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稀飯科幻”的中國性——夏笳閱讀印象
來源:文藝報  | 白惠元  2017年08月21日09:04

傳統意義上的“科幻世界”是一個男性世界,而夏笳是一位女作家。更重要的是,夏笳并沒有隱藏起自己的性別視角,而是十分坦然地將女性觀察世界的方式融入科幻寫作。夏笳的作品具有別樣的中國性。在文體的邊界處,我們讀到的不只是“硬科幻”與“軟科幻”的對話,更是西方理性邏輯與中國抒情傳統的對話。

對中國科幻小說而言,夏笳是闖進來的。

傳統意義上的“科幻世界”是一個男性世界,而夏笳是一位女作家。更重要的是,夏笳并沒有隱藏起自己的性別視角,而是十分坦然地將女性觀察世界的方式融入科幻寫作。在性別的維度上,夏笳的小說一直是科幻界的異類。從她闖入科幻世界起,爭議聲就不絕于耳:這也算科幻?這樣的科幻是不是太“軟”了一點?這分明就是比軟飯還軟的“稀飯科幻”吧?

所謂“硬科幻”(以劉慈欣為代表)與“軟科幻”,表面上是在區分科幻寫作的“強度”,實際上包含著某種性別偏見。這集中表現為原教旨主義科幻粉絲對技術理性的執迷,以及對心理感性的拒斥。但夏笳對此并不在意,她甚至越來越習慣用“稀飯科幻”來進行自我指稱,因為她認為,這種自我軟化且自我肯定的異類姿態,本就是對科幻界主流話語體系的一種挑戰。換句話說,科幻何必論“軟”“硬”?對任何藝術門類來說,過分清晰的邊界感都是一種傷害。任何藝術成規自誕生之日起,不就等待著被打破的那一天嗎?如此說來,夏笳的小說似乎總是在自覺挑戰著某種邊界,比如她的處女作《關妖精的瓶子》(2004),那本是一場十足“堅硬”甚至有些枯燥的科學史探尋,卻因為“麥克斯韋妖”的介入而變得柔軟靈動。知識考古,抑或成人童話?難怪銀河獎評委王逢振這樣評價:“典故、知識、隱喻融合在一起,耐咀嚼,有韻味;算不算科幻?模糊;但模糊本身就有意思?!?/p>

當然,一個成熟的寫作者絕不可能是自我“模糊”的。對夏笳而言,經過早期創作的“模糊”策略,她的問題意識日漸清晰起來,這很大程度上歸功于她在科幻作家之外的另一重身份,即作為中國科幻文學研究者的王瑤(夏笳本名)。王瑤曾就讀于北京大學中文系,師從戴錦華教授。她的博士論文題目是《全球化時代的恐懼與希望:當代中國科幻文學及其文化政治(1991-2012)》,她試圖在這個全球化時代,找到中國科幻文學自身的位置,可以說,這一問題意識有力影響著作為科幻寫作者夏笳的后續創作。

2012年夏,在芝加哥的世界科幻大會上,一位美國科幻研究者向中國科幻作家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問題:中國科幻的“中國性”是什么?(What makes Chinese Science Fiction Chinese?)夏笳在文中回應道:“如果說,科幻小說作為一種文類,誕生于現代人作為現代歷史創造者的恐懼和希望之中,而其創作素材——大機器、交通工具、環球旅行、太空探險——亦直接來自于現代資本主義所開啟的工業化、城市化與全球化進程,那么,當這種文學形式在20世紀初被譯介到中國時,它則更多時候是作為一種與現代性(modernity)有關的幻想與夢境,參與著中國夢的建構?!睆耐砬宓膹妵畨?,到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科普教育,再到晚期資本主義時代的民族寓言,20世紀的中國科幻一路走來,始終與中國歷史的具體情境相伴而生。正如中國科幻讀者從西方科幻小說中讀到了“人”,西方讀者或許也可從中國科幻小說中讀解出一種另類現代性經驗,并“想象一種不一樣的未來”。

