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價值觀百場講壇”走進河南西峽
百場講壇第五十八場活動現場。
周文彰在百場講壇宣講。
現場互動提問。圖片均為李晉、封德攝/光明圖片
新華社鄭州8月23日電(記者李嘉南)8月23日上午,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報社共同主辦的“核心價值觀百場講壇”第五十八場活動在河南西峽舉行。國家行政學院原副院長周文彰做了題為《實現家風和政風的良性互動》的報告,并與現場觀眾和網友進行了互動。
“來到西峽,第一印象,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氛圍很濃,進一步知道了西峽‘傳樹爭做’活動,而活動擺在第一位的就是‘傳家風家訓’。”周文彰以“傳家風家訓”為切入點,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落實在家風政風上,家風和政風關系的價值追求,如何實現家風和政風關系的價值目標以及家風和政風關系的幾點啟示四個方面著力論述了家風和政風為何要實現良性互動,如何實現良性互動。
“如何對待家風的實質就在于,究竟是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還是為自己和家庭謀利益。”周文彰認為,家風和政風相互滋養,相互校正,家風為政風提供道德基礎,政風為家風增添政治內涵,家風為政風提供親情動力,政風為家風增添社會壓力,好的家風讓不良政風消失在萌生狀態或迷途知返,好的政風讓不良家風湮滅在醞釀階段或失去變現條件。家庭成員對自己、從政者對家庭成員都要“約法三章”,通過制定家規來保障家風和政風的良性互動。
在場干部群眾及觀看直播的網友們紛紛表示,聽了報告,感觸頗深,獲益匪淺。西峽縣白羽街道辦事處基層公務員俆丹表示,報告中關于家風就是政風的論述對自己很有啟發。從小父母就教育自己要愛崗敬業、有禮有節,作為基層公務員,這種家風自然而然地帶到了工作崗位上。今后更要敢于擔當,全心全意為廣大群眾服務。
本場活動由西峽縣委、西峽縣人民政府、光明網、中國倫理學會承辦。光明網、光明日報客戶端、光明網新浪微博對本次講座進行了現場直播。當地300余位干部群眾到現場聆聽了講座,來自全國的網友通過微博與活動現場進行了互動,截至活動結束,微博閱讀量達到25.2萬。
■活動背景
西峽 用核心價值觀優化政風 淳化民風
西峽地處河南省西南部、鄂陜豫三省交會地帶,是一個“八山一水一分田”的深山縣。歷史上這里是交通要塞、水運碼頭,有“通陜甘之孔道,扼秦楚之咽喉”“陸通秦晉,水達吳楚”之稱。
近年來,該縣立足南水北調中線主要水源涵養區,緊緊圍繞高效生態經濟示范區、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中原健康養生核心區,好山好水西峽、宜居宜養西峽、創新創業西峽、活力魅力西峽“三區四西峽”建設目標,走出了一條“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的科學發展路子,涌現出“西峽企業家現象”“西峽教育現象”“西峽好人現象”等一大批具有時代特征的“西峽現象”。2016年以來,該縣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如何踐行、優秀傳統道德文化如何傳承、政治生態和社會生態如何優化等課題,在全縣開展了以“傳家風家訓、樹公德美德、爭先鋒先進、做好人好事”為主要內容的“傳樹爭做”教育活動,以此深化道德建設、豐富文明創建、提升全民素質、激勵創新創業,著力讓核心價值觀在具體實踐層面成為行動,讓優秀道德文化在家庭細胞層面成為基因,讓創先爭優在干事創業層面成為動力,讓凡人善舉在普通崗位層面成為習慣,讓清風正氣在“兩個生態”層面成為主流,致力探索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西峽模式”。
西峽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楊好寧說,“核心價值觀百場講壇”走進西峽,必將在全縣上下進一步激發和形成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對淳化社風民風、優化黨風政風將起到極大的推動和促進作用。
■現場反響
傳家風家訓 促政風優化
