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2014全國兩會 >> 正文

兩會前多項改革新政落地 助益民生消費金融各領域

http://www.00444477.com 2014年03月01日10:30 來源:中國新聞網
統一全國養老保險制度 新農保與城居保并軌只是第一步。吳延 攝統一全國養老保險制度 新農保與城居保并軌只是第一步。吳延 攝

  中新網2月28日電 (財經頻道 種卿)全國“兩會”召開在即,伴隨著經濟改革討論的逐步升溫,各項新政也都趕在兩會前夕密集出臺。月初,新農保與城居保并軌;2月中旬,國家工商總局發布多個市場管理辦法,配合新《消法》實施;就在一周之內,上海自貿區更是連續推出多項金融改革新政;多地也密集出臺新政加速國企改制。

  統一全國養老保險制度 新農保與城居保并軌只是第一步

  2月7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合并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建立全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這將有利于我國統籌推進城鄉社會保障體系改革;同時,進一步明確未來養老金改革的制度框架,對于建立覆蓋城鄉、持續公平的社會保障體系至關重要。

  分析認為,我國的養老保險制度終于邁出了一步。不僅如此,專家表示,城鄉養老并軌有利于推進我國的城鎮化進程和戶籍制度改革,促進城鄉公共服務的一體化。也有人表示,盡管“新農保”和“城居保”模式上非常相似,合并從技術上沒有什么困難,最難的可能是加大財政投入,以及中央與地方的財政投入的關系問題。

  由于種種原因,我國的養老體系存在“多軌制”的局面,也因此受到各界的詬病和質疑。有評論表示,合并城鄉養老保險只是走了養老制度改革最容易的一步,要實現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更加公平、可持續地發展,我國的養老制度改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更多改革需要推進和深化。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靈在接受中新網視頻訪談時表示,我國養老保險多軌制有一定的國情原因,是我國經濟發展不平衡的一個反映。居民收入不均,所以出現了多種養老金制度。而當前的新農保和城居保這兩種保險制度存在很多相似之處,但合并起來也面臨著具體操作方面的技術性問題。

  國家工商總局發布多個市場管理辦法 配合新《消法》實施

  據悉,新修改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將從3月15日起實施。

  2月中旬,國家工商總局日前密集發布多個市場管理辦法,以配合新《消法》的實施,包括《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消費者投訴辦法》、《流通領域商品質量抽查檢驗辦法》、《網絡交易管理辦法》,從消費投訴、質量抽檢、網絡交易等多個方面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措施。

  該《辦法》要求網絡商品經營者銷售商品,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且無需說明理由,鮮活易腐、定作等四類商品除外。《辦法》特別指出,網絡商品經營者銷售商品,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且無需說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一)消費者定作的;(二)鮮活易腐的;(三)在線下載或者消費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計算機軟件等數字化商品;(四)交付的報紙、期刊。

  針對即將實施的新規,多數網友都表示要為這種做法點贊,不過,也有人擔心這項規定實施后的執行力度會跟預期效果有出入。對此,中國消費者協會法律部主任陳劍在做客中新網視頻訪談時表示,對于新《消法》政府部門、經營者和消費者都需要學習和做出相應調整,很多工作和問題需要落實。

  自貿區金改細則密集落地 外幣存款利率上限放開

  本周,市場一直期待的上海自貿試驗區金融改革細則開始密集落地。中國人民銀行連續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啟動支付機構跨境人民幣支付業務、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以及外幣利率市場化政策等一系列動作。

  2月26日,中國人民銀行上?偛啃,從3月1日起放開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小額外幣存款利率上限。這意味著,在自貿區內,300萬美元以下外幣存款利率上限將被放開。而據報道,自貿區外匯管理相關細則也將在今日發布。

  據《經濟參考報》昨日消息,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宏觀經濟研究主管溫彬認為:我國利率市場化是沿著“先外幣后本幣、先貸款后存款、先長期大額后短期小額”思路逐步推進的。這次自貿區取消小額外幣存款利率上限標志著我國利率市場化又向前推進了一步,至此外幣已實現了存、貸款利率的自由化,利率市場化僅剩人民幣存款利率上限管制這最后一道坎。

  此前,央行上海總部在上海自貿區啟動支付機構跨境人民幣支付業務試點,包括通聯、快錢、China pay、東方電子和盛大旗下盛付通在內的5家第三方支付機構,與合作銀行對接簽約。獲準開展跨境人民幣支付的支付機構,都需在合作銀行開立一個專門服務于跨境人民幣支付的備付金賬戶。賬戶獨立于支付機構其他支付業務的備付金賬戶,按人民幣跨境支付金額計提一定比例的備付金。

  多地密集出臺新政加速國企改制 國資改革細則將明確

  目前,國務院國資委正在就推進國企改革進行研究和部署,下一步國企改革重點將落腳到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上,即將召開的“兩會”將可能成為下一步改革的關鍵時點,除了政策層面,推進國資改革將會有一系列實質動作。

  縱觀歷年兩會,國有資本的合理配置和國有企業的改制都是討論的熱點話題,今年‘兩會’對于國企改革將會有更明確、更細致的要求和規定,將十八屆三中全會中的政策變成可操作的具體措施,從而實現真正落地。

  截至目前,各地國資委均制定了各自的國資改革方案。自去年上海國資率先拋出“國企國資改革二十條”后,重慶、廣東、黑龍江、天津、山東、江西、河南、海南等地都紛紛出臺了文件,并定調了本省國企改革思路,湖南省也將在近期出臺相應的改革方案。

  《證券日報》27日消息指出,“隨著一系列改革措施的落地,今年民營企業參股國企以及央企市場化重組將會迎來一個比較大的發展! 國資委專家組成員張春曉建議,下一步的國企改革,要進一步強化董事會建設,探索職業經理人制度建立和運行;探索混合所有制企業引進股權或期權激勵;進一步推進國有企業信息公開,使國有資本在陽光下運作,并嚴格規范國有企業管理人員的薪酬水平和職務消費。(中新網財經頻道)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