除卻內容層面,中國科幻的形式實驗也同樣值得重視。尤其是新世紀以來的中國科幻寫作,我們已經很難簡單地使用“民族風格”來定義它們。在夏笳、陳楸帆、飛氘等科幻新生代的筆下,我們雖然可以從中辨認出中國空間原型,但形式特征卻是世界性的,是多種元素相互融合的結果,這些元素可能是文學的、藝術的,甚至是媒介的。以夏笳的《百鬼夜行街》(2010)為例,故事的發生空間“鬼街”顯然緣起自北京那條著名的不夜食街。作者用懷舊的審美目光審視著“鬼街”的日常生活,市井氣息濃厚。在歷經驚蟄、大暑、寒露、冬至等四個節氣之后,小說迎來了頗為強力的結尾:鋼鐵蜘蛛入侵鬼街。在工業現代性的沖擊之下,市井江湖不過幻夢一場,徒留頹廢之殤。從形式上看,這是中國鬼故事傳統與西方科幻小說傳統的對話。小說的主要人物關系套用了徐克電影《倩女幽魂》的三角模式,作者在聶小倩、寧采臣和燕赤霞之間勾織出一幅異世界圖景。最終,機器毀滅了鬼,留下了惟一幸存者。作為整條鬼街惟一的活人,寧采臣選擇留在這個異世界,這是他不顧生命的任性與偏執,也是他的信仰。如果說,寧采臣對鬼街的戀戀不舍是一種文化選擇,那么夏笳也是如此,她始終在“異類”的立場上對話中國科幻,并對那些科幻之外的中國傳統文體戀戀不舍。

在這個意義上,夏笳的“稀飯科幻”具有別樣的中國性。在文體的邊界處,我們讀到的不只是“硬科幻”與“軟科幻”的對話,更是西方理性邏輯與中國抒情傳統的對話。從前,我們太過重視科幻文學里的“科”字,而現在,我們是不是可以把注意力轉向“幻”字?如果“科”是一種技術強度,那么“幻”就是想象力,是中國古典文學的柔性傳統。以“幻”字為綱領,我們就可以懸置“這篇小說算不算科幻”這樣的本體論問題,而是深入討論一些更有意義的話題,比如,這篇小說是否真正具有想象力?它是否提供了一種想象中國乃至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獨特方法?可以想見的是,未來的中國小說會加入越來越多的科幻元素,因為技術革命正在發生,后人類時代已經到來,科幻小說里的那些預言都會一一實現。此時此刻,我們關注科幻文學的獨特價值,不只因為它是一種被當代文壇長期忽略的文體,更因為它是一種基于“人類”立場的思維方式。

作為研究者,我們常常遭遇科幻小說的“烏托邦”屬性,這似乎在告訴我們,科幻是關于未來的。但是近年來,也存在著諸如“科幻現實主義”這樣的混搭術語,用傳統文學研究的視角來介入中國科幻小說的批評現場,寄托著科幻讀者對描摹現實的渴望;而真正回顧中國科幻小說發展史之后,我們又會發現,后發現代化國家的科幻小說總是在西方的“影響的焦慮”之下,其滯后性揭示出中國科幻的過去時態。在這個意義上,我們似乎沒有必要再糾結于科幻的時間向度??苹眯≌f究竟是指向過去、現在還是未來,這并沒有那么重要。真正重要的是,科幻提供了一種自由組織時間的寫作方法,它即便有時間向度,也應該是多重的,先放射,再聚合。

盡管我們常說,科幻的魅力在于想象未來,但這種未來絕不是憑空而造,而是應該呈現出具有超越性的全新價值觀,那或許正是“人類命運共同體”。正如詹姆遜所說,科幻是一種“未來考古學”,優秀的科幻文學應該把過去、現在與未來凝聚在文本敞開的同一瞬間,就像夏笳近作所取的有趣標題:《2044年春節舊事》。未來何以成為“舊事”?這或許是在提示我們:中國科幻文學應是一種“作為未來的過去”(哈貝馬斯語),未來正在以過去的形式被人們所感知,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責任去閱讀它,進而把握它。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博士后)

主站蜘蛛池模板: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系列| 天天干天天色综合网|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 婷婷综合久久狠狠色99H| 麻豆精品一区二区综合av| 狠狠久久综合伊人不卡| 亚洲丁香色婷婷综合欲色啪| 色狠狠久久综合网| 国产色婷婷精品综合在线| 狠狠色丁香婷婷久久综合五月|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a∨| 日日AV色欲香天天综合网|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综合 | 久久久综合香蕉尹人综合网| 国产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色婷婷五月精品综合在线| 小说区综合区首页|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专| 亚洲综合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99啪ak| 天天影视色香欲性综合网网站| 色婷婷综合缴情综免费观看| 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 综合激情五月综合激情五月激情1| 色综合天天综合中文网| 久久综合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 国产综合成人久久大片91| 欧洲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丁香五月综合缴情综合|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精品蜜桃| 91亚洲精品第一综合不卡播放|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四虎久久无码一级| 亚洲国产综合久久天堂| 一本丁香综合久久久久不卡网站| 亚洲av永久中文无码精品综合| 开心婷婷五月激情综合社区| 国产综合成人亚洲区| 亚洲 综合 国产 欧洲 丝袜 | 亚洲综合一区国产精品| 天啪天天久久天天综合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