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美術 >> 美術動態 >> 展訊 >> 正文

奧地利百年繪畫展奏響“分離的樂章”

http://www.00444477.com 2016年02月24日16:27 來源:中國藝術報 澳文
麗莉·吉茜努斯·維賽二世(布面油畫)  奧斯卡·柯克西卡    畫中這名女士是典型的上流貴婦、最后一批沙龍女主人之一。她的穿著優雅而不顯耀,十分低調,她的外貌、發型、首飾非常有品味。這幅畫是一份珍貴的史料,提醒我們不要忘記過去。  麗莉·吉茜努斯·維賽二世(布面油畫) 奧斯卡·柯克西卡
  畫中這名女士是典型的上流貴婦、最后一批沙龍女主人之一。她的穿著優雅而不顯耀,十分低調,她的外貌、發型、首飾非常有品味。這幅畫是一份珍貴的史料,提醒我們不要忘記過去。
布雷根茨的阿赫橋(布面油畫)  魯道夫·瓦克爾     此畫景物的線條近乎童稚,畫出的風景雖然有田園風情,但卻非常虛幻。  布雷根茨的阿赫橋(布面油畫) 魯道夫·瓦克爾
  此畫景物的線條近乎童稚,畫出的風景雖然有田園風情,但卻非常虛幻。
 穿藍裙子、藍襪子、低首垂目靜坐的女孩(水彩、水粉、紙本鉛筆素描)  埃貢·席勒     畫面布局別出心裁,運用留白、視角、偏移、空缺、對比等元素。畫中的明暗對比非常鮮明,作品沒有陰暗的威脅,只有一個喜悅、優雅的年輕姑娘,遠離喧囂,波瀾不驚。  穿藍裙子、藍襪子、低首垂目靜坐的女孩(水彩、水粉、紙本鉛筆素描) 埃貢·席勒
  畫面布局別出心裁,運用留白、視角、偏移、空缺、對比等元素。畫中的明暗對比非常鮮明,作品沒有陰暗的威脅,只有一個喜悅、優雅的年輕姑娘,遠離喧囂,波瀾不驚。

  由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中國─奧地利藝術學會合辦的“分離的樂章──奧地利百年繪畫展1860-1960”現正于澳門藝術博物館展出,展覽匯聚奧地利19世紀至20世紀的代表性畫作89幅,呈現這一藝術大國繪畫發展歷程里最精彩的100年。

  “分離的樂章”展覽的展品精選自奧地利34家收藏機構及私人的珍貴藏品,囊括54位奧地利標志性畫家的手跡。其中既有觀眾耳熟能詳的奧地利藝術大師如克利姆特和席勒,同時也包括較鮮為人知的杰出畫家;展品類型多樣,包括素描、速寫、油畫、蠟筆及水彩等,且題材豐富,涉及人物、風景及靜物等。該展自去年4月相繼于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大連現代博物館及湖北省博物館展出,此次澳門展覽是該巡回展的終點站。

  1860年至1960年的奧地利,正經歷著奧匈帝國的衰落、兩次世界大戰及西班牙流感的肆虐。然而,這些痛苦和創傷卻激發了藝術家對自身及時代環境的思考,推動了文化的蓬勃發展。主張“為時代的藝術,為藝術的自由” 、極力與古典主義抗衡之維也納分離派因此而冒起,這群杰出的藝術家解放了西方繪畫,為抽象主義開拓了道路。

  本次展覽正是聚焦這獨特的100年,把藝術家視作記述者,其作品為時代大背景的縮影,透過“世紀末:精致與頹廢”“追尋者:‘分離’與創新”“追尋者:繼承與延續” ,以及“啟示錄:引領與展望”四部演繹奧地利藝術史發展的“樂章” ,呈現維也納分離派的起、承、轉、合,以及分離派與奧地利其他藝術風格的相互影響。

  (澳文)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