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訪談 >> 出版人訪談 >> 正文

以“科研立社”構筑教育理論出版高地——訪人民教育出版社黨委書記 郭戈

http://www.00444477.com 2015年12月31日11:36 來源:中華讀書報

  讀書報:“十二五”期間,人教社是如何落實精品化、數字化和國際化的戰略的?

  郭戈:今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人教社連續五年在全國圖書出版單位總體經濟規模綜合評價排名第一。 這五年,我國出版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以信息技術、數字技術和網絡技術為代表的新技術革命給世界出版業帶來巨大的沖擊。產業融合不斷深化,新型 出版勢頭迅猛,數字技術不斷創新。文化產業已成為國家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出版業發展的經濟基礎、體制環境、社會條件、傳播技術都在發生著深刻變化。為了 應對這些新的挑戰,人教社在“十二五”期間著力打造了“六大板塊”:第一大板塊是完善教材系列,鞏固核心競爭力。包括中小學教材、職業學校教材、師范教育 教材、特殊教育教材。教材環節是人教社所有工作的樞紐和發動機。第二大板塊是開發配套教輔,增加教輔的品種,擴大了市場份額和收入。第三大板塊是拓寬出版 領域,我們策劃和出版一批高質量教育理論圖書、工具書、少兒出版物、精品大眾圖書等,創造了新的增長點。第四大板塊是發展電子音像教材,推進產品結構調 整,更好地服務人教版教材立體化建設。第五大板塊是發揮人教期刊出版潛力,打造了以《課程教材教法》《中小學教材教學》和《中國教育科學》為代表的精品學 術刊物,并且開拓了教師培訓工作的新路子。第六大板塊是推進數字出版,服務基礎教育信息化進程。不斷推出優質數字教學資源和其他精品數字產品,實現人教版 基礎教育教材和教學資源的現代化、數字化和立體化。

  目前,數字出版對傳統紙介質出版的沖擊越來越明顯。特別是在教育出版領域,全球教育出版三大巨頭——麥克勞-希爾教育出版公司、湯姆森學習 出版集團、培生教育出版集團的重點業務無一不是數字出版和服務。2011年5月,根據出版業新的形勢,我們成立了數字出版部,統籌規劃全社數字出版工作。 2012年4月,又成立了人教數字公司,積極著手開展數字出版、網絡出版、教學軟件和工具開發、數字平臺和終端開發等業務。“人教數字校園”現在已經在全 國各地近200所試點學校進行實驗。當然,紙介質教材在很長時間內依然是人教社中心工作和核心競爭力所在。所以,在果斷推進數字化進程的同時,我們將堅持 邊實驗、邊完善、邊推廣,積極穩妥推出有真正市場需要的項目,扎扎實實地為全國基礎教育服務。

  讀書報:重視教育理論研究和編輯隊伍的理論素養一直是人教社的突出特色。您是如何理解“科研立社”這一傳統的?近些年又是如何弘揚的?

  郭戈:在來人教社工作之前,我就知道人教社有一個有名的課程教材研究所,有不少著名的教育學、心理學特別是學科教材教學專家。

  一到人教社工作,我就感受到了那種崇尚學術、重視科研的濃厚氛圍——編輯們的研究課題接連不斷、學術講座異彩紛呈、科研活動層出不窮、研究 成績碩果累累。我曾在電梯里看到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專家在指導年輕編輯如何準確翻譯一個俄文單詞,類似的景況隨處可見。這座大樓里面充滿著書卷味道、學術氣 息,讓人心曠神怡,如同身處于大學校園、科研院所,這種感覺很好,而且現在我在這種科研氛圍里也很享受。

  人教社有許多鮮明特點和亮點,比如,人教社是我國學校教材編研發的重要基地,是全國綜合實力最強的出版社,是一個企業文化深厚、精神文明活 動豐富多采的文化企業。需要強調的是,人教社還是一個崇尚學問、注重教育科研的學術高地。這與人教社多年堅持“科研立社”戰略是分不開的。“科研立社”就 是要在做好教材編輯工作的同時做好教材研究工作,這是人教社的優良傳統和一貫作風,也是我社始終走在行業發展前列、領跑教材事業前行的一個法寶。在這一點 上,人教社與大學理念很相似——高校辦學堅持“教學與科研相統一”的原則,而人教社做出版則堅持“編輯與研究相結合”的原則。

