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演繹科幻戰爭 ——軍事科幻小說的回溯與前瞻
來源:文藝報  | 張林明 康 璐  2016年07月27日08:10

科幻文學是從周嚴的理性思辨中生發而出,延伸達至的卻是視野無法企及的未來世界,溝通此在與彼岸的是科技知識,更是專屬人類的偉大想象。作為科幻文學皇冠上的明珠,軍事科幻小說因其透析世界戰略格局、把握未來戰爭形態、前瞻人類發展趨勢的思想深度和精神魅力,吸引塑造著一代代年輕讀者,影響甚至改變著我們的現實生活。

改革強軍的征途上,中國當代軍旅文學亦應積極拓展題材領域和表現空間,以更加前瞻深邃的思想、宏闊高遠的視角、靈動飛揚的想象研判新軍事革命大潮、塑造高素質軍人形象、展望中國軍隊的未來。

1871年,英國陸軍中校切斯尼爵士創作了一篇名為《杜金戰役》的小說,這標志著軍事科幻小說這種新文學類型的誕生。切斯尼爵士從1870年普魯士軍隊以撞針槍奇襲法蘭西的事件中受到啟發,幻想未來英國因為缺乏戰備,以致德軍入侵英國成功。這篇小說的創作靈感雖是源于槍械技術的進步,但更多還是對當時歐洲政治格局和未來戰爭形態的近未來推演?,F實中,德軍入侵英國的預言雖未實現,但兩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卻驗證了切斯尼爵士對于未來的判斷,戰爭中出現的新武器與新戰法也左右了戰局的走向。

在某種意義上說,軍事科幻小說更能詮釋克勞塞維茨的名言——“戰爭是政治的延續”。1996年,美國前國防部長溫伯格借鑒軍事科幻小說的寫法,在《下一場戰爭》一書中推演了未來20年內可能爆發的5場戰爭——第二次朝鮮戰爭、第二次海灣戰爭、第二次太平洋戰爭、第二次美墨戰爭、第三次世界大戰。迄今為止,“第二次海灣戰爭”的預言已經成為事實。當前 ,國際時局復雜多變,“下一場戰爭”的威脅或許迫近眼前。就此而論,軍事科幻小說的價值與意義絕不限于想象領域,其與現實世界的政治格局、科學技術和軍事戰略具有緊密的聯系。

網絡催生的操切表達

長久以來,中國科幻小說這一獨特的文學類型并不發達。中國軍事科幻小說創作更是散佚在野,徘徊在主流軍旅文學的廟堂之外。事實上,軍事科幻小說在中國出現的時間并不晚,1900年,逸儒和薛紹徽翻譯了凡爾納的《八十日環游記》,軍事科幻小說隨科技救國之風進入中國。中國科幻小說被賦予了科學救國的重任,同時又恰逢“小說界革命”,晚清科幻小說遂風靡一時。1904年,荒江釣叟在《繡像小說》上連載《月球殖民地小說》,這標志著中國第一篇科幻小說的誕生。時人對于西方科技的羨慕和對富國強兵的夢想,為小說家的科幻敘事提供了想象的動力和馳騁的空間。

當時的軍事科幻小說多充斥著各種新異詭奇的科技描寫,小說家們虛構出各種神奇的高科技武器,如《新野叟曝言》中的“醒獅飛艦”、《電世界》中的“電槍”等,高科技令中國在幻想的戰爭中戰無不勝。在包天笑的《空中戰爭未來記》中,作者從現實的科學成就出發,根據當時空中飛艇的研發過程,假想未來可能爆發的空戰形態,這一大膽的假設在今天早就成為戰爭鐵律,誰掌握了制空權誰就掌控了戰爭的主動權,失去制空權的一方只能被動挨打?!拔逅摹敝?,在文學啟蒙與民族憂患的現實背景下,科幻文學百花凋零,不多的幾篇軍事科幻小說也是晚清狂想的遺緒。小說家們通過科學幻想的勝利來表達科學救國的理想和政治改革的寄托,希冀借此喚醒中華民族的原始偉力,重建古老中華的盛世天威。這些小說的共同特點,都是構建了一個政治清明、科技發達、武力強盛的“未來中國”形象。

