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翔(管平潮):宏觀與微觀——從網絡作者到網絡行業
浙江省網絡作協副主席 張鳳翔(管平潮)
我沒有像他們把發言稿都放在紙上,我放在手機上,看起來好像不太正宗,我好像一直在看手機,其實一直在為發言稿準備,本來覺得沒什么,結果前面的同仁說得太好,所以壓力很大。
首先我感慨一下,之前的幾位同行都說到一個詞:堅持。看了臺上的這些人,我有一個感慨,其實我們臺上沒幾個人,但是作為網文的老兵,唐家三少、血紅固然算,但我可能也算一個。這么多年過去了,我們臺上寥寥幾人里面就有三個老兵,可見這個堅持是有多么不容易。
我想問兩個層面來說,首先我結合自己多年的創作經歷說一點“干貨”,如果有想加入網絡作者陣營的話,也可以參考一下。同時也想說一下這個行業,因為作為這個行業的老兵,也真的為這個行業很操心,總是想以多年的視點來看這個產業的何去何從。
第一個層面,如果大家想成為網絡作者的話,需要注意什么。第一點,我最大的感想就是你寫網文,一定要時刻牢記,要從讀者的感受出發。我認識很多很厲害、很有才華的人,他們都說網絡文學也就那樣吧,我只是不寫而已,我一寫肯定驚天地泣鬼神。我心里想也未必,因為他們往往不是從讀者的角度,總是忘記這一點,總是從自己的角度,我自己想什么,想描寫美食、想吟詩作賦,其實根本沒想到過大家不喜歡。我一直在寫作,昨天正在更新的《血歌行》新的一卷的卷名有兩個候選人,對用劍舞靈舟還是用白骨圣杯感到十分糾結,我把這個問題發到作者群和讀者群,得到的答案是完全相反的,作者群里面都說劍舞靈舟好,讀者群里面是截然相反的答案,覺得白骨圣杯很好,特別有信息量,特別吸引他們去看,你看,作者的回答就是忽略了從讀者的感受出發。
前面幾位巨神說了很多,我也特別感謝,但是我想補充一點,其實我們還可以擅用工具。互聯網時代,現在是移動智能手機時代,我結合我自己寫作特別是立提綱的時候所做的事情跟大家分享一下。用手機可以記下很多點,可以隨時記下來一些東西。《血歌行》我籌備了一年多,現在也是全版權,書寫出來以后就要考慮游戲,游戲有很多的設定表,我這本書構造了一個世界,籌備的一年多中,做了好多張設定表。前三年我也是網易的游戲主策劃,用visio去畫人物關系圖非常復雜,其實可以擅用工具,只要有心都做得到,很簡單。對你的劇情設計,不是說我為了用它而用它,其實很有幫助。分享我一個小技巧,你在做大綱的時候,做劇情你可能會想到用word文檔來做,其實這時候也可以用表格來做。大劇情一環一環地下來,做這個表格有什么好處呢?我自己在前面加一列,每一行的劇情我都用一種顏色來表達它的劇烈情緒,是輕松的還是劇烈的,是張的還是馳的,如果輕松一點用冷色色調,激烈一點就是暖色色調。這樣有什么好處呢?方便最后一見了然,總體把握到你的情節,一本好的書引人入勝要一張一弛。這時候可以看到什么結果?前面色彩的表示程度如果是一個循環彩虹條或者是五彩光譜,那是最好的。
我同時也是浙江省網絡作協的副主席,作為一個老兵也經常在思考,因為從事這個行業當然要對這個行業很關注,所以我也從宏觀的角度跟大家分享一下。首先我覺得網絡文學是大有前景的,首先給從業者打打氣。受莫言推崇的那位意大利文學巨匠海爾文諾都說過,他對文學怎么描述呢?文學是一種生存功能,是人們尋求輕松、是對生活重負的反作用力。我覺得網絡小說一大特色就是輕松、娛樂,人家文學巨匠都這么說,就更加有自信了,這個行業是能立得起來的。而且從整個時代來看,工業時代是把我們的這個物質世界給打造起來了,互聯網時代是把連接給全面鋪開了。這些框架都已經搭好了,剩下什么呢?就是唐家三少說的內容,剩下的就是唐家三少以他們為代表的這些作者和公司,來填這種柔性的東西。從宏觀的角度,我們這個行業也是很有前途的,所以在座的領導或者評論家們也多多關注我們這個行業,這個行業也是有未來的。