  回顧人教社的輝煌歷史和業績,可以使我們更好地理解這一傳統。葉圣陶、呂叔湘、張志公、戴伯韜、吳伯蕭、陳伯吹、辛安亭、張中行、陳元暉、 陳俠、劉國正、袁微子、王占春、陳爾壽、梁英豪等等人教社奠基人,既是編輯出版大家,也是學術研究大師。他們以及一大批學有專長的編輯們所開創的重視科 研、崇尚學術的光榮傳統和作風,是非常值得和迫切需要一代代人教人學習繼承和發揚光大的。在當下,我們努力將教材研發、課題研究、學會工作、論文大賽等科 研活動結合起來,這對于教材研發和創新、對于人才加快成長和成才、對于人教社的持續穩定發展十分重要。人教社現有正副編審200多位,十多個全國性的教育 教學學術專業委員會設在我社,每年還要完成一系列國家和社里的科研課題。我們大力倡導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強調學術研究一定要結合工作需要,產學研一定要 統一起來,力求每項研究研究都要注重“貼近教育、貼近出版,貼近教材、貼近學科”。

  2014年5月,人教社招收了第一個博士后,2015年又有地理和生物學科的博士后進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建設為我國教育出版行業的高級人才與企業搭起了橋梁,是產、學、研相結合的新路子。

  讀書報:人教社長期堅持打造教育理論圖書出版的高地,能否請您談談這方面有哪些經驗和主要產品類型?

  郭戈:人教社是一個學術高地、崇尚學問,像一個大學校。很多編輯本身就是所在學術領域的專家甚至領軍人 物。與絕大多數兄弟出版單位相比,人教社最大的不同是教材都是自己編寫的,所以我們是名符其實的靠知識、靠人才、靠學問、靠本事吃飯。我們堅持編輯與科研 相統一原則;“創先進、爭優秀、求卓越”是我們的優良傳統和價值追求;“崇尚學習、崇尚研究”是幾代人教人始終堅守著的優良社風,也是人教社始終走在時代 前沿的關鍵因素之一。

  一般而言,有三大出版領域:大眾出版、教育出版、專業出版。相比之下教育出版的前景都是最好的。而教材出版僅僅是教育出版的一個板塊。我們 老社長葉立群先生,在策劃大型叢書《教育學文集》時曾說過:“我們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不是人民教材出版社。”這話非常深刻。人教社在發展中提出了獨特的 “一體兩翼”的主業發展戰略。“一體”即一個主體:以研究、編寫、出版和發行中小學教材為主體。“兩翼”即兩個側翼:一個側翼是加強中小學教材以外的其他 各級各類教材、教育圖書、大眾圖書、教學資源、報刊、電子音像和網絡出版物等的開發;一個側翼是大力發展與教育出版相關的版權貿易、出版物進出口、現代物 流、生產印制和培訓服務等。由此可見,人教社的產品不僅僅限于教材,而且人教社的教材也不僅僅限于基礎教育教材。一般教育圖書和大中專教材的出版,也是人 教社出版業務的一個重要領域。在一般教育圖書和大中專教材這一領域,人教社也有“一體兩翼”戰略。“一體”是以師范教材為主體;“兩翼”是以高端教育理論 學術專著為一翼,以面向中小學教師和師范生的通俗的普通讀物為另一翼。改革開放以來,本著“出主流師范教材,出文化教育精品”的指導思想,一方面,人教社 先后出版了普通中等師范學校教材、中等特殊教育師范學校教材、高等師范專科學校教材、高等師范本科院校教材、高等師范院校研究生教材、在職教育碩士教材、 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教材以及非師范普通高校教材等,涉及教育基本理論、課程與教學論、中國教育史、外國教育史、比較教育、心理學、普通文科(文史經管 法)、普通理科(數理化地生)等學科內容。另一方面,又出版了一系列一般教育圖書和教育理論著作,如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論教育系列、黨和國家領導人論教育 系列、教育老部長論教育系列、中國古代教育名著系列、中國近代教育家論著選系列、中國近代心理學家論著選系列、中國現當代教育家論教育系列、外國教育名著 系列、外國教育改革發展進展叢書系列、中國教育年鑒和各級各類教育政策年度報告系列等。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