“作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大型公益活動,‘核心價值觀百場講壇’能夠來到西峽縣,必將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基層落細落小落實,改善和優化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態起到‘催化器’和‘加速器’的作用。”西峽縣委書記孫起鵬由衷感慨。在兩個多小時的演講中,周文彰從怎樣實現家風和政風的良性互動,避免家風和政風的惡性循環入手,引入大量的正反兩方面的典型案例,告誡所有在場的觀眾“領導干部要想帶出好的作風,首先要嚴格治家”,要求廣大黨員干部的家庭成員對自己、從政者對家庭成員都要“約法三章”。聽講同志紛紛表示,要認真汲取優秀傳統家風家訓的精華,繼續深化正在城鄉開展的以“傳家風家訓、樹公德美德、爭先鋒先進、做好人好事”為主要內容的“傳樹爭做”教育活動,以此來優化政風、淳化民風,為西峽社會生態和政治生態的形成提供原動力。
在認真聆聽了周文彰的演講后,南陽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富治表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項常抓常新的工作,實現民風政風的良性互動是優化社會生態和政治生態的必然要求。下一步,將創新工作方式,抓好結合融入、強化實踐養成,推動核心價值觀入腦入心、入言入行,確保核心價值觀建設常態長效、落小落實,為建設大美南陽、活力南陽、幸福南陽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撐。
(本報記者 王勝昔 本報通訊員 封德)
■專家觀點
周文彰:家風與政風相互滋養 相互校正
人類政治生活早已證明,家風和政風可以相互滋養。所謂相互滋養,就是家風為政風提供道德基礎和親情動力,政風為家風增添政治內涵和社會壓力。
家風對政風的滋養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家風為政風提供道德基礎。好的家風就是有效的教誨、無言的氛圍,讓家人深受感染和熏陶,助推立德立行、成人成才。另一方面,家風為政風提供親情動力。好的家風以親情的愿望和力量,推動或感召領導干部樹立好的政風。
政風對家風的滋養也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政風為家風增添政治內涵。領導干部會告訴家庭成員,我們家的家風如何,不僅關系到這個家庭的形象,而且關系到領導干部的形象、黨的形象。另一方面,政風為家風增添社會壓力。社會對從政者的期盼和監督,必然對領導干部的家風形成巨大的社會壓力:他們強烈要求家庭成員只能向好向善,不能隨意造次。
同時,家風政風可以相互校正。好的家風讓不良政風消失在萌生狀態,或者讓領導干部迷途知返。反之,政風不正,則會為不良家風提供便利,甚至推波助瀾。
領導干部應獲得三點認識:一、家風就是政風;二、家風能腐蝕政風;三、家風好壞關鍵在領導干部。在家風和政風的關系中,領導干部始終處于主導地位,起著關鍵作用。每一個領導干部都要自覺當好家風的掌舵人、政風的清醒者、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帶頭踐行者。
(本報記者王勝昔、崔志堅整理)
■ 專家點評
陳娛(中國倫理學會理事、河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
用核心價值觀推動家風和政風的良性互動
周文彰教授對家風和政風的論述與講解,內容豐富,思想深邃,結構嚴謹,娓娓道來,是一次非常精彩的演講。
厘清家風與政風的相互關系有助于我們更深刻理解:好的家風如何以親情的愿望和力量推動或感召著從政者樹立好的政風;有助于我們更深刻認識:如何推動核心價值觀在家風與政風的良性互動中堅守道德的力量,引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周教授對所提問題給出了非常好的解決辦法。例如,周教授對推動家風、政風良性互動的“家規保障”的作用進行了深刻獨到的分析。他提出了“家規保障”具有的雙重性質,既需要家庭成員對自己“約法三章”,“不施壓”“不說情”和“不插手”三個方面,也著重強調了領導干部對家庭成員進行“約法三章”,而且后者實際上具有更重要與意想不到的作用。“約法三章”有助于領導干部在家風與政風之間保持良性的互動,避免家風和政風的惡性循環,以廉潔家風涵養清正黨風、政風,讓核心價值觀在家風與政風的良性互動中落地生根。
古人云:“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家風正則政風淳,政風淳則民心順。因此,領導干部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教和家風,廉潔修身、清正齊家,讓好家風帶出好政風,實現家風與政風的良性互動,促進黨風政風的改善,凈化政治生態,推動社會文明進步,形成良好社會風尚,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每一個公民、每一個家庭中生根發芽。
(本報記者王勝昔、崔志堅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