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驚鴻:從文化自信到文化自覺
全國網絡文學重點園地聯席會辦公室副主任 肖驚鴻
中國作協一直高度重視網絡文學的發展,重視網絡文學工作,特別是在深入學習習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后,在大力發展網絡文藝的指導思想引領下,更加清醒地認識到網絡文學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網絡文藝的基礎,網絡作家是中國當代文學創作隊伍中不容忽視的重要力量。引領網絡作家在網絡文學創作總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提升作品的思想性和藝術性,讓網絡創作充滿正能量,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起到重要作用,是中國作協網絡文學工作的宗旨和方針,在中宣部的指導下,中國作協發揮行業優勢和力量,在實踐中探索,初步總結出網絡文學工作的一點經驗。這些經驗概括起來是:一個制度、十一個機制。
先說一個制度,建立了全國網絡文學重點園地工作聯席會制度。中國作協從2009年起,為適應網絡文學的發展,經中宣部批準建立了全國網絡文學重點研究工作聯席會制度,目前經過幾年發展,已經有全國網絡文學重點網站共42家加入了聯席會,基本上每月召開一次會議,到目前召開75次。最近這幾個月因為每個月都有一次大型活動,所以也涵蓋了我們的聯席會。每一次會議都由黨組書記處分管書記參加并講話。多年來通過聯席會制度,我會與全國各大網絡文學網站已經形成了穩定牢固的機制和業務關系,在這個平臺上,為引導、協調、團結、服務文學網站和網絡作家,實施了一系列的有效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聯席會制度已經成為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工作的一個重要抓手。
第二,建立全國“一盤棋”的網絡文學組織機制。為了貫徹習總書記講話精神,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大力發展網絡文藝的意見,中國作協成立了網絡文學委員會,由各省市作協成立了網絡文學工作組織。經中國作協黨組研究決定,按照中國作家協會章程,中國作協網絡文學委員會于2015年12月成立,網絡文學委員會由作協的創作研究部負責聯系,在作協黨組書記處的領導下開展工作。作為作協的一個專業委員會,網絡文學委員會的成立標志著網絡文學作家、網站、批評家學者擁有了自己的家園。各省市作協根據本省市網絡工作的具體情況,也開始陸續建立網絡文學的工作組織,比如像上海作協、廣東作協、江蘇作協、浙江作協、四川作協、重慶作協等都成立了網絡作家協會,河南作協成立了網絡文學學會,另外全國公安作協還成立了網絡文學學會。這些網絡文學組織的建立加強了各級作協對網絡網絡文學的管理,也便于中國作協在全國作協系統內開展網絡文學工作。
第三,建立網絡文學定期調研機制。中國作協為更好地對網絡文學進行引導工作,掌握第一手情況,每年都會組織網絡文學工作的專門人員去各網站和各省市作協展開調研活動。今年在4、5月份開展活動,同時也是配合中宣部的調研。調研之后每年都會形成幾萬字調研報告,對當年網絡文學的當下情況進一步了解把握,對在全球媒介革命的大背景下,中國網絡文學海外傳播和國內的孵化工作有了進一步明確。
第四,建立全國網絡文學工作交流機制。中國作協定期召開網絡文學工作的交流會議。今年6月份在北戴河舉辦了網絡文學工作交流會,邀請各省市作協已經成立相關網絡文學工作組織的負責人與會,同時邀請了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在這個平臺上相互了解、相互促進,加強對網絡文學工作的管理。中國作協還定期主辦全國網絡文學論壇活動,這是在陳崎嶸主席的親自策劃下,由去年上海作協承辦了第一屆中國網絡文學論壇,今年此時此地,我們正在進行的是第二屆中國網絡文學論壇,由廣東作協承辦,還有佛山市和南海區的支持,非常感謝!通過這樣的論壇活動,使各級管理部門、各級作協和各網站和網絡作家們相互了解,打通渠道,整合資源,共同發展。
第五,建立了網絡文學作家培訓機制。我會于2009年委托魯迅文學院開設了網絡文學作家培訓班,學員由全國網絡文學重點園地工作聯席會成員單位選拔申報。截至目前已成功舉辦9屆培訓班和一屆高研班,在文學界產生了廣泛影響,像目前活躍于網絡領域的唐家三少等著名網絡文學作家均出自魯院培訓班。今年3月初開辦了第九期培訓班。今年培訓班在上級領導的指導下,加強了培訓的整個規模,在現有校舍師資條件下,克服困難,共培訓了60多人,時間也增加了一周,共21天。黨組分管領導親自指導課程設置,安排各種文學文化相關課程,請業內一流專家講課,還安排了網絡作家的社會實踐活動。明年培訓規模將進一步加大,將舉辦三期培訓班,擬培訓學員150名。
