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都是四大晚會伴隨著全國觀眾度過春節,今年,已有20多年歷史的文化部春節晚會、雙擁晚會和公安部春節晚會都已確定停辦,將四大晚會只剩一臺,這是強有力的改革措施,這種改革順應的正是時代要求。
綜藝晚會,是多年來的一種舞臺表現形式,而舞臺晚會往往也是電視晚會。大約從20年前開始,晚會成為風氣,大大小小的晚會普及到各個角落,似乎什么節慶、什么事情,非要辦個晚會不可,不但舞臺上晚會此伏彼起,而且電視節目也被各類晚會所充斥。晚會發展的途徑其實并不寬,由于數量過多,演出密集,導致晚會的創新能力日益衰退。晚會發展到后來,無不以藝術之外的高科技加奢華鋪張為追求,聲光電成了看點,競相攀比的是大舞美、大制作帶來的大場面。盡管每次都要求新作品,但就那么幾個作者,連軸轉都忙乎不過來,怎么會有高質量?回頭細看各類晚會,能留下的作品又有多少?這些晚會,真正進入演出市場的少而又少,公款支持的越來越多,虛高的票價,再加大量贈票,嚴重影響了文化市場的發育。
早在多年前,很多晚會的編導人員就已經叫苦不迭,認為自己已經黔驢技窮,但騎虎難下,只能繼續“創新”。聲光電到頂了,就鋪張場面,舞臺夸張到極致了,就在劇場上下功夫,連觀眾席都派上了用場,真汽車真坦克都搬到了舞臺,整面的旗幟可以鋪蓋全場。如今,奢華晚會被叫停,他們終于松了一口氣。
一個國家的文藝舞臺,怎么能靠晚會來支撐?尤其是奢華鋪張的晚會愈演愈烈,更引起觀眾的強烈不滿 。去年8月開始,豪華鋪張的晚會偃旗息鼓,隨后,熒屏上中秋和跨年晚會紛紛被取消或簡辦,電視晚會數量也在驟減,那些不計成本比拼豪華、爭搶明星的各地春節晚會都被大幅壓縮。僅央視一家,不但從去年中秋到元旦減少播出了17項晚會類節目,而且自2014年起將減少播出56項晚會類節目。
當各類晚會被取消,當四大晚會被壓縮到只剩下一臺“春節聯歡晚會”后,尤其當節儉成為晚會創辦宗旨時,晚會該怎么辦?
以前,不多的幾位明星要在全國奔波,所有的晚會都是那些熟面孔,如今,他們可以集中精力,用最好的狀態,展現他們的最新成果。過去,晚會總在豪華包裝上下功夫,如今,奢華褪去,所有的創造只能用在藝術本體之中,為藝術自身的創造開辟了廣闊的空間,讓“歌不夠、舞來湊,劇不行、明星!背蔀闅v史。很長時間里,不少藝術團體是靠公款支撐的市場維持的,現在,那些虛假市場繁榮如泡沫一般消失了,真的市場擺在他們面前,他們不能不建立起現代企業經營機制,研究觀眾的需求心理,增強營銷的能力,創造出社會所需要的文藝產品。
今年的央視春晚就是個改革創舉,讓無數海內外觀眾重新提起了興致,期待值也升高了許多,這本身就是創意,就是成功。相信主創團隊一定會為觀眾帶來一種新的感受,為春晚帶來新的希望。