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美術 >> 美術動態 >> 藝苑 >> 正文
賀昆不僅是云南畫家群中的佼佼者,也是我國絕版套色木刻最具代表性的畫家之一。他的創作開始于西方現代主義思潮涌進之際,這使其藝術觀念呈現出極大的開放性,藝術才華與創作個性得以充分發揮。他生活在云南思茅(現普洱市)、西雙版納這片神奇的土地上,眾多少數民族豐富的本土文化資源賦予他的作品以獨特的品格。
《流動的光》、《秋歌·發白的土地》、《春光》、《原野》、《收獲的土地》等屢屢在全國展覽中獲獎,使其畫藝為人矚目。而頻繁的國際、國內版畫交流,所獲取的大量版畫資訊與學術信息,使他的創作充滿動力及活力。賀昆勤奮高產,他的絕版套色木刻雖然工序繁復,但作品數量已逾600件,而且還創作了大量的國畫、油畫、水彩畫,可見他無論在作品的質還是量上,都追求極致。
賀昆的版畫創作注重主體意識的表現,其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作品以現代觀念解構形體、打破時空界限,以異乎尋常的氣氛與莫名的神秘,挑戰傳統審美模式。世紀之交的版畫創作曾一度轉為抽象,《漢語》、《歲月·痕跡》系列等,以點、線、面、色的自由穿插,隨意疊合構成純粹唯美的世界。
近年幾個系列作品《新農村》、《南行記》、《妙曼的沃土》等在民俗語境的幻化中,體現出畫家一種現實關注的情懷。但與上世紀80年代中國流行的風情版畫不同,也與具象逼真的現實主義繪畫有別。或在幾分調侃中增強畫面的幽默感,如《新農村》系列中都市時尚的借入,及商業元素的挪用,在反諷中引發人們對現實的思考;或通過對南疆村寨平常人平常生活場面的藝術處理,表現少數民族生活的浪漫與神奇。又如《南行記》系列中的《山里的歌舞》、《山寨的集市》、《山外歸來》等,既不是少數民族土特產的展示,也不以主題性、情節性為主旨,在風情轉換中體現出社會變遷的現代感。而《妙曼的沃土》系列更是通過《陽光下的農田》、《栘依河的晚霞》等,表現這多彩的土地的寧靜、平和,人們安居樂業的原生態本色。
這批版畫仍以色彩的強烈絢麗而凸顯視覺張力,但相較其過去的作品,畫面顏色更和諧、更豐富、更高雅,即使像《山寨的集市》、《霞光照山寨》等作品大膽運用紅、綠、黃等高純度的色彩,但卻亮麗協調,毫無生澀之感,而一些畫面在灰色調中追求對比,更使作品在繁復中直抵大雅。刀法也更靈活多變,以平刀為主,圓刀、角刀并用,跳躍性的刀觸給人以痛快淋漓、粗放大氣之感。
這幾個系列的版畫,使人感受到賀昆藝術的更加純熟,他在不斷拓創中把絕版木刻技術運用得爐火純青,走出了西方現代藝術的陰影,把中國的絕版木刻藝術提升到了一個新境地。
(作者系中國美術家協會版畫藝委會副主任、深圳大學教授、版畫史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