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wǎng)>> 評論 >> 精彩評論 >> 正文

民族命運的雄渾樂章——重讀王樹增《長征》有感(孫云峰)

http://www.00444477.com 2016年07月04日09:19 來源:解放軍報 孫云峰

  長征,對于我們這支人民軍隊的意義不言而喻,那是我們的來路,那里凝結著我們的根和魂。在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之際,我重讀著名作家王樹增著《長征》(人民文學出版),重溫一部為創(chuàng)造獨立、民主的新中國不畏艱難險阻的奮斗史,看到了一支不怕犧牲、前仆后繼、拖不垮、打不爛,為追求夢想而奮斗的鋼鐵隊伍;聽到了一首為理想而奮斗、又不斷為傳播理想而遠征的戰(zhàn)歌;見證了一群隨手抓起身邊的鋤頭、鐵錘,甚至僅僅是一根木棍,為了改變命運、實現(xiàn)做人尊嚴、追求夢想而跟隨著那面畫著鐮刀斧頭的紅旗,一路曲折走來的人們……

  《長征》是一幅細致入微的工筆畫,非常真實客觀地再現(xiàn)了長征當中許多歷史事件,披露了許多讀者從未領略的歷史事實和資料,不忘洞察構成歷史內容本質的所有令人驚心動魄的細節(jié)、鮮活的人物和危機,可謂當代文學精品力作,也是所有長征文學當中最為厚重的一部。為最大程度還原歷史生活本身,作者歷時六年,收集了大量長征史料,采訪了上百位親歷長征的老紅軍,并數(shù)度行走長征路。書中哪怕是瞬間的人物、事件,也是有案可查的,即使細微到一封電報等,都凸顯出作者的心血。該書敘事生動活潑,細節(jié)精彩紛呈,長征中許多跌宕起伏的故事、感人小事紛至沓來,引人入勝。酣暢淋漓的筆觸令人欲罷不能,使得讀者對長征的艱苦卓絕有非常真切的感觸。眼簾下,似乎映入了紅軍攀爬的身影,絕處逢生的勝利旗幟;耳畔,似乎響起了大渡河震耳欲聾的喊殺聲,湘江東去撕心裂肺含悲忍痛的嗚咽聲。該書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字里行間弘揚了長征所體現(xiàn)出的信念力量,細節(jié)里充盈著旺盛的精神氣脈與生命激情,情操高尚,鼓舞人心。可以說,《長征》的獨到解讀令人領悟到彌足珍貴的精神內涵。

  這是一幅立體的、全景式的雄壯交響史詩。《長征》相對客觀地還原了長征的原貌,采用多層次、多視角來審視歷史。作品第一次把四個方面軍置于同一時空下展現(xiàn),以中央紅軍長征為主線,同時揮墨如潑地講述紅二、四方面軍和紅二十五軍的戰(zhàn)史,從中可以非常圓滿深刻地看出許多糾結在一起的歷史問題,對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有透徹的了解。該書嚴謹細致,內容博大深邃,觀點辯證、樸實公允,史料翔實,新中求實,文氣深沉激越,仿佛一支雄壯的交響樂,為我們再現(xiàn)了一幅20世紀30年代中期中國革命史中最雄渾壯麗的一幕,給我們描繪了紅軍絕地突圍歷經(jīng)磨難挫折的歷史全景畫,實在是一部有無盡韻味的山水雄文、鐵血雄文。閱后掩卷長思,讓人感觸良多,心緒難平。

  作品內容浩瀚,人物稠密,線索繁復,作者既對毛澤東、周恩來、張聞天、彭德懷、鄧小平等革命前輩堅貞的革命信仰作了非常細膩的描寫,也對許多名不見經(jīng)傳的普通紅軍戰(zhàn)士及默默無聞的普通軍官作了生動的記述,例如:周仁杰、劉轉連、樊曉洲、陳坊仁、黃古文、杜中美、黃冕昌、易蕩平……“歷史往往是群體的歷史。長征是一個群體的英雄行為,每個戰(zhàn)士都是歷史的主角。”作者在那些普普通通的小戰(zhàn)士身上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許多以前被忽視或者被遮蔽的小人物和細節(jié)得到了充分呈現(xiàn),這也是本書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從戰(zhàn)士們的感人小事和豐富生動的細節(jié),我們可以窺見當時歷史的波瀾壯闊,長征的勝利確實是以無數(shù)紅軍將士的犧牲為代價換來的。看到那么多曾經(jīng)鮮活的年輕生命瞬間消失,只留下一座座雪山白茫茫,我們心靈震顫不已。

  長征是中華民族崛起的起點,今天我們行進在中華民族崛起的新長征路上,依舊需要虔誠地緬懷革命先輩的不朽功勛,繼承光榮革命傳統(tǒng),發(fā)揚長征精神,汲取自己需要的精神滋養(yǎng)。作者的一段話令人難忘:作為中國人,我們應該比世界上任何國家的人都有理由讀懂中國工農(nóng)紅軍所進行的長征。讀懂了長征,就會知道人類精神中的不屈與頑強是何等的偉大!就會知道生命為什么歷經(jīng)苦難與艱險依然能夠擁有快樂和自信!就會知道當一個人把個體的命運和民族的命運聯(lián)系起來時,天地將會多么廣闊,生命將會何等光榮!

網(wǎng)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wǎng)上學術論壇

網(wǎng)上期刊社

博 客

網(wǎng)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