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電視 >> 評論 >> 評論 >> 正文

藝術表達黨風廉政建設的力作——電視劇《國家審計》帶來的啟示

http://www.00444477.com 2014年12月17日09:56 來源:中國作家網 劉曄原
  

  由河北衛視播出的電視劇《國家審計》以動人的情節和流暢明了的敘事,讓審計工作的常規和意義以及審計人的情懷深入人心,更讓觀眾在藝術的感動中領悟到,要把權力關進籠子,就要有真正的、能關得住權力的籠子,國家審計就是扎牢關住這籠子的一根柱子。

  《國家審計》以東州審計組為敘事中心,正面表現徐詠平、葉開為組長的審計組對東江市各行業的審計,其中有對即將離任升遷的領導的審計,有對國有 公司財政支出的審計,有對建設工程、占地款項的審計,也有對社會醫療保險和農村扶貧款項的審計,26集中涉及了大小6個項目,讓觀眾真真切切地看到了審計 工作的艱難和必要,啟示良多。

  啟示一:制度要嚴格執行。有了好的制度,必須要一絲不茍地執行。劇中關于扶貧款項一節的劇情表現,就讓人心驚。縣鄉助理的發放扶貧款的賬目是清 楚明了的,村長領取的手續是完備的,如果例行公事,審計查了賬目就完成了,似乎很簡單。但是細節在于,國家扶貧款項按規定要打到受益人個人賬戶上,而電視 劇中的村主任卻統一領取了,其領取的理由也合情合理:其所在鄉村偏僻,多數貧困家庭是老人,個人行走辦理銀行手續很麻煩,村主任代領統一發放,個人簽字后 交回縣鄉入賬不是方便老百姓嘛。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小環節,卻讓村里真正貧困的農家領不到國家的救濟,讓村主任和他的親戚成為貪占者。因為很少有機構調 查,他們甚至形成霸氣,抗拒審計組進村調查,扎輪胎、斷電話、威脅村民作假,對審計組拍桌子發脾氣。該劇生動地告訴觀眾,就是制度的執行上一個小小環節的 不到位,也會造成現在這樣的大漏洞。更讓人們真切地認識到,制度和程序的嚴肅性,看似不近人情的制度程序,卻是讓權力“不能貪”的鐵柵欄。

  啟示二:公職人員必須有使命意識。作為國家的審計人員,他們的公職意識和表現是制度的保障。劇中,審計組長徐詠萍面對似乎無懈可擊的審查賬目, 提出“跳出賬本搞審計”的工作方式,才真正地發現了國家資金被貪污挪用的大問題,從而及時堵住漏洞。然而,跳出賬本的外圍審計和一查到底的延伸審計,說來 容易,做起來確實無數倍地加大了工作量,增加了工作難度,實際上是把偵察、勘察的公安思維引進審計,這就不僅僅是簡單的查賬本的工作,而是真正的、用心的 較量。

  劇中,國營電力公司老總挪用公款給情人買房,但賬目做得天衣無縫,而且經過社會審計機構的“審計和幫忙”,用心可謂周密。甚至上演樓上丟出筆 記、樓道攔截審計人員、樓下人藏起筆記的高智商段落。至于刪除電腦記錄、做陰陽兩本賬、推諉搪塞等常見手段更是家常飯,此時如果以“常規工作”的心態去審 計,必然看不出問題。這里,審計人員為國家守財的高度責任心和為老百姓看家的神圣使命感就是他們必須有的職業素質。該劇真實地彰顯了優秀的審計人員的高素 質和過硬的審計能力,他們不看冷臉,不懼威脅,不怕陰謀,認真從賬本出發,又跳出賬本,實地考察,與多部門配合,不放過任何一個疑點,一查到底,真正向國 家向人民交上滿意答卷。

  劇中的東州區副區長萬文杰,是藏在幕后的大貪,為了套取國家的巨額土地賠償金,使出連環公司的市場手段,分別注冊購買土地、洗白巨款的多個公 司,并且明確了責任人,分別對付審計漏洞,甚至用黑社會的殺人手段掩蓋貪污行為。此事從賬面上看一清二楚,作為例行公事,完全可以以賬目說話,完成審計。 但劇中的審計人員由于有著“跳出賬本搞審計”的思路和不放過任何一點疑問的責任心,才發現了改變設計線路的高速公路的套取國家款項問題。對此,設計方說改 設計是為國家節省耕地的好事,施工方說是節省施工安置費,也是順理成章,老百姓說沒占我們耕地當然沒多少賠償。就這樣在桌面上說得冠冕堂皇的理由,加上規 范合理的賬目的背后,連環的公司卻以占用耕地的理由套取了國家巨額的土地賠償款,并最終歸屬于萬文杰。如果不是跳出賬本搞審計,就根本不可能發現問題。如 果不是有高度的職業責任感,就不可能查出問題。該劇能夠通過審計的角度揭示現實問題,驚醒觀眾,提領觀眾,藝術化地表現審計的重要和必要,是非常接地氣、 有勇氣的。

  啟示三:凈化社會風氣是全民的福祉。社會風氣被污染,每一個人都深受其害,從孩子上學到老人看病,人人都為禮品和紅包糾結,給不給、怎么給、給 多少,成為全社會每個人的問題,明知不對卻只能如此,人人喊打卻人人違心。劇中沒有回避審計人員本身的尷尬。審計人為國查賬,上班必須是鐵面無私的把關 者。而生活中,他們同樣遇到這樣的難題。父親住院要手術,孩子要上好學校,關系金錢都在行動,事關親人、事關生命,榜樣在側,人人躊躇。此時審計人的難題 就在面前,是犧牲審計人的原則和自尊去哈權送錢,還是像劇中人審計組副組長葉開一樣,撕碎條子昂然而去,讓那位一臉俗人像、一嘴小人語的所謂重點中學的校 長愣在那里。葉開維護了審計行業和審計人的尊嚴,而回到家里,卻不得不對兒子和妻子滿懷愧疚,下廚彌補。劇中表現審計人的工作不像公安那樣明明白白為民除 害,不像建設者那樣亮亮堂堂為城市添花,審計者得不到掌權者的真心歡迎,得不到老朋友的理解。但是,他們是鐵柵欄,是當今社會風氣的凈化器,為國守財,為 民把關。如此情節讓觀眾理解到,社會空氣的凈化,是每個人的責任,也是每個人的福祉。只有社會空氣凈化了,老百姓才能堂堂正正、清清爽爽地生活,而真正的 審計工作就是吹走霧霾的北風。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