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電視 >> 評論 >> 評論 >> 正文

為熒屏提供價值引領

——讀《中國電視藝術發展報告(第三卷)》

http://www.00444477.com 2015年02月02日10:08 來源:光明日報 范詠戈
《中國電視藝術發展報告》樣刊。資料圖片

  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自2010年開始編撰《中國電視藝術發展報告》,至今已有四年時間,形成了一套較為成熟的工作 模式和撰寫理路。與前兩卷相比,新近完成的《中國電視藝術發展報告(第三卷)》給人留下了更深的印象。編者約請業內權威人士分門別類撰寫中國電視藝術兩年 內的發展概觀和分析判斷,不是純粹個人文章的匯集,而是采取法典的寫法,堅持政府立場、學術表達,然后在更大范圍內集中專家智慧進行統審和修改,以保證報 告的穩定質量。本卷報告在對近兩年電視藝術發展基本情況全面掌握的前提下,進行分析判斷。比如,編撰者充分關注近兩年中國電視藝術的生存環境,在分析其取 得的成績時總結出幾方面原因:一是政策發力,尤其是及時發布的各種“限令”對電視藝術健康發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二是通過評獎和獎后的評論,對電視藝 術進行輿論引導;三是行業自律,倡導電視人不做市場奴隸,要堅守社會責任感,以凈化電視藝術發展環境;四是市場的淘汰機制,強調運用好市場杠桿實現優勝劣 汰。通過這些中肯分析,我們得出結論,兩年來電視藝術取得的新成就是內外兼修、治理亂象的結果。

  報告還貫穿著一條主 線,即“中國夢”理念為熒屏書寫提出了前瞻性“藥方”:始終不忘價值引領,以“內容為王”;始終不忘貼近收視群體,所以要讓創作更加“接地氣”;始終不忘 電視“走出去”的文化使命,所以要著力講好中國故事等。這些總結對如何防止因無度的資本邏輯和文學精神的缺失問題而侵蝕中國電視藝術的深度和力度,影響中 國電視藝術真實、文化真實和存在真實的現象,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它體現了報告的一個可貴立場:考察電視藝術發生品質危機的原因時,不把問題僅僅歸結于外部 環境的變化,而是自覺思考如何在娛樂轉型中把節目做好,守住底線,變過度為適度。比如,書中指出,電視劇的品質危機折射出的正是產業的危機。近年來,電視 劇跟風、同質化現象嚴重,一味拼收視、拼市場難免造成“商品多作品少”“賣點貴值錢少”“排隊多上市少”,缺少“良心劇”,所以中國電視產業的發展思路應 從拼量向拼質轉變。

  電視藝術要緊跟時代,健康發展,就應把對“中國夢”的書寫作為創作的一個重要準則。所以,報告各 部分對“中國夢”的論述在維度、力度上都有創新點,比如對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劇和英模劇的創作經驗都提出了新的分析與展望。本書聚焦了雙年度階段性的焦點和 亮點,站在“中國夢”的高度上對我國電視藝術發展進行了回顧和前瞻,從多個維度上把握電視藝術發展趨勢。理論思考與節目個案解讀相結合,電視藝術本體性研 究以及學理性研究精準到位,更提高了本書的理論前沿性和參考實用性。

  (作者系中國作協全委會委員)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