唐家三少說了,他希望網絡文學能夠進行一些輸出。我覺得網絡文學是最適合文化輸出的。我個人覺得幻想文學更適合出海遠航,承擔一些文化輸出的功能。最簡單來說,可能一些社會制度不一樣,意識形態不一樣,但是關于幻想、關于做夢,或者關于一些神話大家都是通的,無論羅馬神話還是北歐神話,還是我們的古代女媧開天地等等,都是相通的,這個時候幻想文學是最容易到達別的國度的。最近網易出了一款手游《陰陽師》,完全就是日本的一個東西拿來改的,結果半個月時間就登上蘋果暢銷版的第二名,這非常不容易,你看日本其他東西沒有傳過來,但是這種幻想文學的東西傳給我們了,而且這么火。我覺得唐家三少剛才說的公司特別有前途。曼威公司是一家美國的漫畫公司,它的漫畫改編成13部電影,全球票房變成了100億美元,我們要挖多少的礦和煉多少的粗鋼材才能搞定這個事情,所以這是一個金礦。為什么說文化輸出呢?比如去年《瘋狂動物城》,一個動畫片最后拿到了15.3億人民幣的票房。我重點不是說它的票房,這么多票房說明有這么多人看,其實里面就有它的文化輸出,結束曲就叫《嘗試任何東西》,這其實是美國的一種精神。人家就通過這么好看的文藝作品來承擔他們的一些文化輸出的東西,他們的觀點就能到達全世界。我舉一個例子,我們也有我們的傳統美德,比如勤儉節約,大家仔細想一想,勤儉節約是世界主流的一個思潮嗎?不是。為什么?因為我們沒有文化輸出,我們沒有大力宣傳這個主角這么一個帥哥、美女或者很正義的英雄他其實很節約,我們缺少這樣的載體。
同時我們也要有危機感。我一直很有危機感,昨天我跟阿彩也交流過,甚至從談話當中我自己一機靈,突然說了一個詞:傳統網絡作家。你也要有危機感,哪一天一個過去的模式可能就不適用了,所以我非常認同唐家三少的一些嘗試,拍電視劇。世界多元,娛樂手段更多元,休閑手段更多元,人一天的知道是固定的,總共24小時,別的多少,另外自然就少了。先是有手游,后來有直播,還有VR,都在占用網絡文學的時間,科技界有一個反摩爾定律,出現新技術的時間越來越短。我們雖然做內容,其實我們依賴于科技技術的進步,所以要有危機感。
我想一下我們的出路是什么呢?第一個是太陽底下無新事兒。現在所謂一些傳統文學也是當年的新流派。我還學習《艷陽天》,它是我小時候的神書,我每年寒暑假都看好幾遍,我從里面學習了情節到了高潮的時候各種人物的表現,符合他個性的表現,我的小說里面也照樣用,向經典、向前輩們學習。還有核心技術的融合。新技術真的是決定我們藝術形式的。比如去年的藝術家的一個奧斯卡電影,從無聲電影到無聲電影,我們融合的同時牢記內容的根基在哪里,比如你來一個VR我就寫一個VR小說。
我還有一個想法,我覺得網絡文藝供給側也需要改革。我自己想,三個詞,降速、減速、提質,就是說更新的速度其實可以降下來,其次要減少數量,不要動輒幾百萬、上千萬,再者提質,一切目的是為了提升它的質量。因為IP浪潮帶來了這種可能性。我最近比較郁悶的是什么呢?我才寫了一半,結果人家根本不管你字數多少,然后直接談別的,就簽了約,我和書站的合同還有幾十萬字沒結束,但是為了契約精神只能含著淚繼續寫。真的是可以降速、減速、提質,因為變故到來的時候,我覺得能浮在上面生存下來的還是優質內容。
這些危機可能很少有人提,現在中國對網絡文學是風起云涌的大時代,尤其我們人口眾多,我們其實擁有著天生的巨大優勢,人越多,效果更加顯著。我大概幾個月前受香港各個大學聯合搞的一個論壇的邀請,和香港本地的作協碰撞一些觀點,我其他都不講,有說大陸完全風起云涌、日新月異的一個大時代,我覺得我們要珍惜。從我們從業者的角度,一要不違法,二要自律、要謙遜。
我希望政府的政策能夠重引導,細分措施。我覺得我們其實起來很弱小的,希望各方面都給我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