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美術 >> 作品 >> 藝苑 >> 正文
熟悉徐里的人都知道他是地道的學院派,是具有深厚的油畫基礎、創造出眾多獨具特色的油畫作品、取得了突出成就的中國知名畫家。徐里執著追求繪畫中東方美學的意象、趣味和精神,苦心孤詣繪畫語言的特有品質與精神深度,經過對學術規劃的長期求索,這個方向在他的水墨作品中愈發清晰體現出來。
“用筆千古不易”,徐里常年精研中國書畫藝術傳統,通過把握和獲取筆墨語言的經驗,參悟中國水墨的畫理,孜孜以求中國水墨畫的心象與意境,他又長期研習書法,堅持書法入畫的傳統,從多種書體中體味不同的筆墨線質和骨力精神。
徐里深知繪畫需要深厚的文化素養和生活蒙養。因此,他從“畫”到“書”,由“書”入“文”,同時并舉。他涉獵廣泛,愛好文史與哲學,勤勉好學,常常手不釋卷。作為職業畫家,他曾壯行萬里,飽游飫看,文心追尋,狀物寫生,澄懷內修。徐里曾是大學教員,傳道授業之間更知學無止境、藝無止境。他虛心向前輩和同輩的美術家求教,轉益多師,充分汲取有益養分。徐里在基層文聯和組聯部門工作多年,常常深入民間閭巷,接“地氣”吸“土風”,聯絡服務眾多基層藝術家,體會他們的人生百味,學習他們的優秀品德和堅韌精神。這些豐富的生活歷練常常使他引以為豪。他的視野開闊、胸襟博大、寬厚為人,無不與此有關,并且深刻地影響到他的水墨創作。
徐里的水墨創作,既遵守藝術規律,又不墨守成規,在吸收傳統精華的同時,求新求變,善于溶治多種創作資源。更為重要的是,徐里重視生活感受,常常有感而發,從生活里汲取最有活力的因素,發揮于創作之中,且胸次豁然,膽大從容,敢于用筆縱橫快意,用筆常在“粗鹵求筆”與“狂怪求理”之間,文心沉雄壯闊,因此有學者稱他“變化萬法,熔鑄在胸;膽魄為先,縱筆稱雄”是有道理的。
徐里的大寫意水墨反映出他的精神高度和學術深度,他對事物的高度概括和抽象是一種發自內心的主觀表達,是運心象而造境表達出人生達觀的哲思化的意味。他將早年西藏宗教題材油畫中造型的精神意蘊,由書法而參悟的自由率性和豪放骨力,以及近年意向油畫的圖式特點治于一爐,以直覺感性的書寫表現形式、突出寫意的物象形態和詩意境界,在諸種題材中形成洗練、奇趣的造型特點,由率真揮灑的筆墨和單純的設色表現出人物的生動,往往是作者得意忘“形”的心印,往往畫韻頓現,妙趣橫生,意趣兼備。
南人北相的徐里,他的水墨作品筆墨精到豐富,有文人和書卷氣質,也有賦久歷練的氣息,既厚重沉穩,又不乏精致巧妙,同時也傳達出坦蕩達觀、氣力健旺的精神氣質,又有些許質拙幽默、天成自在。這是在豐富生活經歷和苦心經營藝術當中磨練并升華出的情緒和感懷,是對人生、對人的精神世界真切而深沉的關懷。
中國水墨所重視的人文精神傳統或者文化價值當中,既有對藝術品質的高度重視,也有對現實生活的深切關注,更有盡心暢神的個體表達和真情流露。因此,中國畫的學術意義和目標是與人生關懷密切相關或者以此為旨歸的。如果設定的學術維度不是以人生關懷為終極目標,那么藝術就無法走得穩健,也無法走得更遠。對此,徐里有著更深一層的理解。
新聞鏈接:
3月8日,《徐里水墨藝術展》將在北京798橋藝術空間開幕。徐里生于1961年,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黨組副書記、秘書長,中國文聯、財政部、文化部“中華文明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組委會辦公室兼創作指導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徐里的作品曾連續入選每5年舉辦一屆的第七至十一屆全國美展,以及20世紀中國油畫展、第二屆中國油畫展、第三屆中國油畫展精品展、首屆中國油畫學會展等展覽。從1989年至今,他的作品多次在國內外重大展覽中獲獎或收藏。徐里2007年入選中國油畫50家,2011年入選“藝術之巔”——中國油畫2010年度十大人物,2012年被授予烏克蘭大使獎,2013年被美國國家藝術委員會授予杰出藝術成就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