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遺產日將推廣非遺傳承實踐經驗 成都國際非遺節6月10日至18日舉行,全國同步開展1700多項活動
5月23日,文化部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啟動2017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以下簡稱“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活動。今年遺產日活動主題為“非遺保護——傳承發展的生動實踐”,口號為“保護非遺——在生活中弘揚,在實踐中振興”“保護傳承非遺,展現生活智慧”“活力社區,活態非遺”“振興中國傳統工藝”。
自2006年起,國務院將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設立為“文化遺產日”。2016年底,國務院將“文化遺產日”調整為“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凸顯了國家對文化和自然遺產工作的高度重視。
發布會介紹,今年遺產日前后,文化部將組織開展一系列非遺宣傳展示活動。屆時,全國將有包括成都國際非遺節在內的1700多項活動同步開展,全面推廣非遺傳承發展的生動實踐經驗,突出展示黨的十八大以來非遺保護工作所取得的優秀成果。
第六屆成都國際非遺節將于6月10日至18日舉行。本屆非遺節以“傳承發展的生動實踐”為主題,遵循“走進生活、活態活力”的理念,以“世界風、中國節、中國戲、中國藝”為主線,舉辦國際非遺系列大展、國際會議和國際論壇、非遺競技、中國傳統表演藝術進社區等一系列活動。非遺節將緊扣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振興傳統工藝的使命,積極動員國際國內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全面展示非遺的獨特魅力和保護成果。
此外,在文化部的組織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各相關單位,包括中國非遺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參與高校等,都將組織豐富多彩的非遺宣傳活動。如上海將在大世界舉辦“百年薪傳承——非遺嘉年華”;河北將聯合北京、天津在廊坊舉辦“第三屆京津冀非物質文化遺產聯展”;恭王府將舉辦“非遺服飾秀”;中國昆曲古琴研究會將舉辦“良辰美景——古琴昆曲演出季”;國家圖書館將舉辦“非遺講座月”;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將舉辦“融古鑄今——2017中國國際當代金屬藝術精品展”等。
據了解,今年遺產日活動具有以下特點:一是貫徹中央關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一系列文件精神,堅持宣傳正確的非遺保護理念;二是聚焦非遺實踐,注重體現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三是積極動員各種力量參與,著力構建全社會宣傳非遺保護的系統化、常態化格局;四是積極創新活動形式,最大限度地提高遺產日活動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成都國際非遺文化節主場活動一覽
開幕式暨主場活動啟動儀式
世界風 “五洲非遺薈天府”開幕式展演
非遺博覽園展演(44場)
進社區展演(24場)
成都國際非遺節十周年回顧展
“一帶一路”國家手工藝展
中國戲 中國傳統表演藝術推介展演(78場)
中國傳統表演藝術進社區交流展演
(308場)
中國節 中國24節氣與我們的生活
中國部分民族民俗節慶展
成都傳統民俗體驗活動
中國藝 中國傳統手工藝傳承發展主題展
中國傳統工藝競技成果展
中國傳統武術展演
非遺產品交易展
非遺·味道——中華美食展
藏羌彝文化產業走廊展
西藏·國際藏醫藥學成果展
天府記憶 四川省非遺傳承與發展主題展
“巴蜀工匠”非遺精品展
“天籟之音”四川非遺聲音記錄檔案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