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姆的分隔主義自畫像
毛姆是個作家中的異數。
關鍵詞:  毛姆2022-05-12
-
梭羅逝世160周年 | 生活在別處
有人說,這個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一種是讀過《瓦爾登湖》的人,另一種則沒有。
關鍵詞:  梭羅2022-05-06
-
克羅夫特:癡迷改字典的英國男爵
克羅夫特城堡位于英格蘭赫里福德郡,最早由克羅夫特家族建于11世紀,該家族一直居住于此,直到1746年,因為缺錢,不得不將城堡賣給了奈特家族。
2022-05-01
-
愛默生逝世140周年,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今天(4月27日)是美國思想家、文學家、超驗主義哲學家拉爾夫·瓦爾多·愛默生(1803-1882)逝世140周年紀念日。
2022-04-28
-
王家新:它是對一個時代、一個世界的“命名”
今年四月,許多人在社交平臺引用了艾略特經典長詩《荒原》的開頭:“四月是最殘忍的月份”——2022這一年,正好是《荒原》問世一百周年。
-
詩人與他的城市:但丁與佛羅倫薩
3月25日,意大利又將迎來全國性的“但丁日”(Dantedì)。
-
石黑一雄:寫作,我無需和自己深惡痛絕的人共事
石黑一雄1954年出生于日本長崎,卻在英格蘭長大。
關鍵詞:  石黑一雄2022-04-22
-
穆齊爾逝世80年|非“個性”的尊嚴與迷誤
20世紀30年代伊始,奧地利文壇上最燦爛的兩顆明星穆齊爾和布羅赫都有巨著先后問世,第一卷的《沒有個性的人》(Der Mann ohne Eigenschaften)和三部曲的《夢游者》(Die Schlafwandler),這兩位杰出的小說家都有頗為相似的出身背景和成長環境,年輕六歲的布羅赫在評論界甚至有“新穆齊爾”的別稱。
關鍵詞:  穆齊爾2022-04-15
-
川端康成逝世50年|被誤讀的先鋒作家
川端康成是一個“神話”,這神話是他自己的,也是日本的、日本文學的。
關鍵詞:  川端康成2022-04-15
-
四月是最為殘酷的月份:艾略特與《荒原》
一 艾略特在文學史上具有三重身份。
2022-04-13
-
切薩雷·帕韋塞與1950年的伊塔洛·卡爾維諾
伊塔洛·卡爾維諾 切薩雷·帕韋塞 1950年,伊卡洛·卡爾維諾已經寫出了《通向蜘蛛巢的小徑》和《最后來的是烏鴉》,然而他似乎并沒有多么想成為作家。
-
布萊希特:中國命題
布萊希特 1972年,我國與聯邦德國建立了外交關系。
2022-04-07
-
塞利納:“法國文壇上最孤獨的作家”
路易-費爾迪南·塞利納 20世紀法國作家路易-費爾迪南·塞利納,原名路易-費爾迪南·德圖什(Louis-Ferdinand Destouches)。
2022-04-07
-
大仲馬恩仇記
《達達尼昂和三個火槍手》雕塑 大仲馬終身懷念的父親托馬-亞歷山大將軍 大仲馬留給后世的作品不計其數,很少有人能讀完他全部的歷史小說。
2022-04-06
-
觀看約翰·伯格 理解約翰·伯格
人活著必須選擇一處棲身;人不可能無所不在,像圣經中的上帝那樣“自有永有”——這種天然的受限會讓很少數的人感到不滿,他們神思馳騁,靈魂不受任何形而下之事羈束,他們感覺敏銳,必須四處走動以不斷儲備新的感覺素材。
關鍵詞:  約翰·伯格2022-04-01
-
流動的波伏瓦:從《女賓》到《形影不離》
在為?蒙娜·德·波伏瓦撰寫傳記時,凱特·柯可帕特里克提出了關于真相的問題: 我們講給他人的故事,他人所講述的關于我們的故事,以及我們講給自己的故事,這三者孰真孰假呢? 她所指的是,作品中,波伏瓦呼吁女性的獨立自由,樹立了她與薩特開放平等又不可分離的愛情特例——但在情人口中,波伏瓦利用和背叛了其他女性,后來被公開的日記和信件又表明,薩特既非波伏瓦哲學的全然偶像也非她愛情的中心。
關鍵詞:  波伏瓦2022-03-30
-
司湯達逝世180周年|他的心理描寫是那個時代的巔峰
“一八二八年,巴黎。
關鍵詞:  司湯達2022-03-24
-
狄更斯的文學成就
很多著名藝術家生前窮苦潦倒、憤世嫉俗,直到死后才為世人理解和肯定,查爾斯·狄更斯卻不一樣,他是“時代的寵兒”:在世時其作品就在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國、歐洲大陸乃至大西洋彼岸的美國引發巨大反響;文學評論家、學者和讀者對狄更斯的喜愛與贊美,從他的青春時代開始,一直持續到今天。
-
凱魯亞克誕辰一百周年|譯者陶躍慶:燃燒的時代
今天是美國作家杰克·凱魯亞克誕辰一百周年。
關鍵詞:  凱魯亞克2022-03-14
-
麥克尤恩與“作家的敵人”
麥克尤恩 《我的紫色芳香小說》最早發表于2016年的《紐約客》,這篇精致的短篇小說于2018年發行了中文版單行本——紫色絨面精裝本,凹面燙銀字體,封面標注“慶祝麥克尤恩七十歲生日之作”,就主題和深度而言,它還真當得起“慶生之作”的名頭。
關鍵詞:  麥克尤恩2022-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