進入21世紀,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軍事科幻小說獲得了更大的創作自由和發表空間。域外網絡軍事科幻小說的傳播,帶動了中國本土網絡軍事幻想小說創作的熱潮,各大文學網站也紛紛推出了軍事幻想小說的專欄。網絡文學時代開啟以來,各大文學網站連載的軍事科幻小說更是不勝枚舉,代表性作品有《漢風》《醒獅》《夜色》《異時空長城》《華龍夢遺錄》《強國夢》等等。這些網絡作者多是軍事發燒友,他們對于中華民族的復興懷著迫切的愿望,對于中華民族的百年恥辱念念不忘。然而,這些網絡作者的創作沖動往往發起突然,又難以持久,文字水平也略顯粗糙。這些網絡軍事幻想小說承襲了近代以來濃厚的功利主義色彩和強烈的民族主義傾向,這種執迷與狂熱在促進網絡軍事幻想小說繁榮的同時,也嚴重阻礙了其思想深度的掘進和藝術審美的發展。

新科幻的議題重建

在后現代文化語境中,科幻文學是一種反映人類后現代焦慮的“先鋒文學”,如布爾的《猿猴星球》思考人類未來命運,馮尼戈特的《五號屠場》在時空穿梭中探尋人生意義。新時期以降,在國內外各種理論思潮的影響下,中國軍事科幻文學創作開始介入嚴肅的人文議題。近些年來,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中國軍事科幻小說日益闊大、雍容和自信,逐步超脫近代以來單一的對抗性敘事,開始從宇宙尺度來審視未來中國乃至全人類的命運。在王晉康的《終極爆炸》中,來自民間的國際科學家小組發現了終極能量公式:任何一個有質量的物體,哪怕是一片樹葉和一粒塵埃,都可以產生終極能量。然而“第2.5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考驗著這個國際科學小組的國族認同,這可能違背終極能量不能用于戰爭的承諾。千鈞一發之際,科學家貝利茨在試驗場引爆自身,讓政府看到了終極能量巨大的破壞性,阻止了“第2.5次世界大戰”的蔓延。王晉康超出了近代以來的高科技制勝論和國族對立敘事,在謳歌人類對科學技術孜孜以求的探索的同時,又對人性在技術文明下可能面臨的困境表達了深深的憂慮。

在對世界終極的追問和微觀現實的關照上,“新古典主義”科幻作家劉慈欣是最具象征意義的。在他的《鄉村教師》中,一位鄉村教師罹患肝癌,他耗盡生命最后一絲微光教授孩子們“牛頓三定律”,故事至此完全是現實主義的筆觸??墒?,作者筆鋒陡轉,“在距地球五萬光年的遠方,在銀河系的中心,一場延續了兩萬年的星際戰爭已接近尾聲”。在這篇小說中,銀河系碳基聯邦與硅基帝國的星際戰爭是作為故事背景出現的,人類文明與宇宙高級文明的對話才是作者探討的重心。與外星文明的對話是由一群中國山村里的娃娃們完成的,他們運用剛學到的“牛頓三定律”通過了碳基聯邦的生命級別偵測,避免了地球被摧毀的命運。毫無疑問,這種以宇宙視角反觀地球生命的人文關懷是傳統軍旅文學所難以表現的。宇宙的極宏大和人類的極渺小構成了巨大的反差,這種敘事上的張力構建起了一種近乎神話敘事的莊嚴和肅穆,近乎無限的時空跨度和文明差度令人感到極端震撼,以至進入無法用現有思維表述的超驗范疇。有論者認為,劉慈欣“成功地將極端的空靈和厚重的現實結合起來,同時注重表現科學的內涵和美感,努力創造出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科幻文學樣式”。

劉慈欣的《三體》獲得“雨果獎”,標志著中國科幻文學與世界的接軌。在《三體》中,女科學家葉文潔通過“紅岸基地”向極富侵略性的地外生命三體人發送信號,試圖借助外星人的力量毀滅人類。三體文明生活在半人馬座三星上,因三顆恒星的運動規律無法預測,歷經二百次毀滅與重生。最終,中國學者羅輯基于“宇宙社會學公理”(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基本保持不變)領悟到“黑暗森林”法則,以“同歸于盡”迫使三體艦隊離開。然而,故事的結局卻是“死神永生”,三體文明與地球文明都被更高層次文明的攻擊消滅了,僥幸逃脫的人類只能乘坐孤獨的星艦在黑暗宇宙中流浪。正如羅輯所言,因為“猜疑鏈”和技術爆炸的可能性,“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恒的威脅,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這就是宇宙文明的圖景”。劉慈欣給中國當代文學帶來了雄渾崇高的磅礴美感,他的《三體》更是將中國科幻文學創作帶入了世界視野,使得中西方科幻文化的深度交流對話成為可能。這些來自宇宙視角的對于人類文明的觀察,亦將極大豐富和拓展中國當代軍旅文學的創作空間。

