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正 (1924~2011.1.17)
![]() |
生于山西靈石。中共黨員。1938年參加晉西南呂梁劇社,后到延安魯藝、部隊藝術學校學習。歷任八路軍120師政治部戰斗劇社編輯股干事,晉西北抗日救國聯合會文化部文藝工作團干部,靜樂縣二區抗聯文化部長(同時參加武裝工作隊工作),晉綏邊區文聯《晉綏日報》副刊編輯、《晉南日報》記者,重慶《新華日報》副刊組副組長。1950年到中央文學研究所學習,后到山西省文聯任《山西文藝》主編,省文聯秘書長、副主席,省作協副主席、黨組書記。山西省政協第四、五屆委員,中國作協第四屆理事。現為中國作協全委會名譽委員,省作協名譽主席。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43年開始發表作品。文學創作一級。著有短篇小說集《摘南瓜》、《七月古廟會》,中短篇小說集《幾度元宵》,散文報告文學集《七月的彩虹》,長篇小說《汾水長流》(改編為同名電影、話劇、戲曲)、《明天清明》及《胡正文集》(四卷)。作品收入多種選集。1992年山西省委、省政府授予人民作家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