第六,建立了網絡作家重點聯系機制。中國作協通過重點聯系的30余家重點文學網站推薦、篩選,建立了網絡作家隊伍,還制定了詳細培訓計劃,為網絡作家做好服務工作,把他們已有的創作成果推向社會,并鼓勵引導他們創作出更加優秀的作品。目前中國作協已培訓重點聯系的網絡作家兩百余名,為加強培訓覆蓋面,加快培訓步伐和加大培訓規模,積極推動各省市作協配合中國作協的培訓計劃,像上海作協馬書記這里即將建立一個培訓基地,廣東作協已經培訓了幾期學員,四川作協也將啟動網絡作家培訓計劃,還有今年成立的重慶作協,也把定期培訓網絡作家當作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今年上半年我會又一次做了全方位、全覆蓋的網絡文學作家數量調查,經過統計,共有2404名重點作家,這個數字比起原來的260名幾乎翻了兩番。對這些重點作家,我會會采取隨機隨時動態管理的辦法,把團結服務和引導放在首位。
第七,建立了網絡作家入會機制。從2005年開始,由網絡作家加入中國作協進入我會一年一度的作家入會論證工作試點,今年批準入會的網絡作家共46人,高于往年。幾年來我會共批準121名網絡作家入會,其中像唐家三少等已經成為中國作協全委會委員。這部分會員在全國網絡文學工作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第八,建立網絡作家的教育引導活動機制。為加強對網絡作家的引導和團結,我會每年工作要點中涵蓋對網絡作家的各項教育活動。去年陳書記專門組織了一個網絡作家重走抗戰歷史的采風團,今年為慶祝長征勝利80周年啟動了網絡作家重走長征路的采風活動,依然由陳主席帶隊。在重走長征路的幾個團中,每個團都派有網絡作家參與,以擴大網絡文學和網絡作家的影響,用長征精神引領網絡文學創作。
第九,建立配選推廣優秀網絡文學作品機制。為引領、引導網絡文學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寫作,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中國作協網絡文學委員會主辦的網絡文學排行榜2015年推出,全年共配選出幾十部優秀網絡文學作品,并在各個大主流媒體和聯席會成員網站上推廣傳播。今年在去年的基礎上調整為半年榜,工作已經啟動,今年上半年已經評出,并且值得提出的是,今年申報作品要高于去年,一共有207部各網站推介作品和專家推介作品,其中不乏網絡大神的代表作品。這從一個側面說明了中國作協網絡文學排行榜在不斷升溫,影響力在不斷加大,社會效益正在逐漸顯現。
第十,建立網絡文學重點作品扶持機制。為激勵網絡作家的創作,我會堅持對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正能量網絡文學作品進行扶持。今年5月我會在一年一度的重點作品扶持工作中,依照以往做法,扶持網絡文學10部,以聯席會的名義扶持了27部,一共37部作品得到重點扶持,每部作品扶持資金2萬元。幾年來以我會名義和聯席會的名義扶持的重點作品近百部,百名作家得到了扶持資金,鼓舞了他們的創作信心,增強了創作動力。越來越多的知名網絡作家關注并且申報重點扶持項目,品牌效應有正在顯現。
十一,建立網絡文學現象批評和作品研討機制。研究網絡文學現象,宣傳網絡文學優秀作品是我會網絡文學委員會的工作要點之一。今年我會舉辦了兩個研討會,《羋月傳》和《翻譯官》的作品研討會,相關評論文件分別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文藝報》上發表,多家網站轉載,效果非常好。7月在總局的指導下召開了網絡文學行業自律倡議書新聞發布會,近50家網站和17家新聞媒體與會,李敬澤主席和陳崎嶸主席,還有總局相關同志出席了會議并講話。今年我會和《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合作,設立網絡文學新觀察欄目,設定網絡文學如何反映民族歷史、反映現實生活、在文化建設中的獨特地位和作用等8個專題,邀請一線網絡文學理論評論專家撰稿,并陸續登載,以期梳理當下網絡文學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
十二,建立網絡文學理論評論扶持機制。為進一步促進網絡文學理論評論工作,適應網絡文學的發展,我會正在制定網絡文學評論扶持條例和細則,設立專項扶持資金,以期建設一支網絡文學理論評論隊伍,建立網絡文學理論評論扶持的長效機制。
以上是中國作家協會目前網絡文學管理工作的基本做法。希望網絡文學工作者要時刻牢記自己的責任感、使命感,我們的作品經得住現實評價和歷史的考驗,也希望各級管理部門加強指導,各級職能部門通力合作,各省市作協加強配合,以期在面對網絡文學新情況、新問題不斷涌現的前提下,讓我會更有效地開展網絡文學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