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電影 >> 研討 >> 正文

增強影視劇的原創力

http://www.00444477.com 2015年12月09日09:21 來源:中國作家網 李墨波

  業內人士探討影視劇“IP熱”現象,呼吁——

  增強影視劇的原創力

  隨著互聯網金融不斷向傳統影視業進軍,大數據、大IP(知識產權)已然成為當下最受關注的行業現象。在很多人看來,“IP熱”的出現表明了影視 劇制作模式的一種變化,成熟的IP似乎意味著穩定的受眾群和累積的口碑。于是IP成為潛藏于影視行業的一個巨大的富礦,成為資本競相追逐的對象。但是應該 看到,這種競相追逐IP的做法,實際上源于一種浮躁和功利的心態,很多有識之士深為憂慮,呼吁應該冷靜看待“IP熱”。IP并不能從根本上催生優秀的影視 作品,也不意味著中國影視業的再次繁榮。相反,在競相追逐IP的熱潮中,一些投機短視的做法,會傷及到中國的原創編劇,傷害到中國影視行業的健康發展。畢 竟從長遠看,要想讓中國的編劇行業以及影視行業健康發展,走原創之路,發掘中國編劇的原創力是惟一的途徑。

  近日,一批以原創為職業基石的影視編劇、導演、制作人聚集在北京燕棲湖畔,召開了名為“雁渡寒潭,懷柔論劍”的創作峰會。與會者以“原創與IP”為中心,就如何看待“IP熱”現象、如何推動優秀原創影視作品的創作等話題進行了深入研討。

  盲目撒網,竭澤而漁

  “我們不反對IP,可怕的是‘惟IP論’。”在最近的影視節目交易會上,很多電視臺更多地傾向于購買有IP的電視劇,令原創劇目備受冷落。在與 會者看來,對于“IP熱”的盲目追逐和過度炒作,顯然已經擠占了原創編劇的空間。在“IP熱”的主導下,中國的電視熒屏題材單一、風格趨同、惟網絡IP馬 首是瞻,更多地迎合以青少年為主的網絡受眾的趣味,而中老年觀眾群實際上常常無劇可看。越來越多的低質量網絡文學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劇、甚至是網絡游戲, 在粉絲經濟的帶動下成為一個個生產周期短、作品質量低的流水線產品。編劇史建全認為,“IP熱”產生的一大原因是當前人們對商業利益的過度追求。“在生活 節奏不斷加快的今天,很少有人能夠靜下心來長時間專注于寫作。因而不少創作者和投資方都選擇直接對網絡文學加以改造和炒作,經過商業化的包裝后,以IP改 編之名推向市場。”

  編劇汪海林認為,從本質上說,“IP熱”是資本發熱,不是創作高峰的爆發,資本炒作IP不是因為它的質量,而是數量。IP上位跟原創是不是乏力 沒有關系,它就是資本的選擇。“如果電視臺都改為播都市偶像劇,播網文改編的劇,可能以后我們除了架空歷史劇、青春偶像劇、小鮮肉劇,看不到別的類型 了。”這種對IP的炒作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演變為一種資本游戲,“我們真正反對的,不是對經典文學作品的改編和重現,而是打著IP的幌子用低質量的網絡 作品圈錢的行為。“IP熱”使得許多優秀的原創本子拉不到投資、找不到人拍。“IP熱”在很大程度上擠壓了原創劇本的生存空間和發展前景,這無疑會給中國 影視業的發展帶來極大的不良影響。”汪海林說。

  “IP熱”所體現的是整個行業生態的急功近利和浮躁心態。編劇王力扶認為,不能將行業的功利與浮躁歸咎于IP,小劣質IP的盛行問題不在于他們 自身,而在于有關環節責任心和態度的缺失,“任何一種生態都有多樣性,關鍵看它處在什么位置,藝術水準低廉的IP成為社會文化主體,是有關環節的急功近利 造成的”。

  內容為王,原創是根

  資本有千變萬化的操作方式,市場上也會不斷炒作出新的概念,但是對于編劇來說,最終還是要回到講故事上來,最核心的價值還是故事、人物、情節。 故事為王,原創為根。網絡的確為許多有才華的人提供了展示平臺,但正是這種高度自由,使作品質量難以得到保障。未來中國影視業的發展,需要經過專業訓練的 職業編劇作為作品質量的保障。

  制作人吳毅認為,無論IP多么好,最重要的還是人物、故事,以及所能呈現出的社會生活的質感,這才是優秀的影視作品所必備的。“我們的影視作品 如何呈現當下性,是不是能體現一個時代和我們現階段關注的東西,就是所謂的內容。”吳毅說。作為一個制作人應該多關注原創的故事,原創是根,一個行業只有 不斷創造新文本,創造新文化,才是健康的,才能體現這個行業的價值和生命力。

  對于故事和原創的重視,是眾多編劇的共識。編劇王麗萍認為,一部電視劇最重要的是講故事和塑造人物,原創是創造者的智慧、靈感以及對世界和社會 的表達。電視劇需要重視原創,回歸到符合電視劇規律的創作中。正如編劇溫豪杰所言,原創是讓編劇找到自我尊嚴,找到自我位置最基本的展現。

  與會者認為,IP泛濫是因為行業缺乏影視創意項目的評估推薦平臺,所以接下來,與會代表將聯合影視行業的幾個重要方面:編劇、導演、制片人、市 場發行,共同搭建一個項目評估推薦平臺。提出這個構想的編劇劉毅向記者透露,計劃邀請影視行業內的500名專業人士,擔任這個平臺的評委,以移動互聯網的 技術平臺,搭建起國內最專業的項目評估平臺,一頭是廣大業余或者專業作者,一頭是全國影視公司,定期推薦優秀的原創影視劇本和項目,以專業化的評估,改變 影視公司無法判斷、只能乞靈于IP的現狀。

  尊重藝術,恪守底線

  亂花漸欲迷人眼,在飛速發展的時代,總是有各種各樣的因素給創作帶來干擾和誘惑,在這種時候,就需要每一個文藝工作者回到初心,堅守自我,尊重 藝術,恪守藝術工作者應有的底線。“不能說沒辦法,你一定會有辦法!”導演康紅雷認為,作為一個創作者,不要被外在的種種因素輕易影響,不要隨大流,而應 該有所堅守。在每一個時代都會有各種的因素來束縛你的創作,面對困難,不要輕易妥協,總是能找到解決的辦法。

  首先應該尊重藝術,尊重自己的內心,“做你自己愿意做的事情,做可以讓你熱血沸騰的事情,做可以讓你仰視的事情。”康紅雷說,“很多投資人和編 劇都在找故事找題材,其實很多題材就在我們跟前放著,重要的是我們是否愿意回過頭來,耐心地、換一個維度去審視它,從它身上開掘出不同的內涵。題材遍天 下,關鍵是你要尋找到嶄新的維度。我們要從心里講我們熟悉的故事,同時又能帶給觀眾全新的感受和思考。”

  在“IP熱”中,考驗的是編劇的智慧和定力。編劇任寶茹認為,堅守原創,就要能沉得下心,做一個好的原創的作品,這是要花時間的、有難度的,不 是一個快捷型的,搞原創要能夠耐得住寂寞。“編劇不能改變姿態去一味迎合,如果一味迎合帶來的可能是整個中國影視行業的生態災難。編劇是一個有尊嚴的職 業,我們應從生活中尋找故事,發現故事。”汪海林說。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