軍旅文學的新維度

劉慈欣的《全頻帶阻塞干擾》是以北約東擴為現實背景創作的近未來軍事科幻小說,作者虛構了一場高科技戰爭。因為交戰一方完全掌控了制電磁權,另一方被迫實施“全頻帶阻塞干擾”戰略,制造了一個完全屏蔽電子信息的全黑暗電磁空間,戰爭雙方回到電子時代以前。在某國軍隊反攻前夕,科學家米沙控制“萬年風雪號”空間站撞向太陽,制造了一次猛烈的電磁風暴,延長了“全頻帶阻塞干擾”時間,為某國軍隊反攻贏得了時間。在現代高科技戰爭中,電子戰已經成為用于攻防的作戰手段,獲得制電磁權的一方可以在極短時間內以電磁干擾造成敵方指揮失靈、電子制導武器失控、技術兵器失去功能,以至整個戰爭機器徹底癱瘓。就此而言,軍事科幻小說不僅具有前瞻價值,更具警世意義。

今天的中國正處于一個大發展和大變革的時代,綜合國力逐年提升,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上到“神舟”飛天,下至“蛟龍”入海,這其中都有中國軍人偉岸的身影。當前,伴隨著我軍實力的穩步提高和改革強軍步伐的深入推進,中國軍隊的發展前景引人期待,所有這些都為中國當代軍旅文學創作提供了全新的素材,也帶來了全新的挑戰。軍旅文學作者們如何描寫這場波瀾壯闊的新軍事革命的圖景呢?在引而不發的和平年代,傳統軍旅文學創作往往缺乏前瞻性和建設性的想象性建構,需要改變思維,更新觀念,矚目未來,先知先覺。這就要求軍旅文學作者不僅要有文學修養和軍事修養,還要有國際視野和科技知識,了解當下引領軍事潮流的新技術、新戰略、新戰法和新戰場。只有把目光投向未來,才能創造未來。

事實證明,一旦軍旅作家的想象力被解放出來,就會爆發出驚人的創造激情。在1995年出版的軍旅長篇小說《末日之門》中,喬良就展現了他超前的軍事作戰理論,小說中對恐怖襲擊的描述更是驗證了他的先見之明,這也是軍事科幻小說的現實意義之所在。軍旅作家朱蘇進筆下的很多軍人形象,都寄寓著作者濃烈的英雄理想。這種理想在異時空中就轉化為了“超人”想象,于是我們在《祭奠星座》《四千年前的閃擊》中,看到了現實世界中不可能存在的理想化人物,其中從未露面的卓蠻更是成為一種純粹精神的象征。軍事科幻小說超越了傳統文學時空和經驗邏輯的束縛,能夠讓軍旅作家的想象力獲得解放,從而生發更多闡釋世界的可能性和創造未來的主動性。

所謂“科幻的最是現實的”,二者并不矛盾。中國文學傳統向來植根于堅實的大地,現實與想象共同構成了科幻文學的雙翼。就如同“魔幻現實主義”一樣,“科幻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也將為中國當代軍旅文學創作打開一扇通往未來的大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91精品综合国产首页| 色综合色综合色综合色欲| 久久乐国产综合亚洲精品| 亚洲综合激情六月婷婷在线观看| 国产91色综合久久免费分享|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一区在线观看| 丁香五月缴情综合网| 综合激情五月综合激情五月激情1| 亚洲av综合avav中文| 狠狠色综合7777久夜色撩人| 久久精品综合电影|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伊人| 色综合色狠狠天天综合色|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伊人| 亚洲国产综合人成综合网站00| 色婷婷久久综合中文久久一本| 亚洲国产亚洲综合在线尤物|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久久久|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系列| 久久婷婷综合色丁香五月| 综合久久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 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热| 狠狠色狠狠色很很综合很久久| 天天综合网天天做天天受| 色综合67194| AV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 色欲综合久久躁天天躁蜜桃| 狠狠亚洲婷婷综合色香五月排名| 狠狠色婷婷丁香综合久久韩国| 天天色天天射综合网| 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在线| 亚洲综合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丁香五月缴情综合网| 伊人网综合在线视频| 一本久久知道综合久久| 五月天激情综合网| 97se亚洲综合在线| 噜噜综合亚洲AV中文无码| 热综合一本伊人久久精品 | 五月天激情综合网丁香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