章“統一中國”,串起了秦朝統一度量衡、統一文字、統一貨幣“大一統”的歷史脈絡,闡釋著秦漢王朝對國家的經營與管理,突出著秦皇漢武開創性的豐功偉績。

其他“盛世笙歌”“不朽來世”“多元文化”“絲路交通”四個單元各有側重,樂舞陶俑、青銅宮中行樂錢、鎏金銀嵌寶石銅骰等器具裝飾品勾勒出王侯貴族在宮殿中日日歌舞宴樂、鐘鳴鼎食的奢華生活;絲縷玉衣、鎏金鑲玉銅枕、彩繪陶家畜等詮釋漢代王侯貴族對永生不朽的追求及獨具特色的喪葬習俗;四牛鎏金騎士銅貯貝器、紙地圖、漆木女巫等展品體現了秦漢王朝文化科技方面的軟實力以及邊疆各族的多彩文化,強調秦漢文明的多元和豐富;綠柱石、水晶串飾、玉云紋高足杯等域外舶來品或融合異域文化因素的中國制品,見證了秦漢王朝與域外的友好往來和文化交流。

環繞展廳一周,除了欣賞到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人類古代精神文明的瑰寶”的秦始皇兵馬俑外,甘肅省博物館館藏文物“青銅詔鐵權”備受矚目,一側鑲嵌一塊青銅詔版,是秦始皇統一全國度量衡法令得以實施的直接證物。

東漢時期的“熹平石經”殘石集漢隸之大成,在當時被奉為典范,開創了我國歷代石經的先河,對后世書法的發展影響深遠。透過秦漢文明展,大家可以近距離感受書法家蔡邕標準的八分隸書體,一睹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經本之容。

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展覽交流處副處長錢衛介紹,“考古出土的大量秦漢時期的文物內涵之豐富、工藝之精湛往往超乎我們的想象,各種青銅、鎏金青銅以及玉質酒器、漆器盡顯皇室貴族生活的極致優雅和奢華,各種忙碌的庖廚俑、樂舞俑以及百戲俑成為王侯貴族美好生活的創造者。”

南越王漢墓文物引人注目

《秦漢文明展》來到海南省博物館之前,曾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霸诤D系恼钩霰A袅酥袊鴩也┪镳^的部分展覽,不同之處在于,為了配合在南方的展覽,特別展出了廣州南越王漢墓出土文物,凸顯著嶺南地域特色?!卞X衛說,此外云南出土的四牛鎏金騎士銅貯貝器、孔雀雉雞飾高蓋銅杯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的玻璃杯等,詮釋著多彩的地區文化。

說到表現漢朝文明,多以長沙馬王堆漢墓、河北滿城漢墓、徐州楚王陵漢墓、咸陽漢景帝墓、廣州南越王漢墓等漢墓出土的文物為載體,“此前其他各大漢墓出土的文物均有展出,唯獨沒有南越王漢墓,這一次也算是彌補上了遺憾。”錢衛介紹。

《秦漢文明展》此次展出了20余件南越王漢墓出土文物,展現了秦漢文明的多元。其中西漢南越王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絲縷玉衣”引人矚目,用2291片玉石,以絲線穿系和麻布粘貼編綴而成的絲縷玉衣總長1.73米,是我國迄今所見年代最早、形制完備的玉衣。出土時,南越王尸體已經朽爛,玉片也散落在地,專家耗費3年多時間才將其修整復原。

展廳內一枚純金鑄成的“文帝行璽”龍鈕金印十分精美,是我國目前考古發現的最大的一枚西漢金印,也是唯一的漢代龍鈕帝璽。之所以稱為龍鈕金印,是因為它的印紐是一條盤成S形張牙舞爪的游龍,這條龍的龍首伸向一角,有兩個大耳朵。翻開印面,在田字格中,是陰刻篆書“文帝行璽”四個字,字體工整,剛健有力。

秦漢時期的“絲路交通”

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絲綢之路隨之開通,中國的絲綢、漆器、銅鏡等源源不斷地向外輸出,域外的珍奇物品、香料、寶石等輸入中國,異域文化逐漸融入漢文化中。

秦漢時期,孤懸海外的海南島正式并入中國版圖,秦還在嶺南設立了南???、桂林郡、象郡,海南亦成為“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的中轉站?!啊肚貪h文明展》‘絲路交通’主題緊密結合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不僅契合在海南展出的特點,也鼓勵大家探尋中華文明與世界其他文化間的關系?!卞X衛介紹。

海南文化多元,海洋文化極具特色,東方文化與海外文化并舉。錢衛說,為了引發更多海南觀眾的共鳴,在“絲路交通”版塊,就特別展出了在廣州發現的陶船,這無疑是秦漢時期先人對海洋的探索。

展覽中,鎏金銅象和犀牛散發濃郁的東南亞風情;裂瓣紋式樣的銀飾,透著古代波斯或羅馬文化藝術的氣息;鎏金銅當盧馬具,展示秦漢與北方草原文化的交流;劉漢造石獅的造型,帶著古代波斯和希臘文化藝術的氣息;大量寶石和玻璃器物,說明中國南方海港與南亞、東南亞等地的聯系。

這些文物故事,是中國與世界各地在千年交往中未曾間斷的注腳,促進了秦漢時期中國與周邊國家以及西方國家的文化交流,彰顯了秦漢王朝開放和包容的胸懷。就當各類物品在“絲綢之路”上往來時,彼此間的思想、政治、宗教、文化、科技等社會生活各領域的文明交融也正在發生。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案兄x國家文物局把國寶帶到海南來,透過這些精美文物和學術研究成果,海南的觀眾能從這場視覺盛宴中讀懂秦漢文明?!笔∥捏w廳廳長林光強說。(王玉潔 圖\海南日報記者 宋國強)

主站蜘蛛池模板: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激情| 一本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网|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人守人婷| 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蜜芽| 久久狠狠色狠狠色综合|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亚洲|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久久久| 香蕉蕉亚亚洲aav综合| 色综久久天天综合绕视看|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影院|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日日五| 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合五月| 亚洲综合视频在线| 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蜜芽| 色天使久久综合给合久久97色| 一本色道久久88精品综合|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绿色| 99sescom色综合| 久久本道综合久久伊人| 狠狠综合亚洲综合亚洲色|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2020| 久久久久综合一本久道| 久久影视综合亚洲| 精品久久人人做人人爽综合| 色综合久久天天综合|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专|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1尤物| 久久综合图区亚洲综合图区| 东京热TOKYO综合久久精品| 99久久婷婷免费国产综合精品| 狠狠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网| 激情综合丝袜美女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碰 | 色先锋资源久久综合5566| 国产91色综合久久免费| 久久综合偷偷噜噜噜色| 亚洲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 色偷偷狠狠色综合网| 亚洲啪啪综合AV一区|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